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中国古代有几大堪称经典的爱情故事,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也算是一个,虽然说这俩人的起点不太好,毕竟杨玉环当年是寿王茂的妃子,那是唐明皇的儿媳妇,为了得到杨玉环,唐明皇也真是使了一点手腕,先勒令寿王和他老婆离婚,然后把杨玉环发配到道观去做道士,最终又把她引回到宫中,纳为妃子还封为贵妃。

咱们得说一点,唐明皇时代已经没有皇后了,贵妃就是后宫之中品位最高的女子,所以唐明皇对杨玉环的喜爱,那真是无可复加,甚至杨家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玉环的几个姐妹都被封为夫人,杨玉环的兄弟杨国忠,后来也变成了大唐的宰相。所以我们确实能从中看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后来众所周知,也正是因为唐玄宗后期的不理朝政,导致了安史之乱,两人的爱情最终也走向了悲剧。马嵬坡前在众将士的逼迫之下,杨玉环选择了自尽。当然后来也有很多传说,比如说杨玉环是假死,她被别人带到了日本,这都是民间美好的传说。在那样一个群情激愤的夜晚,说实话杨玉环是活不下来的。

但是当然后世也有很多人在推算,说以唐明皇对杨玉环的喜爱,他如果当时就是要力保呢?他如果当时跟起义的士兵讲说,你们把他哥哥杨国忠杀了也就算了,我也可以下罪己诏,但是我就是有这么一个玉人在侧,我实在是不忍心她死。你们能不能给老皇帝一个面子,让她活下来呢?唐明皇当时有没有能力这样做,他如果有又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说实话,马嵬坡的兵变,那也是一场赤裸裸的政变。唐明皇李隆基能从那场政变中活下来,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奇迹,安史之乱突然打破了大唐几十年来的繁荣,也使得唐明皇过往几十年的执政,化为了泡影。

三军将士是非常气愤的,为什么?他们想好端端一个大唐天下,是当时世界全球最繁华的国家,突然之间一场兵变,就使得连皇帝都被迫要离开自己的京城,像丧家之犬一样,当然广大的将士迫于无奈,跟着皇帝跑,可是他们的家人都留在京城,他们要忍受妻离子散,未来命运多舛。这个时候他们把愤怒,一股脑的就发到了杨家兄妹身上,他们觉得,就是因为皇帝偏听偏信这个女人,并且任用了他的兄弟,导致了这场浩劫。

所以当时三军将士想的是什么?是简简单单的把杨国忠杀死,把杨玉环逼死就算了吗?他们其实也都明白,罪魁祸首就是李隆基本人,而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政变兵变多了去了,谁都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什么意思?

这个兵变的核心目的,难道真的只是除掉杨国忠,除掉杨玉环吗?不是的,广大畸变的士兵,可能想的是要把老皇帝也杀死,另立新君,国家才有希望,所以在关键的节点,李隆基自己的性命能不能保得下来,都不一定。

说不准,并不是广大将士要求杨玉环死,而是广大将士直接逼宫,要求李隆基死,而这个时候李隆基身边的人出来打圆场,包括禁军头领陈玄礼,他们可能跟士兵讲的是,皇帝是被小人蒙蔽了,是杨国忠杨玉环这对的问题,不是皇帝的问题。

狗男女

皇帝过去几十年的政绩,大家都看得到,所以我们这次只要,把奸人小人处决掉,大唐就有希望。甚至李隆基可能自己都得出来,假模假样的表演一下说,朕真是被小人蒙蔽,以至于国家有此灾难。三军将士个个都是好样的,幸亏你们及时把小人揪出来了,才使得国家免于进一步的危难。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李隆基不单不敢去保杨玉环,甚至他要主动的把杨玉环抛出来,当作替罪羊,他得让三军将士认为,只要把杨氏兄妹处决,那么第一,国家不会秋后算账,李隆基不会在政局稳定之后,报复这些起义士兵。

另一方面呢,这些起义士兵实际上是在替国家,立了一大功,包括我们看到后来禁军头领陈玄礼,没有遭到任何的惩罚,一方面他确实是李隆基的心腹人,另一方面可能李隆基也心知肚明,在晦暗不明的情况之下,幸亏陈玄礼他们抛出了杨氏兄妹,说把杨国忠杨玉环杀死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对皇帝动手,才保证了李隆基的性命,也就是说李隆基根本就没有能力,能去救杨玉环。

而且经此事变之后,皇帝本人的威名也从此大打折扣,所以我们看到,太子李亨赶快离开了逃亡的队伍,自己北上去率领勤王之师打回去,这也是李亨的一个正确选择,你继续跟着你老爹去四川去逃难,那有意义吗?没有,北方是需要有朝中重臣主持大局的,而经此兵变之后,在朝堂之上,老皇帝已经彻底的颜面无存了,没有任何威信了。

所以当太子李亨自立称帝之时,李隆基竟然不敢做出任何的反对。

要知道当年李隆基在位之时,李亨是多么的谨小慎微,甚至跟李隆基吃饭的时候,有一次李亨拿着刀切了一块羊肉,他注意到父亲的目光突然扫向了他,他马上拿起刀把羊油抹在馒头之上,以便告诉父亲说,他是一个非常勤俭之人,这样李隆基才微微的点了点头,要知道李隆基当年盛怒之时,可是一日杀三子,李亨这个太子之位完全是捡来的,可是马嵬坡兵变之后,李隆基的威望彻底扫地,他再也不是那个开创开元盛世的君主了。以至于儿子自立称帝之后,他也只能黯然地表示同意,是啊,李隆基在马嵬坡,也算是做了正确的选择,他稍有不从,那恐怕掉脑袋的不止杨玉环,还有他了。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