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爱新觉罗·溥仪是数百位皇帝中十分特殊的一位,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他摆过皇帝该有的所有威风,但却没有皇帝的一点尊严。很多人都不把他当皇帝,而只把他当成一只随意摆弄的木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8年,清朝第九位皇帝光绪帝深感国家腐败,于是下了一封诏书,带领着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此举获得了一时的成功,但却遭到了以西太后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于是,慈禧发动了政变,将光绪帝软禁在了故宫西侧的瀛台,“戊戌变法”到此结束。

光绪被软禁以后,得了重病,身体每况愈下。慈禧想要另立一个任自己摆布的皇帝,大臣们提议立“大阿哥”溥㑺,而慈禧却把目光放在了“醇亲王”载沣的长子——爱新觉罗·溥仪的身上。

于是在1908年12月2日,年仅三岁的溥仪在太和殿登基,史称“宣统皇帝”。而光绪帝和慈禧也在半月前的11月14日和11月15日分别去世了。

慈禧的生命结束了,但后宫涉权的时代还没有完全结束。据溥仪回忆,当时有一位隆裕太后,虽没有垂帘听政,但在重要政务仍有听报告和裁夺之权。好在隆裕太后没有慈禧那样的野心,只是单纯的喜欢享受奢华生活而已,国家大权实际上主要都在溥仪的父亲载沣手上,这已是国家政事不幸中的万幸。

而溥仪的“被摆布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他回忆说:“我就在这座“毁人炉”式的皇帝宝座上,把历代专制帝王所摆过的最高统治者的威风,都耍弄过,历代君王所享受过的吃人肉喝人血的骄奢安逸寄生生活,我也尝受过。就是在这种有形无形的腐蚀剂中,我一步一步地僵冷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良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出生在醇王府,在那种皇室家庭里,“皇室家规”和“满清国法”错综在一起,每天都发生着许多不近人情的离奇现象。

举个例子:在醇王府里有一种叫做“抚育分配率”的规矩,即每个孩子都要按照顺序给一位特定的长辈抚养。比如第一个孩子给祖母养,第二个孩子给母亲养,而不是所有长辈共同养育着所有孩子。另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小势力圈子,其中包括专门的奶妈、保姆等人。玩具日用品等不得互用,各个小圈内另起炉灶,不能在一起吃。

所以,大家虽然都住在同一个府里,但生活却是完全分开的,互不侵犯。在那样的环境下,溥仪和大部分的家庭成员都没有什么亲近可言。进宫即位后,太监们对小皇帝的言听计从过度宠溺,也造就了溥仪从小性格上的一些缺陷。再加上溥仪也是很少能见到母亲、弟弟等人,对于那时的溥仪来说,奶妈王二嫫就是他唯一的依赖。

奶妈王二嫫的出身非常穷苦,一路逃难到北京,为了养活家人,才进了醇王府当奶妈。她是唯一一个跟着溥仪一起进宫的人,每天都陪着他,给他喂哺,哄他入睡。

奶妈生性善良,脾气也温和。每当有小太监受到溥仪捉弄(如被要求吃掉掺了铁砂的蛋糕)时,太监们都会向奶妈求救。奶妈这时就会上来耐心地跟溥仪讲道理。说:“太监也是人,也像他一样,受伤了会疼、会生病。”于是年幼的溥仪心中便慢慢保留了一点人性的美好。

溥仪太过依赖奶妈,9岁时还不肯断奶,直到太妃们将奶妈赶出宫去。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离不开奶妈。在宫中,一切都那么冷漠,只有奶妈王二嫫对他是真正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