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接到组建空军的任务后,开始组建司令部领导班子。
谁来做他的搭档,刘亚楼想到了13兵团政委萧华,选他的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萧华虽然是13兵团政委,可并没有跟着主力部队南下中南,而是被派去出国参加会议。因此13兵团政委由莫文骅接替。当萧华任务结束后返回北京,就留下了。
第二,他对萧华非常熟悉,第一萧华是做政治工作的一把好手,十五六岁就成为师政委。俩人都在红1军团,东北野战军任职,更主要的是两人曾经在红军时期搭档过,一个担任师长,一个担任政委。
在刘亚楼看来是不二人选,可萧华是什么意见和态度呢?
当刘亚楼不请自来到萧华家后,就开门见山说:军委让他则成空军主要领导名单人选,请示军委调他去担任政委。对于担任空军政委,萧华说,这么大事,不征求我的意见,就不怕我推辞。
刘亚楼说咱俩还像以前一样,我管军事,你负责政治。萧华开玩笑说:和你搭档,可不容易啊!

萧华的这番话是有所指的,而刘亚楼也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意思,就是“霸道”。
刘亚楼脾气大是出名的,尤其在四野将领当中,谁不知道他的脾气秉性。
从能力上来说,把他放在哪里用,都能干出一番成绩,这也与自身性格相关,不就不说,既然做了就要做出成绩来,而且要求高。很多人对他的严苛是敬而生畏。
刘亚楼说:你也说我霸道?萧华笑笑说:连林总都说你霸道。其实林总说过类似的话,就是锋芒毕露。
就这样,空军在以刘亚楼、萧华、王秉璋为领导班子下成立了。
萧华在空军工作时间前后也就是几个月,就被罗帅要去到总政工作了。因此空军军政工作一直由刘亚楼一人负责。1950年,把吴法宪调去担任副政委,也是为了协助他工作。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也非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是后天可以改的,这就是天生的。只能说是有意识的幸免“霸道”,至于改可能性不大。
此后,在主持空军工作时,都由他说了算,即便吴法宪后来成为政委,也没有完全做到政委的职责,而是紧跟其后落实。一般情况下,军政主官都是对等的,实际上在空军存在差异。
空军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员找谈话。
1957年的整风说话,空军政治部有人给他贴大字报,说他:批判人太尖刻,有时令人难于接受,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不是冬天的太阳,而是夏天的炎日,感不到暖和,感到一直咄咄逼人的煎烤。
不得不说,这张大字报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当然,他严厉的背后也是让一个人快速成长的过程,尤其对于年轻人,能在他的身边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因此身边的秘书等工作人员,熟悉他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见解。
不过,对于下级或者年轻一些的干部进行适当的批判教育是可以的,但对于同级别的将领批判,就很容易造成不团结现象。因为不仅是他们职务低一些的有这样感触,就是几位副司令员也都有。

自1958年,防空军、空军合并后,司令部领导加强,多位中将担任副司令员如刘震、曹里怀、成钧、谭家述、王秉璋、常天地、徐深吉等等。
他们对刘亚楼工作是简单粗暴也很有感触的,而且对几位副司令的批判有些苛刻,得不到尊重。吴法宪曾经在回忆录写到,刘亚楼生前与几位副司令员之间的关系紧张。几位副司令也向吴法宪反映情况,吴法宪也没有太多举动,只是委婉转达,完全没有做到政委该有的职责。
刘亚楼的的性格上级领导知道,下级也清楚。也因为自身性格关系,在1959年推选总参谋长时,他被排除在外。能力再强,团结不了周围干部,把关系弄得紧张,一言堂不听取他人意见,是不合适负责全局工作的。因此刘亚楼一直负责一个军种的工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