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一”东日本大地震十周年之际,有位台湾友人向我提出疑问,说他看过几篇日人感谢台湾捐款的文章,从头到尾谢谢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竟无只字片语提到当年的马英九,当时可是国民党执政,马在第一时间公开表态支援日本,他和周美青亲自打电呼吁捐款的镜头,记忆犹新。他还纳闷地问我“日本朋友感谢错对象了吧?”另一位亲蓝媒体人也替马抱不平地说“日本好像误解马英九了”。

从结论来讲,一般日人对马不熟悉,比较无感,但亲台圈的日人情感上敌视马,在如此脉络下,日方忽略马,甚至刻意忽视马也不奇怪。其实日本亲台人士和马一向都处于格格不入的关系。马个人可能不善于讲出让日方感到窝心的话,也许没做到日方认为台方应有的“礼数”;尽管如此,除了钓鱼岛等议题外,马个人没有特别排斥过日本,但日方一直忌惮马的认同倾向,马有着传统法统概念与中华情怀,很自然地将自己视为中国人,因此刁难他这个认同本来是毫无意义的。不过亲台日人对马的经历和言行(参加过保钓运动、积极促进两岸关系等)总感到不安。

回顾过去,2007年秋天马访日期间,一些日本人到处“呛马”试图干扰马的行程。马第一次选举之际,当时日本驻台代表半公开的鼓吹“不可以让他当选”云云的说法。马当选之后,2012年签订“台日渔业协定”之际,日本大媒体的部分驻台记者私底下透露“因为不喜欢马,等政党轮替后再签”等言论。这些不友善的点点滴滴,马和他们周边的人当然看在眼里,似乎很难对日本产生好感。

马任内多次表达对日本的友谊,仍难获得日方的青睐,由此看得出来,日方与马之间的不愉快,基本上都不是马造成的,也不是据于日方的“误解”,而是日方的傲慢和无知,以及病态般的偏见所制造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方所期待的“亲近”是什么情况?2016年1月蔡英文当选之际,日媒齐声欢迎。那时正值马快要卸任,台湾与日本发生渔业纠纷,日方高调谴责台湾,此时日方对蔡的期待最高。日方似乎有“反正马将下台,蔡上台以后一切都好办”的感受。

有趣的是,台湾与日本关系有实际升格和变化的,就是台方有隐形筹码的马时代,而不是在日本发生什么事便立刻发推表态的蔡时代(据我所知,包括菲律宾等在内其他更贫穷的邻邦发生什么灾难,蔡好像很少发推文表达关心,这种居心和态度或可仔细分析)。也许部分日人太习惯了台方的卑躬屈膝表演。台湾居民因有复杂的历史因素,对日本的表面情感还不差,不过多半是停留在消费与商业投机的心态,日方最好牢记台人本位主义很强,他们过度示好当然有其目的,条件和环境变了,瞬间就变脸的。

战后一般日人对台湾兴趣本来一向都不高,这二十年来,对台湾感到亲近感的,甚至对台湾有一种期待的人增加的背后,实与日本社会情绪的变化有关。20世纪末以来日本经济持续衰退,刚好此时开始面对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整个日本社会弥漫着严重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丧失自信的日人极需要外来的肯定。

此时,不挑战日本的台湾,成为日方各层人士情绪上寄托期望的对象。在这样的氛围下,对台事务感兴趣的一群日人,对台湾有着一股不寻常的亲近感和认同,他们或许对台湾充满善意和热情,但其思维却是基于台湾顺从日本的结构下产生的,因此自然而然地缺乏对台湾地区应有的敬意,加上他们的自负,不自觉地流露对台湾下指导棋的傲慢。

对这些人来说,马不能帮他们,因此马是不可爱的。马当家时,他们不敢公开反马,但私底下尽说坏话,加上潜意识里并不将台湾视为平起平坐的朋友,因此对中国大陆不敢说的话,对台湾却敢说出来。鲁迅曾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英九是面照出部分亲台日人乡愿本质的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