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作为我国的战略级工程,也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水坝,它位于中国长江中游的湖北宜昌境内。三峡大坝除了用来发电以外,还担任着防洪及航运等作用。它的坝体总长为2335米,坝高185米,蓄水高度为175米,蓄水量更是高达395亿立方米,仅一年的发电量就已超过一千一百二十亿千瓦时。
三峡大坝的建设开始于1994年,历时17年。总投资约为2500亿元。每年电费收益都超百亿以上。运行十多年以来,投资成本已经回收。并发展成一个三峡集团这样的大型财团。经济效益显著。

然而,作为人工建造的大坝,三峡大坝也面临使用寿命的问题。虽然三峡大坝的设计和建造坚固无比,但仍然有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那么,三峡大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呢?如果由于大坝造成的泥沙淤积等问题积重难返,假设拆除三峡大坝,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根据专家所说,三峡大坝的设计使用寿命超过百年,是一项宏伟的工程。然而,到2050年左右,全球将有数万座水利大坝达到使用年限,需要人工干预以避免对周边地区造成安全隐患。
此前,美国也有大坝因为即将到期而出现损坏和老旧。为避免隐患,他们不得不提前进行人工拆除,这不仅增加了人力投入,还需处理大量建筑垃圾。因此,当人类享受完人工工程带来的便利后,还需要处理这些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建筑垃圾。
那么,我国的大坝工程预计何时会达到使用年限呢?实际上,我国的水利部门已经发表过权威的规范,明确规定水利建筑物大坝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50年。
不过,针对三峡大坝的专门解释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说明。有人甚至传言三峡大坝的使用寿命只有50年左右。但按照这个时间计算是错误的,因为最少的设计寿命也应为150年。
从2006年开始计算,现在已经使用了超过17年,接近20年的时间。在短期内,坝体应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和安全隐患。然而,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它们通常不会满载运行至设计年限。即使打个折扣,三峡大坝使用一百年的时间也是毫无问题的。
然而,地球上的地理情况不断变化,如果特殊的地震或其他地质灾害影响到大坝的正常运作,导致大坝无法积蓄充足的水量进行充足发电,或者因自然因素导致坝体出现裂缝损坏等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
理论上讲,提前退役对于任何建筑来说都是存在的可能,三峡大坝也不例外。尤其是如此巨大的人工建筑,需要排查的安全问题非常繁琐和细致,因此每年的维护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三峡坝体需要拆除的话,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