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 字圣俞。宛陵(今安徽宣州宣城)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皇祐三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为诗提倡"平淡",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为宋诗"开山祖师"。

他的诗作特色鲜明,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但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近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明快,善于从细微之处捕捉情感,展现出深刻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惜春三首 其一 北宋 · 梅尧臣

九十日春无几日,不堪风雨竞吹花。

舞英逐水向何处,泛泛斜溪伴晚霞。

首句“九十日春无几日”,直接点出了春天的短暂。在古代,人们常常以九十天来计算春天的长度,但在这九十天里,真正能感受到春意的日子其实并不多。这种直接的叙述方式,既简洁又深刻,使人立刻感受到了春天的短暂与珍贵。

接下来,“不堪风雨竞吹花”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脆弱。在风雨的侵袭下,春天的花朵无法抵挡,纷纷凋零。这里的“竞吹花”用得极妙,既描绘了风雨的无情,也暗示了春天的脆弱和无力。

后两句“舞英逐水向何处,泛泛斜溪伴晚霞”,诗人通过描绘落花随水而去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之情。那些凋零的花朵,就像舞者一般,随着水流飘向远方,最终只能与斜溪和晚霞相伴。这种凄凉的景象,无疑加深了诗歌的感伤色彩。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深深惋惜。通过描绘春天的短暂、脆弱和消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借此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惜春三首 其二 北宋 · 梅尧臣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

首句“前日看花心未足”,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花的喜爱和留恋。前日赏花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但心中的满足感却远远未够,流露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

次句“狂风暴雨忽无凭”,笔锋一转,描绘了春天的不稳定性。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打破了春日的宁静和美好,让诗人感到无力和无奈。这里的“无凭”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风雨无常的感慨,也暗示了春天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

后两句“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他感叹自己的身体不能像深溪水那样自由流淌,无法随着春天的脚步,追寻那些飘落的花瓣,一直到达美丽的武陵源。这里的“残红”象征着春天即将消失的痕迹,而“武陵”则暗指理想中的美好境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易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无奈。梅尧臣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易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惜春三首 其三 北宋 · 梅尧臣

春色斗空花亦休,绿园深锁更谁游。

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

首句“春色斗空花亦休”,诗人直接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春色已逐渐消退,花儿也相继凋零,展现出一片衰败的景象。这里的“斗空”二字,既暗示了春天与时光的斗争,也突显了春天的无力与消逝。

次句“绿园深锁更谁游”,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寂寥。原本充满生机的绿园,如今已深锁无人,再无人来游赏。这里的“深锁”二字,既是对绿园现状的描绘,也是对春天消逝的暗示。

后两句“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诗人通过描绘残枝败叶和暮雨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感伤色彩。那些凋零的花朵,只留下残枝败叶,再也无法引起人们的欣赏。而暮雨的降临,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忧愁。这里的“不中看”和“起暗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惋惜和感伤。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深深惋惜。梅尧臣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易逝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易逝。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梅尧臣作为北宋现实主义诗人的特点。他善于观察生活,从细微之处捕捉情感,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感受,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依韵和吴季野马上口占 北宋 · 梅尧臣

溪头三月草菲菲,城畔春游惜醉稀。

莫信杜鹃花上鸟,人归犹道不如归。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首句“溪头三月草菲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月的溪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草色青青,随风摇曳,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

次句“城畔春游惜醉稀”,诗人转向城市边缘的春游景象。人们纷纷外出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然而,诗人却用“惜醉稀”三字,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景短暂而稀少的感叹和遗憾。这种对比,既突显了春天的珍贵,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

后两句“莫信杜鹃花上鸟,人归犹道不如归”,诗人笔锋一转,以杜鹃鸟的传说为引子,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传说杜鹃鸟会停在花上鸣叫,但其叫声却带有哀愁和离别之情。诗人告诫读者,不要轻信这样的传说,因为即使人们归家后,心中仍然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留恋和不舍。这里的“人归犹道不如归”,既是对杜鹃鸟传说的否定,也是对现实生活复杂情感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