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咸酸甜辣苦,五味皆有,而且爽脆清香,经久不坏,既可生吃,又可爆炒,还可以红焖、做包子、做饺子、熬鲜汤等,做法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五六十年代,当时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人们为了生存,已经是饥不择食才吃咸菜的。有人问,五六十年代的有些人把咸菜当菜吃,甚至直接吃盐,那个年代为什么没这么多血压高的人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今天笔者好好回答下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用咸菜过多与高血压的关系

1)食用咸菜过多可诱发高血压

人们为了让腌制的咸菜能够长期保存并能安全食用,所以添加了大量食盐。食盐阻止了微生物在菜中的繁殖和破坏,而且还抑制了蔬菜的自溶作用。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都会引起血压升高。钠离子较多时会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引起血容量、心输出量的相应增加;动脉壁内钠含量增加,还会促使人的血管收缩,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血压升高。

2)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复杂

高血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高盐饮食、体重、吸烟、精神压力等环境因素都有关系。继发性高血压则常见由肾脏等病变引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六十年代国人把咸菜当菜吃,为什么没这么多血压高的人呢?

1)劳动多、出汗多,肥胖的人少:

在五六十年代,大多数人主要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并不多,体力劳动会排出大量的汗液,而且当时没有空调等现代电器,所以那时候的人们就需要更多的盐分来补充身体所必需,这个时候就算多吃点食盐腌制的咸菜,也不会让体内的盐分失去平衡。

2)食盐来源少:在五六十年代,食物极度缺乏,盐中钠的成分来源很少,而且其他含钠的加工食品也比较少,比如袋装饼干、面包等等。所以钠主要来源于食盐,所以即便是日常食用咸菜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很多调料都含盐,如酱油、醋、味精等。超市里卖的加工食品,如薯片、话梅等,同样会增加人体的含钠量,从而导致高血压。

3)日常摄入的钠和钾达到一定的平衡:在五六十年代里,粮食严重短缺,精致的白米和白面都是非常少的,人们大多是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等食物。而这些食物大多含有丰富的钾,从而保证了充足的摄入钾,最终使体内的钠和钾达到了平衡。

4)信息不发达,反而精神压力小

如今网络信息发达,可以说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资讯随时随地袭来,让人应接不暇,加上社会竞争加剧,导致人们总体的精神压力比五六十年代大很多,因此加剧了高血压发病率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合理饮食?

(1)少吃盐:

食盐的摄入量和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高钠饮食结构可导致血压升高。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有百分之八十的钠来自于烹调时的调味品和含钠过高的腌制品,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减少食盐、酱油、黄酱、味精等调味品的使用,并同时减少咸菜、咸肉、酱菜等腌制品的食用量。

(2)适当多摄入钾:

膳食中摄入足够的钾也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在钾摄入高的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较低。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富含钾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含钾较高的食物有:蚕豆、扁豆、麸皮、赤豆、杏干、冬菇、竹笋和紫菜等。

(3)其他:增加优质蛋白质;限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增加镁、钙的摄入;限酒等。

不过要适量。饮食不注意节制,生活无律,食物结构不合理,经常多饮多食,熬夜会让体内寒邪增加,阴阳失去平衡,胆囊 收缩功能减弱,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刺激胃酸分泌增多,部分胆汁返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 胃不好的情况,根在胆

脂肪与胆固醇代谢主要依靠胆汁来完成,胆不好则导致胆固醇及脂肪代谢异常,就会容易出现胆固醇和血脂等指标异常,从而会导致血管壁钙化,血液中的脂肪浓度增加,导致血压异常等情况产生,所以说高血压的根源在胆,

知道根源在哪了,也就心理释然了许多,相信你也是这么想的,只有胆囊好了,其他也就自然恢复如初,这个道理应该懂吧,胆不好的话,可以抽点时间到苏北乡下去刨点灌南苦菜,回来烧汤喝,用时加红糖,红糖趁热加进去,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饮食方面清淡些,少吃生冷油炸的东西,晚上不要熬夜。早点休息比较好哦。

总之,现代社会,不同于五六十年代,食物极度丰富,盐的摄入机会其实大大增加,虽然吃腌制的咸菜不多,但其它途径进入体内的盐分其实并没有少,加上生活压力较大,因此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