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展览多元丰茂。

踩着探展的节奏,YOU成都一直步履不停。

毋庸置疑,策展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传统博物馆到先锋美术馆,从社区咖啡馆到街头快闪,从大型商场聚落到策展型零售,策展钻进不同尺度的场景,从幕后到主角,成为典型语言。

策展生态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将为城市带来哪些改变?我们不敢贸然评论,正在试图与不同维度的策展人聊聊天。第一期,我们走进成都市美术馆,拜访了《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的策展人曹筝琪娜。

黄宾虹策展有多难?

曹筝琪娜和她的团队花了6个月的时间,读了30多本书,拜访了8家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写了10万字的学术资料

最终,它们在展厅内仅呈现为70件文物和3万字的大纲。

太多的取舍,在于策展人的“炼金术”,他们需要在无比庞杂的内容中筛选最为核心的部分,剩下的,都将隐形、转化为策展语言。

这场名为《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的展览,特别之处在于不仅通过策展,让不同维度的观众与艺术家、作品产生链接,更在于以美术馆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文物性质的策展,且以强烈的在地语言,相对系统呈现了一位宗师级别老先生的艺术生涯。

4月26日开展至今,这场展览一共吸引了18万人走进展厅。流量虽说片面,但终归是个正向的答案。它告诉我们,美术馆走向网红的背后,策展的创新,也是公共美术馆必须履行的责任。

曹筝琪娜

曹筝琪娜,成都市美术馆策展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成都市评协美术专委会副主任。

看,那则剪影。

“不只动线,我的思考也从这里开始。”

午后青空,天府美术馆A区的中庭雨帘包裹,一则剪影伫立,天地方圆,仿若有光

远远望去,玻璃壁上还有“群山”呼应,视觉调动着通感,一晃神,但觉“群山为他而生,他为群山而生”。若不是常客,定要误以为是美术馆的建筑造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其实是年近古稀的黄宾虹在都江堰写生时的场景。

“早上,光从入口倾泻;下午,渐移至出口。”刚决定做这个展览时,还未拿到展品清单,曹筝琪娜就想好了,这里,将作为整个展览的起点:“不只是动线从这里开始,我的思考也从这里开始,我想把老先生放回到天地之中,而不是局限在展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术史上,黄宾虹的一席之地赫然,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墨神”“千年中国画史上的最后一位宗师”。但同时,这位画家长期遭受误解,诸多复杂性使得他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基本上便等于三个字——“看不懂”

传统书画材料的脆弱性,加上灯光、湿度、安保等各方面的硬性条件限制,让他的作品几乎与裸展无缘,层层“玻璃”阻隔之下,本就晦涩的艺术语言更加难以吸纳普通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想要系统性地策划一场属于他的展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不仅考验美术馆本身的条件,还需要强大的策展语言。

于是,策展先行,成了项目开展的底层逻辑曹筝琪娜和她的团队决定“以美术馆,而非博物馆的方式完成一次有别于传统的‘破’”。

他们从《庄子·天下篇》提取了“与天地精神往来”作为展览的总标题,打破大师回顾展常用的时间线索,通过不同理解角度构建展览的四个章节。

从“传统”“自然”“世人”三个角度展开对黄宾虹的全貌理解,并突出“入蜀”版块,拉进成都观众与大师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首先是惯性思维的打破。

虽说是艺术研究型展览,但不只着眼于艺术成就的展现,而是将黄宾虹放入时代的洪流,展示属于那一时期文人的综合形象,从根本上的溯源去厘清他艺术观念的形成过程。

比如,走入展厅,人们首先看到的不是黄宾虹的画,而是他所写的《古画微》。这是一部专门阐释中国古代绘画的通史性著作,黄宾虹别开生面地从上古三代开始,对中国三千余年的绘画史进行了经验性的总结。

难能可贵的是,现场以相当体量的空间,用亚克力UV+灯光的形式对书本进行了全文展示,每一处文字都清晰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展厅里还陈列了黄宾虹对古文字的钻研,包括他自己写的篆书、品评,所收藏的古文字和古印等,这些不仅是珍贵的史料,更是他认为书画同源、践行师古知新的见证。

破,还是“观念秩序”的打破。

通常,展览喜欢以艺术家或研究对象年表作为“开场白”,但曹筝琪娜却将这个“惯例”挪到了最后,取而代之的是几段简要的生平概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处理方式目的在于为观众的观展负担做减法,很显然,冗长的年表不便于观众进入展览。

这种秩序的打破在一二章的衔接处也可见一斑,她使用了一盏切片灯对《临唐六如停琴观瀑图》进行了轮廓勾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幅黄宾虹临摹唐伯虎的画作,有意思的是,这幅画的评级并不高,属于二级文物,却在空间上享受了比很多一级文物更为突出“优待”。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想打抱不平了,所以,为啥?原因在于画上的一句话,“余临摹宋元名画三十年,始拟遍游山水以参其趣”(浅翻译一下:我临摹别个30年了,要去游山玩水来个沉浸式参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师古到师造化,这幅画在展览逻辑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再次说明了“策展先行”的底层逻辑,在展览框架之下,传统展陈秩序被打破,所有展品都为主线服务

重返1932,入蜀。

“愿你爱上嘉陵江的月,青城山的雨。”

黄宾虹难以读懂,并不是今人的难点,早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误解已经产生

在西方文化盛行的风气下,从民族精神中研习笔墨之法的黄宾虹如同传统中国最后的一座孤峰,人们惊呼,那些“墨团团”、“铁线线”深奥晦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今天看来宗师级别的人物,在80岁方才迎来他人生中较为完整的首次书画个展。

为了让世人消除观展障碍,当时的展览发起人傅雷写了篇《观画答客问》。天府美术馆的展览将这部分内容呈现了出来,并进行了当代语境的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今天的策展团队为了让人们读懂黄宾虹又做了哪些方法论上的创新?

答案是场景营造。

其实,在当今的语境之下,场景营造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曹筝琪娜和她的团队在进行这方面的考量时首先拿捏到了一个字——“守”。

他们在现场设置了“雨淋墙”“月移壁”“青城坐雨”“隔院听琴”等体验性的场景装置,守,是灵感取材皆属黄宾虹的绘画精神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分场景,基本集中于展览的二三章节,其中有个重要的背景,便是入蜀

对于四川观众而言,感官上的亲切,容易产生共鸣,而过于熟悉,同样也会带来感官上的疲倦,因此,极其考验策展团队对在地化策展语言的创新

相比于具象的表达,曹筝琪娜主张更加抽象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69岁的黄宾虹应友人之邀入蜀讲学,从上海启程,历时52天抵达成都。

途中,曾体验到月移江岸山峰的虚实明灭,这成了他后来反复绘制夜山的重要启发。他说:“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

在“月移壁“装置中,策展团队利用两个展厅之间的空隙,模拟出了船过三峡的感觉,同时再现了“瞿塘夜游”的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筝琪娜多次向团队强调,展览中“不出现特别中国的元素,但要营造特别中国的氛围”,“不要做一个老气的展览,而要做一个古气的展览”

这其实涉及到对国风的理解,在她看来,国风不能单纯地归结于某个具体元素,而在于精神上靠近和提炼。因此,她在策展过程中,还采用了不少手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还在于对策展节奏上的克制。不迎合潮流,进行更加符合展览的策划设计。

1933年的春天,黄宾虹在青城山遇到了一场雨。对他参悟积墨法有着重要意义,他曾感慨道:“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画意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场景设置中,有人建议使用当下时兴的数码媒体创造更加沉浸式的炫酷效果,但团队最终还是选择了一种“慢”的方式。

那场春雨的氤氲,或许只有静坐才能体验,眼前是水波流动,耳畔是自然之声,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视听之外,还进行了嗅觉场景的营造。

仔细闻,前调带点茶叶、佛手柑的清香,中调为橡木苔、橙花、红橘,尾调是茉莉、木香,策展团队将之命名为“雨后青城”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30秒喷出一次,不是每位观众都能感受到,曹筝琪娜说:“就像每个人去青城山都不一定能遇到雨一样。”

从入蜀的事实,到艺术观念的变化,在地化策展手段的运用让我们于生动的场景中,相对清晰地读到了四川之行对黄宾虹绘画的影响。

逛展还为了qio稀奇?

“我是一个摆渡人。”

一直以来,为黄宾虹策展都是曹筝琪娜的夙愿,但完成这样一位老先生的系统性展览谈何容易?

与当代展览的策展不同,这类展览更加依赖于磅礴的文献资料,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在展览中能看到黄宾虹的书画,能看到他所收集的、创作的文献,也能看到大量后人对他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曹筝琪娜对策展人身份角色的认同发生了改变,曾经,她更注重在展厅内的话语权,而现在,显然随着策展边界的拓展,策展人也必须走出展厅,履行更多关于社会资源统筹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我就是一个摆渡人”,将众多研究者的成果综合聚集在一场展览中。在安徽博物院与四川博物院馆藏作为主要支撑外,展览还获得了各种社会机构和个人的“场外援助”。

比如,成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本黄宾虹的《蜀游杂咏》,封面有他题赠给邓只淳的款识“蜀游小草献上,只淳先生一笑”,有意思的是,为了防止杂志上的广告植入,黄宾虹用了一张他在四川收集的巴蜀图文古印附着其上

这本小书极大可能是第一次公开展示,生动地再现了他当时在四川的社交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游小景四屏,为黄宾虹入蜀时本地名流的唱和,也体现了他的社交圈

黄宾虹晚年的《山水图册》在展览中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欢迎,也是曹筝琪娜在这次展览中极力推荐的一件作品。

展品虽然是安徽博物院提供,但却戳有浙江博物馆的鉴藏印,文物流变的背后隐藏着黄宾虹身后的收藏和研究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陪同黄宾虹入蜀的吴一峰先生家属亲自送上了《入蜀纪游》,中国美术学院给出了有关黄宾虹的最新研究成果……

令曹筝琪娜感动的是,在她为经费和署名发愁时,中国美术学院老师的一句“学术为公”,他们期待象牙塔里的研究成果能够与公众之间建立链接,获得更为公共的沟通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他们刚刚举行的学术会议内容,正与黄宾虹的那句“向世界伸开臂膀,准备着和任何来者握手”一同放在展览的尾声,供公众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公众,又不得不提策展人与之的链接。策展之所以需要创新,在曹筝琪娜看来有一个先行条件,即公众审美共识的提升。

过去人们来到展览,以接受教育为主要目的,又或是把展览当成看稀奇的全民课堂,而现在,看展的目的多种多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来这里找喜欢的作品,有人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寻找下一步的研究课题,有人纯粹为了享受一个美好的午后,而策展,为不同维度的观众打开可能性。

破,守,变,藏着策展语言的创新,也似乎呼应着黄宾虹的艺术创作精神。

很多人看不懂黄宾虹的画,说他画得不像,殊不知,他画的不是画,是画论,是他心中的物像。

古人讲木石心,指向坚定不移的意志,而在他师古,师造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传统精神的流淌。

曹筝琪娜说,绘画是宾翁的表达方式,但他并不只是以画面为表达,而是以选择什么方式绘画来完成表达

那么,策展呢,面临时代的洪流,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

4/26-6/18(周一休)

天府美术馆A区,A9-A13

编辑丨牙尖儿

摄影丨李光鑫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丨YOU成都抖音

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