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营中,正有两个人高马大的美国战俘,带着简易的拳击手套,在那里对决。面对对手咄咄逼人的攻势,其中一人的眼中早已失去了对胜利的渴望,只是机械性地躲避格挡,全然没有进攻的欲望。他毫无意外的败北了,但是他似乎并未对此表现出什么遗憾。因为在他的心里,自己已经输了,而且是险些丢掉性命的失败。只不过,他不是输给了眼前的对手,而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志愿军战士。

若干年后,当美国的媒体采访他时,他曾经心有余悸地表示,自己能从朝鲜战场上活着回来,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谁能想到,一个如此颓废的老兵,竟然是当年声名赫赫的拳王。

托伊.罗根,一位曾经站在美国拳击顶峰的王者。他的成长经历,就是大多家长愿意讲给孩子们听的那种励志故事。他的原生家庭十分贫穷,所以从小,他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这对于他来讲,并不是十分困难。因为他的身材和力气,都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托伊.罗根的身材非常地魁梧,身高臂长。加上他好勇斗狠的性格,从小到大,他总是依靠暴力,从别人手里抢到更多的资源。逐渐的,他的拳头成了他最有力的武器。

成年后,罗根从他的舅舅那里知道了,参加拳击比赛可以拿到奖金。既能肆无忌惮的打人,又可以拿钱,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他梦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拳击台,击倒所有对手,拿回所有的奖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罗根开始了刻苦的练习。他本就有着一副好体格,所以稍一训练便有所成就。后来,他进入了拳击协会的视野,逐渐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最终,他带着自己的家人,走出了贫民区。

托伊.罗根的名气越来越大,镁光灯和别人的赞颂,让他迷失在了拳击的圈子里。除了比赛,他已经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了。他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内心变得空荡荡,失去了最初的信念。他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练习和参赛上面,也获得过很多的奖项和荣誉,甚至是拳王的金腰带。但是,他内心对战斗的渴望,却仍然得不到满足。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托伊.罗根几乎统一了美国拳击界,在拳台上难逢敌手。逐渐的,他变得越来越嚣张,以为凭自己的拳头就能搞定一切。但是拳台之下,他却越来越放浪形骸了。此时,罗根的父亲有些看不下去了。给了他一个忠告:“你要用你的手来做事,不要总是想着打别人。”

做事,做什么呢?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想要做什么事。因为此时,美国已经正式加入二战了。

1941年12月底,随着珍珠港上接连不断的火光,美国的孤立主义被打破了。一时间,数十万美国青年参加了军队。经过了一年多的训练,他们开始在太平洋上有所行动。托伊.罗根也参军了,在瓜岛等战役中,他见识到了暴力的终极形态。凭借着手上的优势武器,美国对日军逐渐形成了虐杀的态势,这很让好勇斗狠的罗根兴奋。但是,战争在1945年结束了,他又回到了过去那个放荡的样子。战争,俨然已经变成了他的兴奋剂,一旦缺乏,便不知该如何是好。

1950年,一个让托伊.罗根兴奋的事情发生了:美国又打仗了,这一次是和朝鲜开战。于是,这位不可一世的美国拳王再次披挂上阵,准备继续去亚洲杀戮。这一次,他成为了美国王牌部队——骑兵第1师第8团的一员。只不过他没想到,他一生的骄傲,都将在朝鲜被彻底打破。

在这一年的10月31日,托伊.罗根所在部队进入了云山城,与韩军第1师换防。韩军师长白善烨提醒美军,附近可能有中国军队在活动。但是,美军却并不担心。他们根据己方的情报,以及司令官麦克阿瑟的片面认识,始终认为中国军队不会入朝。即使入朝,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绝不敢与自己战斗。然而他们没想到,志愿军的第39军,已经悄悄的向他们包围了过来。

时间很快就到了11月1号,刚刚吃过午饭的美国人,正饶有兴致地看着韩军匆忙地撤退。有些人还在军用的简易灶火上,煮着咖啡。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让他们没有察觉到危机的到来。到了下午15点40分,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隆隆的声音。紧接着,美军的阵地前沿便炸开了花。同时,一队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同潮水一般涌来,开始冲击美军的防线。

美军的火力确实充沛,在第一时间便展开了还击。他们的炮火,确实阻滞了志愿军的冲锋。但随着天色逐渐变暗,美军炮火已经难以瞄准。而志愿军的冲锋,却变得越来越猛烈。美军的机枪已经打得发烫,但是仍然不能减慢志愿军的脚步。在美军的眼里,志愿军的阵形飘忽不定,忽聚忽散,自己打了半天,似乎并未对对方造成多少有效杀伤。

再不走就走不了了!当时的美军心里,都出现了这个想法。于是他们拿起身边武器,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向后退去。

罗根是在二战中活下来的老兵,但是此时此刻,他却发现自己的战场经验全部归零了。以前他面对的日本人,都是被美国的炮火打到精神恍惚的人,纵然会有个别人,端着刺刀进行冲锋,但不过是匹夫之勇。而现在,志愿军这种如同烈火一般的集团冲锋,他还真没见过。结果,他一个没小心,脚踩上了一道封锁沟的边沿,摔在了地上。

他刚要爬起来,就看到一个身材矮小的中国士兵突然冲了过来,抱住了他的胳膊。罗根仗着自己人力气大,疯狂地挥舞手臂,想要把人甩开。可是,那个中国战士双手如同铁钩,不管他如何甩,对方就是不松手。

罗根急了,大吼一声,将那名志愿军单手提了起来,然后重重地往地上砸去。但是对方的身体如同灵猴,就在他发力的一瞬间,突然腰部一拧,手肘发力,勒住了罗根的脖子。罗根本想再次发力,挥拳击打对方。但是,志愿军战士又是一闪身,手臂一绕,整个人吊在了罗根的脖子上。罗根失去了平衡,再次摔倒在了地上。

小战士在一只手勒住罗根的情况下,仍然稳稳地压在他身上。罗根再有力气,也站不起来了。渐渐地,他已经被勒得眼冒金星了。他感觉不妙,习惯性地用手拍打地面。这是格斗场上,自己认输的一种表现。但是,在战场上,谁又会理他这一套?小战士根本没有一点松劲儿的迹象。如果不是几个其他的志愿军战士赶来,将两人分开,托伊.罗根这位拳王,没准儿就要死在小战士手下了。

进了战俘营之后,罗根看着志愿军取得的战绩,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他是堂堂的美国拳王,怎么可能会输给一个体格比自己弱的中国人?为什么美国会在战场上输给中国?为什么他们非要和自己拼命?

自从这次失败后,罗根就变得萎靡不振。他心中的疑惑久久难以释怀。其实,又何止是他,其他美国士兵也都有这种疑惑。明明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怎么自己就突然成了战俘?

后来,更让他们疑惑的事情又发生了:志愿军对他们这些战俘不仅不打不骂,还非常客气。有的时候,即使自己吃不上喝不上,也会将饮食优先提供给他们。而如果战俘生了病,医生对他们的照顾,比他们自己的军医还上心。美国人不明白,几天之前大家不是还在战场上拼命吗?如今又是怎么了?

后来,为了让那些心理受了创伤的战俘能有所恢复,志愿军在战俘营内,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一共设置了27个比赛项目,有田径、球类、拔河等等。当然,还有美国人最喜欢的拳击。只不过,正如开头所说,此时的罗根,已经失去了锐气,所以在自己最熟悉的项目上一败涂地。

战争结束后,托伊.罗根被释放回了美国。但是此时的他,已经不再那么高傲,而是显得十分低调。他平静地过完了自己的下半生,不再去好勇斗狠。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记者提起了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这位拳王似乎显得心有余悸,他说,自己很庆幸,自己跟那么强大的敌人对打,还能活下来。

个人觉得,托伊.罗根对于志愿军的恐惧,来自于一种深深地迷茫。美国成立不过二百多年,又是移民国家,很难有中国这样几千年的民族历史积淀。那种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舍生忘死的精神,他们是难以理解的。而志愿军在战场之外,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和这样一支处处超乎自己想象的军队打仗,他当然会感到恐惧。事实上,这种恐惧心理,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美国士兵的心中。也因此,美军统帅李奇微才会称志愿军为“世界轻步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