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岳飞抗金,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南宋朝廷,便从此是主和派的天下。

这边,宋室君臣西湖歌舞,日日不休;那边,金帝完颜亮,却在暗暗招兵买马,大造战船。

自绍兴九年开始,金将完颜宗弼,数度发兵南侵,均被宋将李显忠率部击退。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亲率数十万大军,渡淮河,大举进犯淮西一带,大敌当前的宋高宗,不得不起用已经六十三岁的老将刘锜镇守扬州,抵御金兵。

其时刘锜老且病,身体极度虚弱,不得已,又把军权交给副帅王权。

没成想,这淮西守臣王权,是软蛋一枚,视金兵如虎狼,最后被逼着上了战场,与金兵甫一交战失利,竟置淮西于不顾,率一万八千败卒一战而逃,一直逃至南京采石矶附近。

高宗闻讯大怒,直接罢了王权的官,再派老将李显忠代之。就在王权已被罢官,李显忠还在赴任的路上,这个三军无人管的重要节点,被南宋朝廷派往前线犒师的一个文官,时任参谋军事的一介儒生,最终在采石矶,面对金兵已经在做渡江准备,大军即将压境的危险关头,毅然接过三军主帅大任,率一万八千余众,与后来渡江而过的十五万金军,大战于采石矶,最终以少胜多,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保住了南宋的百年江山,被毛主席誉为“千古一人”。

这个人就是后来官至左丞相的南宋名相虞允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虞允文,今天的读者比较陌生,他是晚于岳飞,早于韩侂胄的抗金名将,他还是唐朝名臣虞世南的后人。

他的父亲虞祺,是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博士,出身书香门第的虞允文,六岁诵《九经》,七岁下笔成文,长大后也因为父亲的关系,早早入了仕途。

但是当时的朝廷正是秦桧当权,出身蜀地的虞允文,不被重用,所以当了官的虞允文,也是郁郁不得志。

虞允文37岁那年,母亲去世,母子感情深厚,又身为孝子的他,痛哭逾于常情,“夕号哭于墓侧”,以致“形销骨立”。

母亲去世后,担心挂念父亲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的他,七年不愿升官,晨昏相伴老父左右,直至七年后的绍兴二十三年,父亲去世,他才应试中进士,授彭州通判。

那一年,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两年后的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虞允文才真正迎来他仕途的春天。

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中书舍人赵逵,首先向宋高宗推荐了他。

接下来,在高宗亲自面试时,虞允文从文章、言谈、政事等方面的宏谈巨论和真知灼见,直接把高宗给镇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人四十一枝花,何况本就容貌雄伟、高大帅气、颜值在线的虞允文,自然在面试时,更给自己争取到了最高印象分,一番成功出色的面试后,高宗很满意,虞允文被授为秘书丞,后来又累官至礼部郎官。

绍兴二十九年六月,朝廷派大臣王纶出使金国,被打怕了南宋,此次出使,意在坚固盟约,长修两国之好。

九月,出使归来的王纶,对高宗说,金国对他们使者一行,恭敬礼遇的不得了,也乖得不得了,我们从此可以高枕无忧、自在逍遥了,于是众臣皆贺:

邻国恭顺和好,皆陛下威德所致。

然后君臣一齐“置边备不问”,一味高乐去了,却怎知,当时的金帝完颜亮,早已密谋南下,表面上装作乖巧听话,不过是要麻痹对方,虚晃一枪。

此时,头脑清醒、慧眼独具的虞允文,于绍兴三十年正月,上书高宗,一针见血指出:

金必败盟,愿诏大臣豫思备御。

高宗听了虞允文的话后,也不大放心,于是又在这年十月,再派虞允文出使金国,探听虚实。

这一次,虞允文出使金国,看到金人正在日夜打造战船,大规模运输粮草,就知道自己的推测,完全正确,不免暗自灼急。

辞别之际,完颜亮更是直言不讳向虞允文道:

我将看花洛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允文听罢,不免又是心下凛然一惊。快马加鞭匆匆赶回南宋朝廷的他,立即将自己在金国的所见所闻,及完颜亮觊觎南宋江山之心,和盘托出,同时建议高宗,应立即加强淮海一带的军事防备。

果不其然,一年后的绍兴三十一年十月,撕下和平共处面具的完颜亮,自涡口渡淮河,直奔淮东、淮西处宋军,数十万大军汹汹而来。

大军压境,宋高宗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直接跑路,他想再度“浮海避虏”,后来被虞允文等主战派大臣合力劝住,这才决定起用,当时已经六十三岁,曾协助过岳飞北伐的老将刘锜,任江淮、浙西制置使,镇守扬州,抵御金兵,虞允文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负责协助前线抗敌事。

这一年,虞允文已经五十一岁了。

当时的刘锜老且病,饭都吃不了,只能喝粥,除了在皂角林一带小胜金兵外,身体已极度虚弱的他,不得不把兵权交给副帅王权。哪知王权畏金兵如虎狼,不战自溃,率部逃至采石矶一带后,被免官罢职的他,丢下残兵败将一万八千余人,偷偷潜回江南逃命去了。

王权已逃,朝廷再派的大将李显忠还在赴任的途中,此时,金兵却又在对岸虎视眈眈、磨刀霍霍,虞允文就在这千钧一发、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来到采石矶,前来犒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满满数十车好酒好肉,刚到采石的虞允文,看到阵前兵士,心都凉了,这哪里是大敌当前的作战军队,分明是一群毫无战斗力和危机意识的乌合之众啊:

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权败兵也。

忧国忧民心似油煎的虞允文,看到如此让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当即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他决定,在李显忠到来之前,把这一万八千余众残兵败将发动起来,与大敌将至的金兵,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否则,一旦金兵渡江突至,面对这般群龙无首、自由散漫的军队,一定势如破竹。

一旦金兵渡江南下,长驱直入,那将给南宋带来灭顶之灾。于是虞允文临危受命,振臂一呼,对众兵士晓以忠义大道,社稷安危,众兵士倒也给力,齐声道:

今既有主,请死战。

打仗,光靠热情激情和不怕死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胆识和谋略。

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虞允文突出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将战船一分为五,东西各一支,中流一支,又将另两支,藏于港口,暗伏精兵,严阵以待。

与渡江而过的金兵甫一交战,虞允文先令弱小兵力打头阵,示敌以弱,一路所向披靡的完颜亮,果然上当,他一声令下,率数百战舰,倾巢而出,直逼南岸而来。

眼见敌军中计,虞允文立即命令埋伏在暗处,整饬有序的海鳅船队,飞驰而出,或整或散,忽左忽右,将金兵齐整战船冲得七零八落,不成队形,复趁金兵战船杂然无序之际,又令东西战船,大放霹雳炮,其声如雷,炮起火发,烧毁敌方战船,复散作烟雾,江面之上,犹如大雾漫天,人物不相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此之时,埋伏暗处的南宋精兵,发一声喊,犹如从天而降,人人奋力杀敌,将金兵围追堵截,逼至南岸,进退不得。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金兵且战且退,死伤惨重。

正这时,从光州前线败退的一队宋军,恰好经过采石矶,虞允文立即命令他们,趁着夜色,埋伏在山石之后,摇旗击鼓呐喊,金兵听到岸边的喊杀之声,误以为南宋援军又至,于是更加慌乱惊惶,也不打了,只顾逃命,宋军趁势追击,此一战,共歼敌四千余人,大胜而归。

第二日,不甘心失败的完颜亮,又令金兵于凌晨时分,暗自伏击宋军,没想到虞允文早就料到,在杨林渡口处,早已安排下两处伏兵,待金兵潜至渡口处,上下游宋军,前后夹击,来个瓮中捉鳖,将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数百战船被烧毁殆尽。

此一战,彻底挫了完颜亮的泼天锐气傲气霸气,他灰溜溜从采石矶撤退,又率军退至扬州。

虞允文料定金军必将在瓜洲处渡江,于是联合后来到达采石矶的李显忠,率一万六千余众,于十一月十六日奔赴京口。

随后,宋军多部也陆续到达京口处,总兵力达到二十万。

就在完颜亮败退逃亡途中,还有更不幸的消息传来,那就是这年的十一月二日,趁完颜亮南征之际,其从弟完颜雍已被拥立为帝。

眼见进退无路的完颜亮,决定孤注一掷,他命令所有将士,三日内必须渡江,否则全部处死,结果却激怒众将士,导致兵变,十一月二十七日,完颜亮最终被众将士合谋缢杀。

完颜亮死后,金兵退军三十里,并遣使主动与南宋议和。

完颜雍即位之后,开始推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从此开启了与南宋长达四十多年和平共处的黄金岁月,而虞允文也因此采石一战,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极高声誉,后在南宋朝廷,出将入相近二十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允文两任四川宣抚使的时候,让四川经济发展、军政一新,川蜀大治。

宋孝宗即位后,多次催促虞允文出师北伐,收复中原,他却每次都以准备不足为由,拒绝出师,搞得孝宗很不爽,以致于淳熙元年,虞允文积劳成疾,因病去世时,孝宗一反常规,对他不赠官不赐谥,直到后来孝宗亲临蜀地检阅军队,看到一川将士,无不少壮勇武、人强马壮,方才醒悟一向老成持重的虞允文,日日夜夜都把北伐大业牢记心上,夙兴夜寐,操练军队。只因他深知北伐大事,非同儿戏,轻率不得,他口内的准备不足,是真的准备不足,绝非搪塞敷衍之辞。

孝宗在无限感佩之下,立即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忠肃。

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是在历史进程中的某个重要时间节点,某些关键、重要人物,又确实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或进程,就比如若没有虞允文的这采石一战,一任完颜亮大军长驱直入,南宋是否还会有后来的百年江山,真的很难说,两宋的历史,或许从此就要改写。

而当此国难之际,虞允文,一介儒生,临危受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才使得南宋朝廷,得以续命百年,所以毛主席后来在读《续通鉴纪事本末》批语里,对其壮举由衷大赞道:

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若当初他采石犒师,一走了之,又何来后来的万世威名,何来南宋的百年江山?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如虞允文这般,在屈指可数稍纵即逝的宝贵人生机遇到来之时,都能放下顾虑,勇敢放手一搏,去赢得属于自己人生的鲜花和掌声。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