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诗,是语言的高度凝练,往往几个字就能表现出复杂的情感。

而唐朝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更是为后人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宝库,让我们得以和古人“对话”,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的名字,早就耳熟能详,但也有一些不是那么出名的,他们流传下来的作品可能屈指可数,却同样闪耀着别样的光彩。

其中就有这么一对儿倒霉的诗人好友,他们虽然官途不顺,生活艰辛,却也苦中作乐,妙笔生花,各自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一首极尽孤寒、一首道尽江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长卿:风雪之中,孤影蹒跚

提起孤单,出现在脑海中的可能会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可能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提起寒冷,或许又会浮现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亦或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如果这两者一起出现,风雪之中形单影只,又有什么诗能够形容呢?

柳宗元的《江雪》似乎再合适不过了,天气冷,“鸟飞绝”,“人踪灭”,只有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在白茫茫一片中撑着小舟“独钓寒江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孤独是一种清高、悠然自得的孤独,是一种诗意的图景,并且还不是诗人自己的。

刘长卿的《风雪宿芙蓉山主人》,才称得上是把自己在大风雪夜中的孤独写到了极致。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篇诗人就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日暮”,天色渐晚,已经走了好久,来时的山头都明显变远,该找一个安身的去处了。

很快,一个茅草屋出现在眼前,进去一看,家徒四壁,用具没有几件,只能勉强过活,但也总比没有强。

期间听到看家护院的狗在狂吠,只因为它看到了“风雪夜归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首诗,一般都理解为是刘长卿借宿别人家,不久后主人才回来,但仔细想一想,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家中主人不在,诗人却能无所顾忌的进入,这该是怎样的关系?

并且如果“夜归人”是主人,那狗怎么会汪汪直叫?所以,现在有更多的学者都认为,芙蓉山主人正是刘长卿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记述了自己在深夜冒着风雪回家的过程,可就这么一件小事,为何值得他专门写诗一首呢?这就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了。

刘长卿出生于中唐,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本该飞黄腾达,成就一番事业,但可惜的是,安史之乱紧跟着开元盛世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乱世之中,尔虞我诈,人人为己,刘长卿生性孤僻,遗世独立,为人正直,因此显得十分不合群,受到了诸多排挤。

先是被迫离开故土,流落江南,稳定下来后被任命为了小小的县尉,结果一年不到,就因为同僚的诽谤身陷囹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几个月后碰上了大赦天下,但还没刚复职几天,有人就又提起了往事,污点在身,无奈被贬,这样清贫了几年,灾祸再次横生。

当时刘长卿正在担任鄂岳转运判官,期间一位名叫吴仲儒的观察使前来“指导工作”,按照惯例,地方官员都要拿出点态度“意思意思”。

但刘长卿为官最讨厌这种阿谀奉承、灰色规则,说什么也不肯给对方钱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自己一个清官反被污蔑成了贪官,惨遭罢官。

从青年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声名狼藉,让刘长卿百思不得其解,他忘记了温暖的感觉,雪夜回家,好似他乡之客。

正是因为内心中,有着满满的悲凉和孤独感,所以他才会如此重视和珍惜这个,哪怕看起来破败不堪的“归所”,还能归来,还有存身之地,那就应该还会有希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继:难兄难弟,枫桥夜泊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人和君子各有各的朋友圈,刘长卿就有一位同样清廉的好友,名叫张继

关于这个名字,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如果提起他的代表作,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枫桥夜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歌《涛声依旧》中有这么一句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便出自于张继的这首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至今的作品不过三十多篇,但仅这一首,就足以让他在唐诗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继的生平同样记载很少,生卒年份都无处可考,只知道他也是进士出身,比刘长卿晚了四年。

许多朋友都不知道,科举虽然是做官的必须道路,但高中并不一定会有工作,其中还有一道步骤,称为铨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通过考试的学子都要等待安排,吏部负责挑选文官,兵部负责武官,除了一些重要的职位由皇帝亲自任命,其他的都要等到有空缺了,才能把新人调去填补。

张继当时就没有遇到空缺,只好回家等待,一直到唐军收复两京之后,他才终于被录用为了员外郎,最后到洪州担任了盐铁判官,也是在江浙工作的期间,他与刘长卿、皇甫冉等人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任洪州的途中,张继看着江南深秋山水,有感而发,写下了《枫桥夜泊》,寓情于景,意向充足,二十八个字道尽了江南风情,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愁。

诗的开篇就把读者拉入了烟波画船的江南图景之中:缓缓落下的月亮、轻声啼叫的乌鸦、渐渐凝结的白霜、配上江边枫树和扰动的渔火,一切都笼罩在淡淡的愁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般静谧之中,寒山寺的钟声突然传来,诗人的思绪也伴随着清远悠扬的钟声直到天外。

这首诗有动有静,有眼睛可以看到的颜色,也有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浑然天成,意境精妙绝伦,后来有无数人描写钟声,都达不到张继这种似有还无,声化形态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枫桥夜泊》除了在中国家喻户晓,就连日本的小学生,也都能够完整地背诵下来。

寒山寺的钟声还在嗡嗡作响,张继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到职还不满一年,他便因病去世了。

刘长卿痛失好友,万千伤感,挥笔写下了悼诗《哭张员外继》,其中有一句:“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官员在去世后,竟然会因为家里没钱,从而暂缓操办葬礼!这足以说明张继也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

如今先人皆去,古诗仍在传颂,风范长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