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地交通罚款激增,会引起什么连锁反应?

碧翰烽/文

如果这个罚款与日俱增,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无疑是饮鸩止渴。

看起来可以解一时资金之困,实际上却可能引发更多更大问题。

一者,过度增加群众负担,社会反响、反弹必然增大。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超过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到4.63亿人。

当下,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普通家庭的消费品、必需品。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量超2000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25辆,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达到60辆。

如此大的汽车保有量,交通罚单如果多了起来,必然就会波及千家万户。

可以说,几乎每个汽车驾驶人都收到过交通罚单,只是有多有少,如果突然之间收到的罚单在剧增,必然是家庭支出的一大负担,自然会引发社会的反响、反弹和抱怨,特别是有的家庭还要靠开车谋生、过日子。

所以,一旦问题泛滥,就会大大影响有关地方和单位的公信力。

二者,有违法律公平正义,有违交通执法之目的。有一个问题值得追问,执法是为了罚款,罚款是为了执法。两者交换一下顺序,就有不一样的结果,前者追求的是逐利,后者追求的是法律正义。

比如有的探头,出现天量罚款,居然长期都没有得到纠正,真正成了提款机。那么这到底是驾驶人的问题,还是探头规则的设计陷阱问题?至少收了这么多的罚款,竟然还没有纠正驾驶人的开车行为,难道这些驾驶人不差钱?

制定交通安全法规,出台罚款措施,肯定不是为了罚款创收,而应该是为了确保交通安全和畅通。这才是法律的正义。

像我们有的地方和城市,交通罚款收了那么多,驾驶人开车并没有提升文明、安全的水平,有的交通事故也并没有看到下降与遏制。这就值得深思了。

加之,罚单多了之后,还会增加权力寻租的空间,诱发更多问题。

三者,可能引发新的“三乱”现象。在上个世纪,就曾经出现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现象,为此,国家曾花很大精力进行专门整治,一度持续很长时间,想了很多办法和措施,治理难度很大。

就在去年,国家也曾专门下发通知,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坚决避免乱罚款,严格禁止以罚款数额进行排名或者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

这也足以说明,乱罚款这个冲动的手,必须要坚决遏制住,否则一旦松开,就有可能泛滥,难以遏制。

四者,有损地方的营商环境和形象。关于交通管理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如果在一个地方或城市,违章罚单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能只是认为驾驶人的守法意识有问题,而可能是执法的目的出了问题。

比如关于违停,到底以什么为标准?是以美观秩序为准,还是以安全畅通为准,又或是以停车收费为准,都是值得探讨的。有的地方明明可以方便群众停车,却往往成为违停之地,这可能就不科学了。

一方面,停车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却常常因为停车而被罚款或收费,如何让人开车开得舒适?又如何达到创新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