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牛奶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饮料,牛奶不仅能帮助人们补钙,还有利于长高、美白,对呵护骨骼健康也很有好处,牛奶所提供的有效钙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呵护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几率。

就冠心病而言,它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时,就会导致血管腔狭窄或发生血管阻塞,在此情况下,就会因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犯病。

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相比于不喝牛奶的人,在生活中经常喝牛奶的人,其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会明显偏低,且牛奶的摄入能将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大概14%。

在牛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的成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酶促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并以此来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此外,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钙质以及蛋白质成分,这些都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若是能养成每天饮用一杯牛奶的习惯,不仅能够呵护心脏健康,还可以很好地呵护血管,并为身体补充钙质,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几率,使自身骨骼更健康强壮。

不过,牛奶虽好,但在喝牛奶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尽可能避免犯以下几个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身体更好地将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吸收,让喝牛奶成为真正的“有用功”。

1.避免空腹喝牛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都知道空腹是不能喝牛奶的,但理由却大多是“可能会导致胃痛或腹泻”,但实际上,除非是乳糖不耐受,在其他状态下,空腹喝牛奶一般是不会产生任何问题的,也不会使人有明显的不适感。

不过,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空腹喝牛奶往往会极大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空腹状态下,牛奶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会比较短暂,可吸收、利用的程度会明显偏低。

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喝牛奶时,最好搭配主食一同食用,这样会更有利于健康。

2.不用把牛奶煮沸后再饮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腥味比较重的生鲜牛奶外,其他牛奶并不需要煮沸后再饮用。众所周知,牛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成分,而这一营养成分在高温作用下,会慢慢从溶胶状态转换为凝胶状态,此时,牛奶的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假如大家把牛奶煮沸,那么在温度较高的状态下,也会对食道造成刺激,进而有损健康。

如果大家因为肠胃不太好,担心喝冷牛奶会加重肠胃负担,那么此时不妨将牛奶连同包装一起放入热水中浸泡一下,适当加热一下即可,最好不要将牛奶全部倒进锅中烹煮。

3.别把牛奶当水喝

虽然牛奶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也并不代表喝得越多就越有利于提升身体的健康指数,因此,将牛奶当水喝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已经明确指出了,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牛奶以及乳制品的量,要控制在300克之内,就牛奶而言,每天保证200毫升左右的摄入量就足够了。

另外,还有不少人认为,牛乳越浓,就代表其营养价值越高,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牛乳浓度值超过了正常的占比标准罢了,并不具备特殊含义,相反,对于婴幼儿来说,若是饮用了牛乳浓度值过高的产品,往往还会增加腹泻、便秘等问题的出现几率,反而得不偿失。

【本图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子一,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