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刚来深圳的落脚点

可能都是在城中村

而提到最知名的城中村之一

很多人脱口而出的就是白石洲

这里是无数人的“深漂第一站”

也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奋斗与梦想

这里曾是深圳最大的城中村

是城市的中心,也是城市的边缘

2006年的夏天,一个叫沈叶灵(化名)的年轻女孩,缓步走向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这里的房子方方正正,密密麻麻,宛如一块块切割好的豆腐。

握手楼的局促、交错如织的电线,喧哗的人潮,油滑鸡贼的房东……沈叶灵在落脚的第一天就曾想逃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不是一个理想的居所,城中村却是无数深漂族的“青春修炼手册”——

根据珊瑚数据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深圳城中村中,29.9%的租客是90后,31岁-40岁之间的80后租客达到36.2%,占比最高,50岁以上的人群占比17.2%。

而租客选择在城中村居住的原因,80.8%认为通勤时间短,方便上下班;46.5%是因为租金便宜;43.5%是因为有独处空间。

在这座城市,不管文化程度高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城中村都能提供给他们一个相对便宜的住所,还有各种平价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中村是起点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轨迹

  • 白石洲的小出租屋里,歌手陈楚生写出了《有没有人告诉你》,成名之后,陈楚生前往北京发展。
  • 而更多的人,比如沈叶灵,依然住在城中村里,只不过是从白石洲搬到了另一个城中村,像是勤劳的蜂群,日出而散,日落而聚。

在沈叶灵眼中,城中村的生活成本低,地理位置好,早上还能多睡一会儿。除此以外,维修电器、五金店、杂货铺、面馆等小生意也一应俱全,下楼就能解决一切生活问题。

“虽然都叫‘村’,但这里和我过去生活的农村大不相同。”

在这里,一栋楼里的房客大都来去匆匆,明明每个人都离得特别近,但比陌生人还陌生。叶灵自从来到城中村,只与邻居打过几次照面,前后交谈不到一分钟,甚至对方是做什么职业都不清楚,邻居就搬走了。

曾有机构调查过深圳租客平均每9个月会换一次房。但无论搬多少次家,他们的下一站依然是城中村,3年以上的城中村居住史是新深圳人的平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灵认为

城中村是深圳卸了妆后的样子

爱深圳不仅爱它的浓妆盛彩

也要爱它的素颜天然

傍晚时分,下班的打工人,蛇形移动的电动车,闲坐亭中的老人,肆意玩闹的孩童……巷子里的人都出来了,吆喝声起伏,盖过了滴落的空调水声。

叶灵说,她下班后会经常来到一家小卖店的外面看电视,仿佛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街道,一大群互不认识的人坐在一个小卖部的外面看电视,而小卖店老板倚在玻璃柜边笑呵呵地看着人群。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城中村也许不是白月光,但却是一些人心中抹不去的“朱砂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城中村的建筑面积多达2.09亿平方米,共分布有1746个城中村,建筑栋数超过32万栋,居住着超过1000多万人口,约等于深圳街头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住在城中村

一个个“建筑盒子”之间的堆积,原始朴素的市井生态,缠缠绵绵的烟火气,汇聚成城中村的最迷人之处,共生。

“生长痛”与“基础病”

职业二房东产生种种隐患

居住环境等多个问题亟需改善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从当地村民收回大片农田,并在这些土地的基础上划定新村范围,农民房因为深圳大量移民的住房需求,成为炙手可热的出租屋。

房东张先生说,这辈子就做了两件事情,从捕鱼到“种”房子。没有像网上流传的段子一样,腰间挂着一串串钥匙,拿着蛇皮袋穿着人字拖挨家挨户收房租,因为他把自己在城中村的房产转给了“二房东”。

现在租房市场上最多的还是职业二房东。

2014年之前是“二房东”迅速膨胀的黄金时期,市场整体租金不高,人口持续流入,租赁机构还未出世,夫妻店、老乡店遍地开花。他们深谙本地各项资源,巧加利用,不断强化再强化,形成未来规模化的潜力。但是随意涨房租、收高价水电费成霸王规则、私扩房间隔板房成获利手段,种种隐患让这些“二房东”成为巴结在城中村这根“萝卜”上的泥。

除了类似二房东的“生长痛”

城中村的“基础病”也不少

如违法建筑多、违法事件多、卫生差等

虽然经过政府持续综合治理,城中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城市公共服务项目的提供,涉及各方利益面众多,需要满足的各项功能甚广。

珊瑚数据在对租客人群的调研中显示,这些问题租客们亟需解决——

  • 首先是房间的通风及空气质量,有68.2%的人认为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
  • 排在第二的是噪音防护,楼下施工队的嘈杂声、隔壁家庭打闹声困扰了60.3%的居民;
  • 排在第三的是移动网络信号,占了58.1%。

自2008年起,商品住房市场投资价值飙升,占用大量稀缺土地的城中村不得不面对拆迁的命运。

对于村民来说,房龄一次性买断比长期收益的诱惑更大,大量城中村的拆除重建导致租客不断迁徙,中低收入人群无房可租等社会问题频生。

未来

深圳城中村还会继续“消失”吗?

《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总体规划(2018-2025)》文件指出,深圳市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保留城市发展弹性,在特定时间内保留一定比例的城中村。

也就是说,深圳不再以“消灭”城中村来换取城市发展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新生

官方发文明确:

“租金不涨”、不会大拆大建

虽然城中村的大拆大建按下了暂停键

但住在城中村里的外来人员

却陷入了另一种担忧之中

  • 2023年2月的最后一天,深圳市宣布,2023-2025年,全市将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不少于46万套(间)、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 同时,深圳市住房建设局还发布了《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重点指引》,国企安居微棠的成立拉开了城中村规模化改造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官网通知

住在“村”子里的人们担心

改造后城中村的房租会不会更贵?

城中村未来的命运

始终是居民们心中牵肠挂肚的问题

7月21日晚,国常会重磅消息,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租金不涨”原则、不会大拆大建

保障性住房建设更规范、更清洁、更宜居的城中村住房,让收入不高的新市民、青年人“租得到”“租得起”“住得好”,不仅能保持租金的相对低廉、保留烟火气,而且能为来深漂泊者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宜居的“归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怎么变,我希望城中村一直都在,只是要以更好的方式延续下去。”沈叶灵表示。

换了工作后,住在笋岗村的沈叶灵在一个周末回到了白石洲,正在旧改的白石洲内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在拆除,医院正常运营,残缺破旧的空房堆里夹着鲜亮的沙河小学,社区的便民栏里还张贴着房东直租。

“相比以前几百块的租金,这里的房子还是涨价了,我现在住的是改造后的城中村长租公寓,每个月要加租两百元,1500住得挺舒服的。”她抬头望向蔚蓝辽阔的天空,说道。

小产权房 毕竟不像 商品房 那样编制,楼盘数据没有那么公开透明,因此一手,二手楼盘咨询较为空白,列入你咨询的中介没有接这个楼盘,那么你根本无法知道,而因此措施最适合自己楼盘,对此笔者创立一个公众号《请叫我小婷》深圳,东莞唯一一个提供小产权房咨询和百分之90房源的公众号,期待您的关注。

你刚来深圳的时候住在哪里?

你与城中村有什么样的故事?

对于城中村的未来

你有什么样的建议与期待?

来评论区跟大家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