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记载:建兴三年(225年),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休养生息,蜀汉国力已经大涨。此时的诸葛亮开始为北伐做着准备,出军南中平定南方叛乱,并从中得到了许多的战略物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他差的只是一个时机,恰好建兴四年(226年)这个时机来了。这一年魏文帝曹丕身亡,其子曹叡继位,曹叡新帝登基缺乏统治经验。

这正是出师北伐的好机会,第二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之后便与赵云率军进驻汉中。《出师表》以议论为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并亲贤远佞好兴复汉室还都洛阳。同时还表达了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如今这篇文章已经被入选进了教科书。可仔细一读会发现一个问题,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那么他这儿的南阳,到底指的是哪儿?是河南的南阳还是湖北的襄阳?这就要从诸葛亮的身世说起了,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诸葛亮生于琅琊郡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古时候的行政区划并不似现在,自秦以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在秦朝之前郡是大于县的。实行郡县制之后,郡比县大,等同现在说的“省”下面的“市”。

从汉代开始,它的上头还有州,这琅琊郡当时隶属徐州管辖。大约位置是在今天的山东青岛市琅琊镇,无奈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夫。失去了父母的他,只好带着弟弟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没多久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不过还没等位置坐稳,朝廷便派了朱皓取代诸葛玄的职务,诸葛玄只好去投奔刘表。

刘表在荆州,诸葛亮的童年基本上是在这几个地方长大的,由北往南移了一段距离。《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便去了隆中隐居。在这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他,也是在这里,诸葛亮写下了闻名于世的《隆中对》。隆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阳市,离襄阳城西大约只要二十里。

难道诸葛亮所说的南阳便是湖北襄阳?这个不好说,如今的隆中是被划分进了湖北襄阳,可古时候的行政制度压根不一样啊。再来看另一则记载,亮从其叔玄。玄与荊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也是类似的说法,而当时刘景升的地盘就在荆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境内地区。

结合当时的行政区划来看,答案很明了,这是现代人的一个误知。诸葛亮所言的南阳既不是湖北襄阳,也不是河南南阳,而是当时的南阳郡。南阳郡设立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是秦国为夺取楚国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它的辖区大概相当于如今的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以东的全部地区。

后来到了曹操手里,建安十三年(208年),他设立襄阳郡与南乡郡。南阳郡的樊城、山都县、邓县被划给襄阳郡,南阳郡西部的南乡县等八个县被划给南乡郡,不过南阳郡依然存在。到了隋开皇三年(583),南阳郡被废为邓州,后一度复置废除。折腾到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军郡称州,南阳郡这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诸葛亮所指的南阳是南阳郡,至于他具体住的位置在那儿,南阳与隆中各有各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躬耕于南阳的躬耕也与现代所理解不同,现代许多人乍一看可能会认为这是种地,还纳闷诸葛亮官宦世家怎么还要亲自种地。其实这儿的躬耕并非指亲自种地,而是管理田地,诸葛亮本质上还是一个地主。

此外说是说三顾茅庐,并不一定是现代人以为的小小的,破破烂烂的茅屋。古时候地主家有田地,可这田地里住所比较远,为了方便。他们常常在田地附近另建庄园,这也叫茅屋,三顾茅庐指的大概就是这种茅屋。他在这儿图个清静,毕竟前头说了他是去隆重隐居的,这不就是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