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说到古时太监,受影视剧影响,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都是坏人恶人。血红的嘴唇,夸张翘起的兰花指,还有如剃须刀片一样尖锐的声音,一声一声,都如碎剐人肉般,让人心惊肉跳、魂分魄散。

仅存的给我们留下好印象的太监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造纸的蔡伦,一个是下西洋的郑和。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唐朝的太监,他与高力士齐名,除了生性狠毒残忍的缺点外,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南征北战,为盛唐安邦定土,立下赫赫战功,倒值得大书特书,所以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宦者系列传记中,他都排在第一位

他就是唐朝宦官杨思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杨思勗的童年,实在是一部不堪回首的家族血泪史。

他本出身名门,父亲是岭南罗州少数民族首领苏历,母亲陈氏是雷州少数民族首领陈玄之女,他本人是正宗的罗州王子。

杨思勗六岁那年,苏家惨遭灭门之祸,父亲苏历的罗州土著王朝,也随之灭亡,六岁的杨思勗,虽未罹难,却年幼被阉,流落京城为奴,后被宦官杨氏收养,故改姓杨。

全家残忍被杀血腥屠戮的惨烈场景,在六岁的杨思勗心上,留下了终生无法抹去的深刻印记,凶残好杀的种子,或许就在那时,如罂粟一般,在他内心深处幽深暗黑的隐秘角落,以血为露,以肉为土,悄悄发芽生长,最终如火如荼。

被杨氏收养后的杨思勗从此改姓杨,后来便在内侍省当差。

杨思勗的真正发迹,要等到他五十岁以后。他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型,好在他最终寿至八十七岁,所以即使到了知天命之年,也还是等得起的。

他的发迹,是因为当时的太子李重俊兵变事件。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第三子。武则天被迫退位,成功复位的唐中宗,于神龙二年,立李重俊为皇太子。

因为不是当时把持朝政的韦后所生,所以这李太子经常受到韦后的无端猜忌和安乐公主的侮辱迫害,他的太子之位也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忍无可忍的李重俊决定先下手为强,于神龙三年,他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矫诏发兵,先是诛杀与韦后沆瀣一气的武三思父子,然后,又率兵入宫,搜捕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等人。

正当大将李多祚等人率兵赶到玄武门时,韦后、安乐公主等人,也哭哭啼啼拉着李显来到玄武门,同时急召左羽林将军刘仁景等人,在城楼下列阵防守。

当此危急关头,一向孔武有力、残忍好杀,时已官至右监门卫将军的杨思勖,正在中宗左右护驾。他立即向中宗请命,要求带兵出击。

来至城下,他一马当先,擒贼擒王,当即抽刀斩杀了李多祚的女婿,时任羽林中郎将的野呼利,众羽林军一下慌了手脚,竟纷纷作鸟兽散。轰轰烈烈的兵变,最终落了个虎头蛇尾。

后来,李多祚等人,被乱军斩杀,太子李重俊则在逃往终南山的路上,被随从杀害。

因平定兵变,护驾有功,杨思勗官升内侍监,后来他又与日后的唐玄宗李隆基,关系甚好

三年后,唐中宗被韦后毒死,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再次发动政变,将韦后等人杀死,拥戴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在这一次李隆基发动的政变中,对兵变轻车熟路又残忍好杀的杨思勗,再次立下汗马功劳,官升右监门卫将军。

两年后的先天元年,李旦禅位给了李隆基,从此开启了大唐的开元盛世,而一向与李隆基关系很铁的杨思勗,也迎来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巅峰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十年,安南蛮夷首领梅叔鸾起兵反唐。这梅叔鸾体格健壮,一身腱子肉,身体黝黑,所以自称黑帝。他还纠结了林邑、真腊、金邻等小国,举三十二州之众,对外号称有四十万大军,占据海南,攻陷安南府,雄霸一方。

其时早已是玄宗心腹大将的杨思勗,立即向玄宗请求前去征讨。在岭南一带,杨思勗招募当地少数民族子弟十多万人,组成浩浩荡荡的讨伐大军,和当时的安南都护府大都护光楚客一道,从合浦处的沿海一带,随山开道,遇水辟路,秘密进军。

那边毫无迎战准备的梅叔鸾,面对唐朝突然降临的数十万大军,一时之间竟慌乱的手足无措,这时,一惯凶狠好杀的杨思勗再次发挥他的特长,率领讨伐大军,直奔敌首梅叔鸾而来,手起刀落将梅叔鸾斩杀于阵前,群龙无首的叛军,随即开始陷入混乱模式。整饬有序、训练有素的唐军,如风卷残云般,将叛军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成功收复安南(今越南)。

为了震慑安南民众,后来,这杨思勗还把叛军俘虏,下令全部斩首后,一层脑袋一层土层层堆积成高高的人头台,然后才无限风光地率军还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十二年,五溪蛮夷首领覃行章异想天开认为自己也有天子命,于是在这年的七月,发动叛乱。

这一次,杨思勗再度被起用,任黔中招讨使,率领六万大军,直奔五溪而来。

这一次,杨思勗再度大获全胜,不但斩杀了叛军三万余人,还活捉了首领覃行章。因为杀的人太多,为了安抚人心,玄宗并没有将覃行章处死,而是给了他一个小官,任洵水府别将。

杨思勗因此一战,直接升任辅国大将军,风风光光成了朝中二品大员。本来按照唐朝的制度,宦官的品级是不能超过三品的,这个杨思勗,却公然稳稳做到了朝中二品大官的位子,当然是因为他的战功赫赫。

这年十一月,志得意满的唐玄宗,东封泰山,杨思勗因为居功至伟,理所当然安排在随行人员名单中。从泰山公款旅游回来后,玄宗越看杨思勗越顺眼,于是意犹未尽,给他再加骠骑大将军,封虢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过了两年,不怕死的邕州地方首领梁大海,再次发动叛乱。这一次叛乱,来势凶猛,叛军很快占领宾州、横州等地。这年二月,唐玄宗再派杨思勗前去征剿。因为路途遥远,又是南方湿热瘴疠之地,杨思勗的数万大军,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才到达前线。

和长途跋涉历经艰辛一样,这场战争,同样打得旷日持久,异常激烈。这梁大海,占据有利地形,充分利用当地丰沛的水流河道,神出鬼没般和唐军展开游击战,战线因此被一再延伸拉长。这场战争,断断续续一直苦战至这年的十二月,杨思勗率领的唐军,才取得最终的胜利。

叛军首领梁大海等三千余人成为俘虏,共有两万叛军被斩首,再次上演尸积如山的惨烈壮观场面。因为耗费大半年时间,才最终平定叛乱,杨思勗下令将叛军余党,全部赶尽杀绝,一个不留,然后他们才浩浩荡荡班师回朝。

又是两年后的开元十六年,泷州刺史陈行范起兵反唐,他本人同时也是岭南地区土著首领。

在起兵反唐时,他不是孤军奋战,同时联合了岭南两个土著首领,一个是冯仁智,一个是何游鲁。还公然称帝,定国号为大泷,定都太平镇,又封冯仁智为南越王,何游鲁为定国大将军,然后率领数万大军,迅速占领岭南地区的四十多个州县。一时之间,朝野大震。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这一次,自然又是杨思勗负责平定叛乱事宜。

他亲率十万唐军,与叛军在鸡笼山一带展开激战鏖战。因为此地多为高山密林,杨思勗带来的大量淮南道弓弩手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叛军射杀得满地找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仁智和何游鲁先后被俘,随即被残忍处死。首领陈行范则逃至鸡笼山的云际、盘辽两处山洞中。杨思勗带领弓弩手,穷追不舍,最终在山洞中生擒陈行范,并将其斩首。

叛乱被成功平定后,为震慑岭南民众,杨思勗随后下令将六万叛军俘虏全部坑杀。经此一战后,岭南处处,说起杨思勗,人人震悚,再不敢起兵造反。

这大唐天下,以两年一次的频率发生的一次又一次叛乱,最终都被杨思勗一次次成功平定。

他能征善战的威名,举国皆知,同时,他凶狠残忍好杀的恶名,也同样广为人知。

他每次处决俘虏,或生剥其面,或削去头皮,或劈开脑壳,种种残酷手段,令人发指。不要说敌军,就是他手下的士兵,也是人人畏惧胆寒,莫敢直视。

因为知道他杀人手段异常凶狠残暴,几近变态,所以在战场上,他麾下士兵,人人奋力杀敌,拼死战斗,唯恐因为作战不力,也被剥皮劈脑。

所以说,这两年一次的平定地方叛乱,杨思勗屡战屡胜,所向披靡,这般毛骨悚然的杀人手段,也是他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

当然,他的这种变态杀人法,如果只是单纯出于作战需要,倒多少有些情有可原,问题是他的这种特殊癖好,并非是出于工作需要的不得已而为之,倒更像是他个人的特殊爱好。有件事能充分证明他的凶狠残暴,真的是血液里流淌的与生俱来的本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二十七年,幽州镇将赵堪与白真罗,谎称节度使张守珪有命,让平卢军使乌知义,率兵攻打叛军奚族余党。结果,这乌知义在与奚军交战时,先胜后败,张守珪闻讯后却报喜不报忧,上奏朝廷说大获全胜。

事情败露后,唐玄宗又命时任内给事的牛仙童,前往幽州调查,张守珪于是公然向牛仙童行贿。最后调查的结果是,把罪名全都归到白真罗一人身上,最后逼着他上吊自杀,做了张守珪的替死鬼。

这牛仙童回京之后,一向贪财逐利心细又心狠的太监们,很快都知道他此行发了一笔横财,于是个个眼红嫉妒,很快就联名将他举报了。

然后龙颜大怒,一番调查取证后,唐玄宗命太监杨思勖把牛仙童以最残酷的方式处死。

一向以狠毒著称的杨思勖,在如何残忍杀死一个人方面最有天分和心得,技术也最为精湛。这一次,他不但不辱圣命,而且还超常发挥了。

他命人先将牛仙童捆绑起来,然后的一番操作,简直令人发指,他先是砍去牛仙童的手足,然后又用尖刀活生生剜出他的心,最后又用匕首把他身上的肉一刀一刀割下来,这已经是残忍至极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杨思勖竟现场将从牛仙童身上割下的鲜血淋漓的肉,一块一块都给生吞了。

就这样,因受贿而被处死的牛仙童,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死状惨不忍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头再说杨思勖,他这漫长的一生,大都在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中度过,他大概是史上最能打的太监了。

他用一生的时光,为大唐安邦定国、开疆拓土,功不可没,可是他残忍杀害俘虏罪犯的方式手段,又实在让人毛骨悚然、闻之色变,他本人更如黑白无常鬼般让人不寒而栗。

可是,有时想,当他大量残忍杀死一个又一个俘虏时,有没有那么一刻,他在潜意识中,早已把这些人都想象成了六岁那年,残忍杀害他父母的仇人?

于是,他手起刀落,一刀一刀,割肉剉骨,再停不下来。

那一年的灭门惨案,彼时年幼的他,早已忆不起、找不到当年的仇家恶人,可是他却因此永远失去了富贵团圆,赔上了一生幸福,于是,一人之孤苦不幸,最终杨思勖让数十万人为之殉葬。

哀哉!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