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是一位97年的玩友, 马智伟。虽然不过二十来岁,但是却可以算得上老玩家了。不仅仅是玩串,玩虫也是一把好手。

如果仔细追溯起时间的话,马智伟玩虫要比玩串要早很久。18岁开始玩串,但是6岁多就开始接触鸣虫了。

夏天斗蛐蛐冬天玩冬虫。去年冬天,只是在蝈蝈身上,他就花了七八千块钱。

他小时候是舅舅和外公带起来的,6岁就开始接触鸣虫,不过那时候,也只是去田里抓抓油葫芦,蟋蟀什么,也不懂怎么去养。

后来上了小学,只要有时间他就开始,到花鸟虫鱼市场里,买蟋蟀和各种鸣虫拿回家养。 父母为了不影响他学习,都不支持他养。 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正式养虫。他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去收虫,也斗蛐蛐,但是基本没有想过靠这赚钱,每年过过瘾也就够了。

蟋蟀要挑色正,头大项宽,什么颜色的虫配什么样的牙; 如何去看他的斗龄,虫是嫩还是老.....

冬虫指哪些? “大黄蛉,紫竹蛉,青竹蛉,金钟,马蛉,金琥珀,蝈蝈”等等。

每一种鸣虫都有不一样的叫声,各有各的特色。 包括什么鸣虫用什么器型,发出来的音儿怎么样,都有讲究。

在蝈蝈中有一种玩法就是博叫,叫的最好的蛤蟆叫。 不过能博出来的毕竟少。 有“憨儿”叫的就相当不错了。

刚暖房出来的蝈蝈都还不会叫呢,那些卖虫小贩就把这些蝈蝈拿出来贩卖。 马智伟一般都是挑翅膀宽敞,发音器明显的,色正的。 出憨叫的几率大。 最高峰的时候是去年。 家里二十多条蝈蝈还不算上别的虫。 家里的叫声可想而知了。

别看蝈蝈小,要是挑到有自己满意的,个头又大得 价格肯定低不了。马智伟买的蝈蝈一般 都是500-1000元,这个尺寸的。 叫的出是最好,叫不出的也就养着。 去年冬天光蝈蝈就玩掉七八千吧。

想像下这种情景,大过年的外头寒风凛冽,屋内家人们围坐一起吃着饭聊着天,蝈蝈再这么一叫,内心可不是热气腾腾的吗? 玩儿的就是一个讲究和氛围。

在玩虫的同时,马智伟也没落下玩串。

记得刚开始实习工资2000多。 一半的钱存着买文玩。 时间久了慢慢的发现文玩这个东西第一无漏; 第二宁愿钱积少成多慢慢慢慢存起来,一下子买个好的,足以能让人惊艳到的感觉。 就算不懂的人看到了也会觉得好看,也知道是好东西。

现在也算条件好了,但我玩东西遵循一个原则: 不是只有贵的就是好的,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眼光和自己在这条文玩道路上学到的经验来看货。 真的觉得OK了再来看价格。

总之还是那句话: 文玩无贵贱,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罢了。 文玩是个无底洞,也没有所谓的毕业,你的东西再好人家的货比你好的更是比比皆是。 最重要的还是自我调节的心态和自己内心把握的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