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碳普惠涉及范围超越企业生产环节的产品,进入到消费公众端的运营服务废弃行为,因此推动碳普惠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碳减排核算方法学的问题,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标准。以往传统的碳减排方法学主要是基于项目层面,碳普惠更多的是应用于城市层面、生活方式层面,通过各种生活方式的行为减排,以实现不升高温度1.5度的目标并贡献巴黎协定,把我们人均生活方式的减排量能够降低下来,所以碳普惠对整个零排放经济的贡献也非常大。实现零碳社会有五大部分组成,即可再生能源、自然生态系统、建筑、交通和循环经济,这些都与循环和行为非常相关。定义循环再生的元素包括场景,行为以及数据量化。现在也有很多碳普会场景的碳减排核算的方法学,我们青合研究院也对减少食物浪费,节电节纸,还有外卖无需一次性餐具以及拼团这些场景的方法学。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去不断挖掘更多的场景,再量化。目前因为还没有像项目减排那种统一方法学,现在都是用团标这种标准方式来量化,按照标准的格式,定义范围、标准术语,确定应用条件和核算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两部分。

这里会涉及到很多概念性的问题,碳普惠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概念,还有就是它的减排量和项目减排不一样,它更多的是属于避免排放。因此在做应用条件时,需要要定义时段、场景,比如节约用电的场景,要确定用电高峰或者闲置状况,通过这个行为改变, 用户关闭照明、制冷等设备或者待机的开关,这与常态开电状态的差别所形成的减排量。对于这种行为端的减排的数据要求,包括是电网或者企业的电力管理平台注册的用户,确定核算单位内的数据,还要做基线调研,数据类型要有用电量,用电行为的时间长度,根据普惠范围做调研。这是与传统的碳减排的方法不太一样的方法,是基于个人行为数据,需要做很多数据问卷调研,比如包括用电方式、用电类型、还有不关电比例、用电量。因为不同区域,不同单位,不同机构的基线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自身基线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管理流程要符合碳核算方法流程,识别边界主体,核算单位以及获得数据,这些都是一样的。关于核算主体,比如外卖的主体是平台,但主体是负责收集数据,但整个减排行为是由在这个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带来的,所以牵涉到后期碳积分的核销和奖励的这些问题。

当然一般在去项目层面,一般要求以年为数据的时间尺度,碳普惠是动态行为活动,它的时间尺度可以基于活动动态的数据,也可以调整,比如学校是一个学期,或者月进行对比。在这些工作基础上, 我们确定碳普惠减排场景的排放因子,比如每人每次点外卖,每人每次出行的减排量,和大数据结合计算相应的数量乘以排放因子。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实现100%随手关电这样的行为,最终实现一个在消费端碳减排。

所以碳普惠的应用场景,更多的是应用在空间层面,如校园、社区、园区、商业机构、公共事业单位,在去做整个区域排放时,因为是一个空间整体,我们要把它分成一些实体,包括建筑实体类,还有产品类,像纸、塑料,还有活动类,像绿色出行、开会、快递。既可以算排放量,也要计算减排量。青合研究院也出零碳校园和社区的行动指南,我们也都辨识出了基本的减排方式和减排行为,大家可以根据指南的方法来进行不同场景的计算。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再去实现碳中和是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10年甚至30年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做制度建设,设立目标,建立碳中和管理机制,再采取具体的行动方案。

最后说下碳市场普惠减排市场,这是一个创新方式,因为所有的产品和原材料的排放都已经产生,所以碳普惠市场不能和国家强制减排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混在一起,这会造成重复计算的问题。所以碳普惠市场是一个更自愿的,更市场行为导向的,更地方性的独立市场,更多的是通过一种激励机制,比如碳积分,通过行为端和避免减排的方式去进行计算。

所以碳普惠也要建立起一套管理规则,我们也看到各地都做各地的碳普惠机制,像上海、深圳、海南、广州,还有很多省份和城市。总体来说,比如上海已经出台了文件针对于方法学开发进行申报,如果之前已经有了团标基础和场景基础就可以直接去申请地方标准,再建立起一个交易减排机制,更多的是基于基于奖励的这种激励方式。这种交互界面我们现在一般采用小程序方式,每一个用户、单位或者社区都可以使用,前端对数据进行溯源量化的基础。 这些数据,一个是基于问卷调研,一个是个人自愿输入,还有平台的一个自动采集,而这些数据真实性基于普惠的原则,要求没有像虽然减排市场那么严格,是基于一种公众或者认知层面,额外性上也没有那么严格要求,只要可以证明做了一个绿色行为选择,就带来了这种避免排放和减排的效益,就可以奖励积分。

当然未来要做真实的碳普惠市场,我们还是需要对数据进行溯源性,像循环再生这些行为,因为涉及到塑料再生具体的产品回收,确实牵扯到收益方面以及针对于欧盟市场的要求,涉及到产品的碳排放信息和再生信息还是要有严格的一套数据。但是对于这种鼓励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目前还是以通过鼓励奖励,只要上传一个照片,或者是打卡这样的方式,鼓励大家来参与。

通过这种数字化方式、流量方式和公众宣传方式,与商业进行结合,与公益进行结合,与政府的政策引导进行结合,以各种不同层面的方式,给予参与者个体奖励,最终从末端我们去减少对资源的需求,形成一个更高值化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碳中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