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园小朋友零距离感受龙腾小学无人机社团“指尖旋转”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学校与荷园幼儿园 联合开展幼儿探校主题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为幼儿带来小学初体验

本报记者 李 杨

又是一年毕业季。一群天真活泼的孩童即将告别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以小学生的身份走进校园,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一些家长心中难免有些担忧:“孩子上小学前要达到什么水平?要不要提前学习拼音、加减法?”“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适应,我们家长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小衔接,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本报专门采访了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为各位家长支招。快来听听他们的建议吧!

幼小环境大不同

“小学一年级是儿童生命中重要的时期,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家长要明白,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从而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郑东新区龙腾小学校长姜会雁表示,入学前,家长应该提前认识到孩子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并预估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孩子顺利衔接。

姜会雁介绍说,进入小学后,孩子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生活要求、师生关系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学习环境由宽松活泼到严谨规范,学习内容从以游戏为主升级为学习知识和技能,学习方式也由培养兴趣转变为系统学习并配合作业和测评,等等。如果衔接不当,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恐慌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应的症状。

“幼小衔接,重点还是心理和习惯上的衔接。相比于孩子的识字量、数学知识的积累,家长更应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了减少孩子步入小学的陌生感、焦虑感、恐惧感,姜会雁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到他即将就读的小学参观校园,看小学生上下学等,让孩子提前熟悉小学的校园环境,对小学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最好能时不时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们真为你高兴!”“上了小学以后,你会有更多新的同学和老师,你们的运动场也更大了。”……通过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也会萌生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四个准备”来适应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郑州航空港区思存路小学校长张艳认为,幼儿和家长应当主要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进行准备。

身心准备,就是建立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提升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此外,还要提升孩子动作协调能力,可以有意识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多动手勤思考。

在生活准备方面,家长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可以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引导孩子自己分类整理图书、玩具等,提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准备,就是要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或参与社区活动,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大人交往,认识新朋友,帮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多跟孩子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激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

学习准备主要是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比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拼图、迷宫、阅读、画画等,同时,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或日程。

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让孩子‘喜欢去上学’,另一个是让孩子‘喜欢老师’。做到这两点,对孩子在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涯帮助很大。”张艳告诉记者,喜欢上学,能够让孩子爱上学校生活,心态积极地参与学习;喜欢老师,能让孩子爱上某一具体科目,有足够的勇气克服学科中的困难。而这两个任务,单靠孩子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家长的努力和配合。

良好习惯益终生

学习习惯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学习成就。而在幼小衔接阶段,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往往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方面的习惯呢?对于家长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二七区政通路小学校长刘俊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上课,其实是聆听和思考的过程,包括听老师讲,听同学说。一个善于倾听,能独立思考的孩子,上课效率往往更高,学得更好。”刘俊彦表示,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比幼儿园的要长,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也就是要坐得住,会听讲。他建议家长可以在家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陪伴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情,并用时钟计时,观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会听讲的孩子,往往学习都不会差。平时在家和孩子交流时,要彼此看着对方进行谈话。在家会看着家长眼睛听家长说话的孩子,来到学校后,他就知道老师讲课时要看着老师,就会养成一个很好的听讲习惯。”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独立做事的习惯和抗挫折力。

刘俊彦认为,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几点该干什么?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干什么?这些思考能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时间长度,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让孩子会规划和管理时间,在规定时间做完规定的功课和工作。他建议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参考小学入学后的时间安排来做,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完成相应的事,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至少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做事,培养抗挫折能力。因为孩子在小学会碰到很多障碍和困难,要独自面对和解决。经常有家长来给孩子送水杯、送作业、送书等,这些都是因为家长包办、代替太多,导致孩子思想不独立,依赖性强,不会选择和处理事情。家长首先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乐于尝试、积极探索,不因为怕弄脏衣服、弄乱环境而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定闹钟起床,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处理与同学的矛盾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还要教会孩子自己承担失败的结果。”刘俊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