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这样说道:本文于2016年未发布,反响热烈,至2024年春节韩不言孙婿张涛先生在兰州联系到我,志同道合有缘相聚,追忆愐怀先辈艺术精神,感谢《自原其说》刊发纪念其祖父文章,同时指出文中存在不准确信息,故修订重发,以正勘误。

《兰州画坛轶事》第五章之七无言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言1955年从北京举家移民到宁夏农村当了农民,刚开始是大集体,跟着农民学种地,俩口子拼命干活,生活还混得过去。干了几年、农村搞合作社记工分,按工分分粮食,两口子到底不是农民,这下成了南郭先生,分的粮食总是不够吃。下面还有几个孩子,这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就给上面写信反映困难,讲自己是齐白石的弟子,北京京华艺专毕业,有文化会画画,希望为社会多做些贡献。信写了很多,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期间他也给齐白石写信,诉说自己的困境,向师傅求助。白石老人对这位特殊弟子很是牵挂,在北京找到一次机会向甘肃省长邓宝珊反映了相关情况,希望关注一下自己这位流落西北的弟子。过了好久,总算有了回音,生产队通知他到县里去拿介绍信,去兰州报到参加工作。他举家又迁居兰州,被安排在甘肃省美术服务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个聋哑人,学的又是传统美术,擅长画花鸟鱼虫。美术服务社是商业单位,设计商标、画广告、做模型、搞宣传,这些实用美工业务并非他擅长,只能打杂混日子。认识我后,两人谈得来就常来往。我白天上班忙,他就晚上、星期天来。冬天天黑,他又高度近视,他女儿就来领他回家。

我们两人用笔交谈,我从他处了解很多齐白石、李苦禅等北京画界的情况。有时他也画画,多是齐门传承的鱼虾螃蟹、白菜萝卜之类,他珍藏有一些早期画的得意之作,画的很生动,笔意也不错,上有白石老人的题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来找我,拉着我就往新华书店走,似乎有急事,到了那里才明白,柜台里有出售的齐白石画片。他向售货员指着画片要过来,拿在手里,另一只手竖起大拇指向我示意,意思是让我买下,我买了两套送他一套,他如获至宝,拍打着我的肩膀高兴极了。

他邀我去他家,从床底下拉出一个手提大箱子。里面有二三十幅装裱好的字画,全是他的得意之作。画的多是萝卜、白菜、鱼虾之类,也有一幅用简笔淡墨粗线条画的一对白鹦鹉。开门的齐派笔墨画法。其中一些画上有齐白石的题跋,有的还写了几大串,可惜内容记不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箱子里还小心收藏着一张,长达两米、宽及五六十公分的加厚玉版宣纸,上有齐白石书“韩不言画展”五个篆字,挺拔刚健、极富神采。他当年在北平时就很有名气,经常在京津两地举办画展,这箱子作品是他办画展的精品珍藏,一直随他迁徙奔波。

他家中墙上挂一幅装裱好的山水镜片,是近代肖谦中的作品,颇具石涛画风。在以后交流中,我发现他对石涛、八大有很深的研究,据他讲,在公开出版的石涛画作中刊有张大千的伪作,他能分辨出来,他的鉴赏能力非同寻常。鉴定家、画家全凭一双火眼金睛。老天真会捉弄人,可他眼睛偏偏不好使,戴3000度的近视眼镜都不行,还要借助放大镜,可以想象,他要学点东西得比常人多付出多少努力。与他相处久了,发现他欣赏一幅画,从不远看结构布局与大面貌,当然看也看不清,而是一头贴在画面上,透过厚厚的眼镜片与放大镜,仔细观察画中局部的一笔一画,品味其中的功力韵味。书画的鉴定恰恰就重在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段时间他来告诉我,他调到省聋哑学校作教员。教了一段时间却很困难,原因是他眼睛不好,他打手语学生能看到,学生打手语他却看不清。教学任务繁重,因用眼过度他几近失明,教学工作难以为继,学校给他办了病退回家休养,一个月领二.三十元生活费,这点钱养活一家七口,生活着实艰难。

但他再也不为繁琐杂务所困,有了充裕的时间精研热爱的绘画艺术。他每天逛逛五泉山,养养金鱼,写写画画。画出得意之作,欣然独笑,从此两耳不闻天下事,过起了神仙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我到北京参观十大建筑时,顺便拜访了他家老宅,临行前他给我写了个在果子巷贾家胡同的门牌号。到了北京我住在东直门北新桥,向周围人打听都不知所在。好不容易才找到,在前门附近。他母亲住在一个小四合院里,老太太六十多岁,身体挺好,韩不言的老父亲还在世有退休工资,几个女儿在北京也都有工作,老太太生活条件还不错。

我向老人家介绍了韩不言在兰州的情况,老太太告诉我,韩不言小时候出腥红热耳朵聋了,除了下苦别无出路,就专攻画画。经人介绍拜见齐白石,先生看他聪明伶俐天赋很高收他作了入门弟子。他平时在家学画练习,画好了,拿去请先生指点,有时白石先生画画他就站在后边看。他母亲让我给韩不言带话,让他放心,她们母女身体都很好,日子也过得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韩不言来告诉我,他眼睛玻璃体浑浊,需要去北京医治,这是他离京八年后第一次返乡。他去拜访了师兄李苦禅,李先生还给了他二百块钱贴补家用。文革那几年我的生活也漂泊不定,与他失去了联系。我从永登水泥厂回来,生活与工作安定下来后去找他,他已不在原来居住的地方,不知所踪。过了两年他主动来找我,他明显老了,儿女都大了,女儿出嫁了,儿子在油嘴油泵厂工作,他们老两口和儿子一起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不言到北京医治病目,勉强保住右眼视力,但健康状况已不允许他再奏刀治印,被迫放弃钟爱的篆刻技艺,他为我刻过几方印章,弥足珍贵,放我案头,常用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革后。七十年代末,他创作了了一幅山水画《春到五泉山》。画面笔墨挥洒晕染、酣畅淋漓、点画精到、特征鲜明。所有熟悉五泉山的人,初见此画,都眼前一亮,倍感亲切有味,觉得此画抓住了五泉山之魂,是一幅表现五泉山的上乘佳作。体现了他对五泉山一草一木、山形水系的细致观察与高度概括,表达了他对五泉山的热爱与真挚情怀。

此画笔墨色彩明显运用了山水画家钱松喦山水写生笔法,与他以往的齐派画风截然不同,说明他临摹研习的范围很广泛。好就好在构图精妙,对实景取舍简要概括,章法布局精到、笔墨色彩恰到好处。

五泉山建筑宏伟繁杂、场面松散,章法布局是一大难题,处理不好会顾此失彼。画家画五泉山的很多,但少有佳作面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不言的《春到五泉山》,选择了山门前那棵人人熟悉的粗大茂密的白杨树,作为主景,用浓墨画出,几乎占去画面一半,非常醒目。在树的左下方不起眼的空间用淡墨勾画上九曲桥的池塘与小桥。在树左上方点画出爬山长廊、平台楼阁与立面山峰。整体画面概括地巧妙紧凑,远近高低层次分明,虚实相生、生动传神。一点一划内功深厚,毫无火躁之气。可见他之用心良苦。他的文人情趣在此画中得以充分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我见他总画虾蟹鱼鸟、萝卜白菜,七八十年代看到他集中创作的一批山水画,方识其山水画气象万千,笔意深邃,完全是一派大家风范,我对他更加钦佩。

韩不言身体条件十分特殊,生活自理尚有难度,但他对绘画艺术无限挚爱,身残志坚、下得了苦功。他研习临摹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肖谦中、钱松喦等前辈大师,均能入门上手,深入骨髓,且开拓创新画出自己的面貌,这种攀高求变,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八十年代,他走动不很方便,因此很少见面。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张贴的广告,《韩不言、高雪风书画表演》。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金城书画社组织的活动,组织者张仲礼是河南人,会写一种“字里套花”的美术字。此人很能折腾,五泉山、白塔山门口照快像的、街上卖印章文具的小货亭都是他开的,像今天街上常见的小报亭,在当时这应该算他的发明。他星期天在三中隔壁的秦安路小学安排好场地,用三轮车把韩不言、高雪风两位老先生接来,茶点招待,组织观众现场观看二位书画表演。期间韩不言来过我家一次,他说张仲礼让他画一百张画代售,他没有答应,说起此事,他直摇头也未解释其中缘由。谈及这段时间他与一位叫顾子惠的书法家往来密切,两人在篆书方面交流颇多,合作了一些作品。我们聊了一会,他应邀挥毫画了幅画,向我展示他近期的笔墨感悟,就告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我从甘报社的牟紫东那儿听说省政协准备吸收韩不言当政协委员,作为甘肃文化艺术界别的代表。牟紫东也是文化界的政协委员。

1990年我在街上碰到韩不言儿子韩兰生,得知他家搬到了甘肃省第一干休所。我按照地址去拜访了韩不言的新家,在干休所最后一排楼房的一楼,住三室一厅,带个小花园,花园里栽了牡丹花,屋子里养着他喜爱的金鱼,生活很惬意,他特意留我吃了晚饭,两位多年挚友就此别过,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担任政协委员的韩不言政务繁忙,拖着病体为甘肃文化事业辛苦操劳,笔耕不缀创作了一批经典传世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我在街上碰到韩不言夫人,得知他不久前去世了。我不胜稀噓,悲痛万分,想起他在世时给我画的几张画没有盖图章,就到他家请家属给我补盖了。

韩不言晚年收过一个弟子,同样是聋哑人,此人专攻画鱼,完全脱胎于韩不言画法,几达乱真,有一点明显区别,韩不言常画小鱼,此人却善画大鱼。骆石华曾为其治印一方“不言门下”,常见于其画作。近年来韩不言画作在兰州市场受追捧,流转的一些画作,常人很难分辨真假,但在行家眼中,韩不言绘画深厚的笔法功力,独到的气韵意境绝非他人能够模仿。

转发征集书中关联人物线索,还原兰州历史文化本真

《自原其说》讲述兰州人身边的故事

文章已于2024-02-25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