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

扬州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人山人海的情景

更是让网友纷纷表示

“这是来了有一亿人吧”

据大数据显示,扬州“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约548万人次。市外游客占比超7成,城市度假成为热潮,文化街区人气爆棚,“微笑扬州”服务升级,惠民举措倍受好评,多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入选携程“十大三四线热门目的地”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 1

旅游大数据

热门景区Top5

东 关 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瘦 西 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河三湾风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 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 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外游客Top5

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河南

省内游客Top5

南京、泰州、淮安、苏州、南通

文旅市场情况

0 1

业态多,城市度假成为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一”假期,众多游客选择城市度假,沉浸式体验扬州文化。在东关街、运河三湾等地,市文广旅局组织国潮爱好者身着汉服、唐装等传统服饰,开展古风巡游活动,为游客带来舞蹈、快闪等表演。东关街推出“月下东关”非遗文创市集等活动,日均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广陵有盐街区加大文创、非遗、美食等业态布局,吸引年轻游客争相打卡。全域旅游公司新开通北护城河水上游览线,推出“游船+酒店+餐饮+景点”等组合产品,受到游客欢迎,累计15万人次乘船游扬州。

0 2

场景多,夜间经济供需两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持续做好“夜游、夜演、夜市”文章。全面启动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月华流照·古韵个园、何园“寄啸风华”三大主题夜游,唐诗、光影、演艺、亲子、非遗等元素相融合,吸引1.5万名游客夜间游园。推出瘦西湖夜市、虹桥坊文创非遗等夜市活动,融合餐饮、演艺、娱乐等元素,丰富游客夜游体验。在东关街、皮市街等街区开展驻唱演出活动,“芍药园子”等小剧场演出轮番上演,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 开票即售罄,不断释放夜间消费活力。

0 3

创意足,文博场馆热度空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期逛文博场馆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扬州双博馆、隋炀帝陵遗址公园多家文博场馆延时开放1小时,近千名文博志愿者开展免费志愿讲解服务。大运河博物馆推出“穿悠悠运河 探湿地趣事”等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日均2万人入馆参观,成为现象级文化名片。市文化馆推出“庆五一”戏曲票友惠民演出,受到戏曲爱好者欢迎。朱自清纪念馆、史可法纪念馆等场馆游客量同比增长151%、137%,成为网红博物馆。

0 4

玩法多,县域旅游全面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文广旅局推出 “乡”约好地方主题活动,串联枣林湾、沙头、沿湖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路线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高邮推出国风邮乐会,国风卖货郎挑花郎游街、NPC表演、拓印文创扇等活动精彩上演。江都丁伙举办“花朝主题月”,以花为媒,推出汉服游园、露营团建、亲子研学等活动。邗江推出北湖风筝大会,穿插歌手驻唱表演、风筝DIY、漆扇体验等活动,吸引2万名游客观光打卡。生态科技新城推出棠梨湾露营、河岛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骑行、帆船、看展览。

0 5

诚意足,“微笑扬州”火爆出圈

假日期间,“微笑扬州”旅游志愿者在全市设置76个旅游志愿服务点,1500名志愿者向游客提供线路指引、景点推荐、文明旅游劝导等常态化服务。在瘦西湖等6个点位推出定点定时公益讲解,在高铁站、火车站等地为游客带来扬州杖头木偶、扬州清曲等非遗节目展演,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扬州的历史文化和景点特色。推出国潮非遗市集,增加雕版印刷、非遗漆扇等互动体验,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驻点扬州公交车线路,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购等各类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06

氛围浓,《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全国各地旅游市场再“升温”,其中扬州瘦西湖入镜。5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节目报道扬州文博场馆在应对游客高峰时,通过一些新形式和新举措,吸引游客前来打卡。5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以《特色活动多姿多彩 尽享假日快乐时光》为题,介绍了在江苏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人们欣赏扬州清曲、杖头木偶等非遗表演,体验鸭蛋粉制作。此外,扬州市政府食堂对游客开放、42个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免费开放、外地游客凭身份证免费乘坐市区公交等一系列惠民举措,获得各级媒体持续关注报道。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