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是当下中国足球最火的主场,每场比赛观众超过3.9万人。

那是球场“合规观众”人数的上限,据说真实的数字还要略高一些。

人们称去凤凰山看球是去看演唱会。

母亲节,这里全场高唱《爱你一万年》,献给妈妈;情人节,又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平常的日子,大概率唱的是赵雷的《成都》。

这让人感动,又略微有一点尴尬:他们支持的球队“成都蓉城”有自己的队歌和加油口号吗?很有可能没有。

其实,观众也并不了解“成都蓉城”——有一次竟然听到有人大喊“全兴加油”,那是上世纪90年代成都的球队,早就不存在了。

如今很多人都很怀念上世纪90年代的成都足球,那时的全兴是真正的市民球队。

人们喊中场球员马明宇“马儿”,就像喊自己的孩子一样。

那时的几位成都本地球员,现在走在街上也会被人认出来。

他们退役后开酒吧、餐厅,或者搞足球培训,继续和这个城市保持联系。

一位老球迷告诉我一个令人吃惊的信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兴的球票的黑市价格达到五六百元一张。

球队客场比赛,有一些球迷甚至会包机到外地观看。

现在,“成都蓉城”的球票,一张只要一两百元,“客场比赛,他们连高铁票都出不起,只能乘坐绿皮车”。

这样的看法可能有夸张和自恋的成分,也有点刻薄,但是却也注意到了一个问题:现在去现场看球赛的,到底是哪些人?

四川全兴降级后,成都足球一度沉寂很久,后来有几个小球队,一直没形成气候。

现在的“成都蓉城”,时间并不长,国企注资再加上中国足球集体下滑,让它脱颖而出,升级为中超球队。

现场90%以上的观众,都不是“成都蓉城”的球迷。

他们把来这里看球,看成是一项周末娱乐活动。

他们喜欢自拍、唱歌、掀起人浪,或者大喊大叫,朋友提醒我:很多人在骂脏话,脏到无法复述。

真相就是这样:在这种周末嘉年华中,人们更多是在宣泄情绪。

球赛不是以比赛为中心,真正重要的是球迷自己。

观看比赛,是一种大型疗愈活动,不管是唱歌或者吼叫,当你离开的时候,总是会更健康一些,而这一切只需要花费一两百元。

四川全兴降级后的十几年,这个城市多了1000万人。

即便放眼全球,这都是让人吃惊的“人的积聚”。

他们是谁,在做着怎样的工作,周末又在哪里游荡?

在何种意义上,他们算是“成都人”?

相同的故事,其实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发生。

这是一个建设自己和“寻找主队”的过程。

我们是哪个球队的球迷?

换一个问法,就是“我们和谁在一起”或者“我是谁”。

在“老成都”眼里,“成都蓉城”的球迷,很多都是“城市边缘人”,意思只不过是他们都是城市的“新人”。

在这样的大型场景中,他们或许能够确立自己的坐标。

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读大学的时候,现场观看过青岛海牛的比赛,为可乐公司打工,免费入场。

我还记得自己那时的茫然,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青岛队的球迷,我只是这里的大学生。

此后很多年,我又辗转各地,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主场”,也没有自己的“主队”。

我们不存在和过去的“断裂”,因为所谓“过去”也是模糊的。

我们一直在朝前走,甚至只是向前,没有左顾右盼。

我们需要的可能是停下来。

我对朋友感叹:“这样的看球能坚持30年,就是传统了。”

朋友很惊讶:“连3年都难,球队明年还不知怎样呢。”

或许他是对的,即便是在球场内,我们也是身处不确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