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记得一个经典场景,师徒四人在通天河受阻,一只老鼋出现,主动提出帮助他们过河。

将他们送上岸#深度好文计划#之后,老鼋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唐僧见如来佛祖的时候,能够帮忙问一下他啥时候能修成人形。

但是唐僧却把这件事情忘记了,气的老鼋把他们师徒四人掀翻在通天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出家人不打狂语,唐僧真的忘记帮老鼋问前途了吗?其实跟唐僧在灵山受封时如来跟他说的话有很大关系。

一、老鼋:大圣,我是来报恩的

通天河乃第38难,全程有800里宽,相当于七个北京到天津的距离了,所以那么远的距离是没有办法游过去的。

渡河对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很简单,他们只要飞过去就好了,但是唐僧不会飞行,那他该怎么过去呢?

他们也不是没考虑过,让三个徒弟其中一个人背着唐僧飞行,但是唐僧是肉体凡胎,飞行这种法术一个人施展比较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身上多了一个肉体凡胎的凡人,就好比背了一座山,就连孙悟空都没有办法被唐僧飞过去。

这也恰恰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专门为唐僧师徒四人设置的关卡,也就是所谓的38难。

在这时突然出现一个老鼋,提出来要驮师徒四人度过这800里波通汹涌的通天河。

这时孙悟空非常警觉,他立马举起了金箍棒说,老鼋,你是不是别有用心?看老孙一棒子打死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鼋听了非常害怕,又觉得自己很冤忙,跟孙大圣解释说自己是诚心实意来报恩的。

请对方不要如此鄙视他,孙悟空只觉得这个老鼋在说瞎话,没声好气的问他,我对你有什么恩?

这就要讲到《西游记》第47回了。当时师徒四人在路过通天河的时候,由于被宽阔的河面挡住了去路,所以只能选择暂住在河边的陈家庄。

家中有一个妖怪叫做灵感大王,平常就住在通天河中,只要出来就横行霸道,还得吃几个童男童女,村民们苦不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没有法力对付他,只能任由着灵感大王到处行恶作乱。

孙悟空是一个非常讲义气、喜欢拔刀相助的猴,看到村民被害惨之后,他决定把这个灵感大王降服,使其咋也不能祸害老百姓。

但是这个灵感大王也非常厉害,孙悟空跟他打了好几次,都没能将其降服。

不得已孙悟空只能上天找外援,后来他求助了观音菩萨,总算把这个妖怪收服了。

原来灵感大王是观音养大的一只鲤鱼,成精之后偷偷从天上跑到通天河,还把通天河原先的住民老鼋给挤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主动站到唐僧师徒四人面前,说他可以驮他们四人过去的老鼋。

这时孙悟空才总算相信老鼋是真的想要报恩,于是就同意让老鼋驮他们过河,不过老鼋还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在临别之际,老鼋向唐僧求助了,希望他见到如来佛祖的时候可以帮忙问一下我什么时候能修得人身。

现在我已经修了1300年了,会说人话,但是依旧难脱本壳。

这对于唐僧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于是唐僧就满口答应了,但是他却食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师徒四人掀翻在通天河

后来,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取到了真经,并踏上了返回东土大唐的路途。

不过,他们再一次遇见了通天河,怎么渡过去又是问题。这时老鼋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想要再次帮助他们渡河。

正在渡河的过程中,老鼋突然想起来什么,就询问唐僧是否跟佛祖询问了自己什么时候能修得人身。

然而唐僧竟然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然后唐僧就支支吾吾地说不来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老鼋离开就懂了,唐僧根本没问!

老鼋非常生气,他沉默了片刻,巨大的身躯在水面上翻涌,然后把师徒四人和经书还有他们的行李全部都掀翻在了通天河中。

人掉进去不要紧,重要的是那些珍贵的经书。

虽然孙悟空最快速度的试图拯救那些金属和行李,但是还是有部分经书被河水打湿了,字迹都模糊不堪。

唐僧渡的通天河是第38难,他一共需要渡完81难才能取到真经,而每一次渡劫都是出虎口入狼口的惊险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第40回的时候遇上通天河老鼋,第98回的时候才能取上西天真经,这其中隔了很多个春夏秋冬,还掺和了女儿国国王的一段感情。

所以很多人也觉得唐僧他忘记了老龟的嘱托,也是情有可原,毕竟隔的时间太长了。

但是老鼋却也太有心机了,他先是把师徒四人拖到河中央之后再询问,不开心就把人家掀翻在了通天河里,行李和经书就全部被打湿了,唐僧还差不点淹死。

三、为何唐僧没替老鼋问前途?

都说出家人不打狂语,唐僧曾经答应过通天河的老鼋,说见到如来的第一面,就帮这只老鼋询问何时能修炼成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唐僧真的是因为太忙了,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吗?

书中曾经写过唐僧,到了西天之后就是忙着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流程,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

加上唐僧是一个没有什么歪心思的人,一心只想着取经,所以便忘记了去问。

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唐僧并没有忘记帮老鼋问问题,只不过他不愿意问罢了。

是因为老鼋问的问题太没水平了吗?唐僧不愿意在众神面前为一个这种低端的话题,搞不好还会遭到其他神仙的嘲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这样的,如果老鼋的问题真的很没有水平,唐僧当时就不会满口答应。

而且这个问题跟唐僧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一个帮助问问题的。

即便嘲笑也只会嘲笑这只老鼋,不会嘲笑唐僧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其实我们从如来佛祖对唐僧讲的话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内容。

书中写道,在100回的时候,唐僧和师徒四人来到了灵山,如来论功行赏,要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还说唐僧在前世原本是我的二徒弟,叫金蝉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讲授佛法的时候,金蝉子在开小差轻慢佛法,所以就被我贬下了凡间。

唐僧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听到了如来佛祖这样说,自然不会再提到老鼋的前途方面。

毕竟这是取经大业完成,灵山众神齐聚堂的重要时刻,他的思维需要紧跟如来佛祖,而不是突然间转了个弯,扯到老鼋的前途问题。

本来前世就被人说“三心二意”,这一世搞不好还要说成“三心二意”。而且如来佛祖,还会怀疑你跟这个老鼋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收了他什么好处,唐僧为了避免麻烦,所以只能避免帮老鼋问前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有人分析还有另外一层原因,他们与老鼋之所以认识,是因为灵感大王。

如果不是孙悟空去天上找了帮手观音菩萨,把灵感大王给收服了,然后帮助老鼋把家给夺回来了,就不会和老鼋认识。

老鼋更不会为了感谢他们,主动提出要将他们驮过通天河。如果唐僧真的向如来佛祖问,老龟什么时候能修成人形的话。

如来佛祖肯定是让唐僧把他们相识的前因后果都讲清楚的,所以观音菩萨收服灵感大王的事情也会被说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灵感大王,可是观音菩萨养的宠物,而且原著中也写道,观音菩萨在收服灵感大王的时候非常紧张,甚至连梳妆打扮都没有,就急忙收服了。

所以灵感大王并不是观音菩萨故意安排的磨难,说不定是自己偷跑出来的。

那么如来肯定会知道灵感大王在下界作乱的事情,说不定还会惩罚他。但是这样一来,力保爱宠的观音就不高兴了。

所以唐僧宁可得罪老鼋,他也不敢得罪观音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老鼋也许有苦衷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一个疑惑,老鼋为何如此报复师徒四人呢?

毕竟他们也仅仅是没有帮他问一个问题罢了,就好比对于一个人,你家的房子被人抢了,你的恩人帮你夺了回来。

你非常感谢你的恩人主动提出可以开船捎他们一顿,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在分别的时候,你跟恩人说能不能帮我捎个口信,解决一个我困惑很久的问题,恩人说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工作繁忙的恩人在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件事情忘记了,你就能气的把他扔在河里吗?

好像说不过去,而且从老鼋主动托师徒四人渡河的时候,就说明它并非一个不懂感恩的人。

所以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老鼋也是迫不得已,也许是来自于灵山和观音的秘密口信。

让他作为最后一难,填补唐僧师徒九九八十一难,所以老鼋也只能当一回小人,把师徒四人丢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他们取来的大藏经都泡了水,只能晾晒。

唐僧在受经书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块留在了石头上,大藏经就残缺了,可给唐僧心疼坏了。

但是孙悟空却非常乐观,说经文不能十全十美,残破也是天意。

这不就是升华主题了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古难全。

结语

唐僧遭遇的最后一劫虽无生死之忧,但心理战也同样考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僧在面对经书残缺和经书打湿的情况下,内心是非常痛苦而挣扎的,毕竟这是自己千里迢迢取来的真经,他当然很肉疼。

所以你觉得唐僧为什么没有提老鼋的前途,老鼋真的是因为上层命令不敢不从吗?

还是因为小鸡肚肠想要报复师徒四人的,请将你的想法留在下面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