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睡眠不良者高达3亿多人,睡眠障碍会加深抑郁焦虑的倾向和问题。天使智心正在利用脑机接口等技术研发夜睡场景下的智能睡眠眼罩。

文|王雅迪 石丹

ID | BMR2004

4月7日,恰逢第76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主题确定为“我的健康,我的权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则将中国主题定为“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这里的健康不仅包括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还蕴含着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视。

同一天,以“心理学+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成立,重点布局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脑与认知科学、管理与社会心理学三个学科方向。据《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我国75%的受访者有或曾有入睡困难、易醒、失眠、打鼾等睡眠困扰。除环境、生理因素外,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常会造成失眠

中国心理智能研究中心秘书长、天使智心创始人王格润在接受《商学院》杂志记者专访时指出,我国睡眠不良者高达3亿多人,睡眠障碍会加深抑郁焦虑的倾向和问题,天使智心正在利用脑机接口等技术研发夜睡场景下的智能睡眠眼罩。

01

睡眠困扰何以成国民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深一层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便利,同时也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白皮书》显示,人们的睡眠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短,人们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二是睡得晚,近半数人群在零点后入睡是常态,“00后”已成熬夜主力军;三是睡得浅,75%的受访者有或曾有入睡困难、易醒、失眠、打鼾、多梦、梦游、嗜睡等睡眠困扰。

睡眠约占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已成为涉及全人类的重要医疗卫生公共问题。大量研究表明,睡眠不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血压血脂等异常、嗜睡精神不振、情绪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脱发等问题的发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作家肖雪萍从心理层面将失眠原因归结为以下六点:与睡觉有关的经历充满负面体验,如在童年时期,总是在睡觉时父母吵架,或睡觉时没有成年人在家里;过度愤怒,并否认这些愤怒,因而用身体代偿被压抑的愤怒情绪,导致身体紧绷;过度羞耻,通过紧绷身体来防御这些痛苦的情感;曾经长时间在现实中遭遇人身安全威胁,存在生理性的应激障碍;缺乏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过于孤独,在临睡前的几分钟,感受“只有自己”的感觉,一再推迟睡觉时间;存在死亡恐惧,睡着了就像是死亡,因此只要面临睡觉,就会激活“我可能会死”的恐惧。

除了精神健康方面的因素外,科技带来的双刃剑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深一层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便利,同时也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手机成瘾、互联网数字化等层面。

针对手机成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报告》显示,2023年,一般睡眠拖延行为得分为3.12分,高于2022年的2.96分和2021年的3.10分,说明2023年被调查者的一般睡眠拖延行为更多。此外,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以往的工作性质对个体生活与工作的区分,数字技术的普及使不同职业性质的个体工作时间更为灵活,因此影响了个体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

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睡得好”愈发成为显性刚需。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提供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问题。为了改善睡眠,人们开始主动寻找褪黑素、助眠眼罩、功能枕头、智能床垫等助眠产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蔡伟鸿向《商学院》杂志记者表示,人具有视、听、触、味、嗅外加第六感觉,企业在研发相关睡眠产品时需要从这六种感官入手,切实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每个人对睡眠的敏感点不同,需对症下药,而不能反其道行之。例如,睡眠前应该舒缓身心,闭上眼睛杜绝视觉刺激,如果助眠产品通过强烈的视觉图像,引发眼疲劳以达到助眠效果,长期使用容易起反作用。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达到4955.8亿元。随着消费者改善睡眠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2027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6586.8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人工智能与睡眠产品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也使得以天使智心为代表的早期入局者迎来了“第二春”。

02

心理健康也是生产力

在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中,心理健康也是生产力,大家焦虑抑郁或萎靡不振的时候,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指数。

王格润的创业之心要追溯到18年前,2003年大学毕业后的他被特招入伍,后来,他攻读了国防大学全日制心理学硕士,并进修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在部队从基层到连排长,王格润参与了军队多次重要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包括2008年作为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成员去汶川抗震救灾等。他积极在体制内创新,创造了多个军队心理行业的第一,两次荣立三等功。

王格润向记者坦言,参与抗震救灾心理服务过程中,心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心理服务也是战斗力”成为军内共识。在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中,心理健康也是生产力,大家焦虑抑郁或萎靡不振的时候,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指数。

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研究,他发现不管是灾区广大百姓,还是其他地方的普通民众,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大多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又加重了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来访者都非常痛苦,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成为触发他从事睡眠创业的一个重要锚点。

从2009年开始到2017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军队共同培养了28000多名现役的军队心理咨询师,在职期间,王格润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在此机缘之下,通过大量的一线临床咨询案例的积累,他在创业初期便搭建了一个专业心理咨询师平台,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等机构合作开发并升级了“舰载机飞行员心理精准选拔与卓越训练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是基于人的脑电EEG、心电HRV、皮电SCL等数据,通过客观动态量化的检测对舰载机飞行员进行选拔,而这其中的脑机接口技术对于睡眠监测与干预具有更加直接有效的价值,“天使智心”的内核由此萌芽。

“从事心理领域的工作,一定要有一颗天使般的仁爱之心,所以我们取名天使‘智’心,同时采用谐音来突出人工智能技术。”王格润坦言,有仁爱利他之心,这也是公司一直以来崇尚的价值观。

2016年天使智心成立,早期团队偏向于技术领域,发源于清华幸福科技实验室,后得到清华启迪等机构的天使投资,完成了产品初步开发。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金种子企业,天使智心团队主要由清华大学、中科院的心理学、脑科学、电子工程等专业的硕博士团队构成。

2017年11月,天使智心开发的脑机接口可穿戴AI智能眼罩实现量产。截至目前,累计获得800多万元国内订单金额及600余万元海外意向订单金额,并在国家电网、中石油以及心理医院等上百家机构陆续投放,取得了比较好的市场验证。

按照公司设计,其人工智能眼罩分为B端和C端两种形态的产品,B端产品由智能眼罩终端、大模型数据后台、Pad终端搭配脑波体感座椅,座椅可以根据人的脑波自动切换模式,实现大脑与身体的同频共振,帮助用户实现全方位的深度放松休眠。而C端产品采用“智能眼罩+手机APP”形式,对于有需要的用户还将在其平台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王格润表示:“目前我们仍以B端市场为主,C端还没有大批量开放,但我相信,脑机类产品最终要面向大众,需要经过用户和技术的积累沉淀,不能操之过急。”

03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用睡眠监测与干预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由于用户接受度高、风险低则更容易商业化,尤其在睡眠监测和干预等特定应用场景下有优势。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通过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它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这一概念虽早已有之,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阶段性成果出现。

根据用于信号采集的电极放置位置,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手术等方式直接将电极植入大脑神经组织中;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将脑机接口侵入到颅腔内,但在大脑皮层之外;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无需侵入大脑,通过附着在头皮上的可穿戴设备来对大脑信息进行记录和解读。

根据信通院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脑接口企业中,目前有20%从事侵入式技术研发,80%从事非侵入式技术研发。

王格润指出,改善睡眠需要找到每个人的差异化,比如有人喜欢听舒缓性的轻音乐才能放松下来,有人需要听刺激性的重金属音乐,有人则习惯听相声等才能入睡,个体差异化很大。研究发现,用户往往并不关注内容本身,而是要触发特定的脑电波段,一旦进入某个优势诱导波段后,大脑便会很快进入放松状态。而每个人的刺激点又具有差异性,采用脑机接口技术恰恰可以找到其中的差异。

这也正是天使智心产品与市面上绝大多数睡眠产品的区别所在,它通过脑电心电等数据的算法融合,解决了此前单纯依靠脑电而数据准确度不足的问题,脑电心电一体化的数据校正对人体状态的掌握更加客观准确。随后,基于大模型数据的AI干预模式为使用者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由此打造出“监测+干预”的动态闭环系统。

天使智心人工智能眼罩利用脑电心电等融合算法监测用户睡眠状况、压力、疲劳指数、精力回升等情况。在采集了用户数据后,后台系统将智能生成一套干预方案,通过专利脑波音乐,依据脑波指数切换音频模式,自动调节引领,同时还配合光电牵引,调节用户睡眠、缓解身心压力与焦虑情绪。

王格润坦言,天使智心的初衷是解决精神健康问题,而睡眠障碍是一个重要的痛点。相比于做心理咨询,进行前置硬件的研发确实很不容易,但它是用户的前置入口和数据入口。有了自研硬件数据系统的基础后,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动态客观量化的心理咨询管理服务等。

之所以能形成“监测+干预”的动态闭环,天使智心的背后少不了对大模型原理的运用。众所周知,大模型是利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来训练具有大量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天使智心在最初打造这套系统时,大模型的概念尚未被提出,它们对大数据的运用便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了解,天使智心用户每一次使用,后台都会有相应的数据记录,同一用户再次使用时,系统会根据此前记录不断优化用户需求,对各个节点进行标注,通过自校正和初步数据算法的双层应用,实现了完整闭环。

04

数据安全是底线

目前天使智心主打B端市场,其累积的数据资料不仅包含普通用户的健康隐私,更可能会涉及到各领域的关键健康数据,需要格外重视数据信息安全。

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能力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硬件端的监测与干预,还能够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辅助工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千人拥有一位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据此估算,中国大约需要140多万心理咨询师。第六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的报告显示,我国有超43万的心理咨询师人才缺口。

蔡伟鸿表示,人工智能在心理测评、智能对话、心理学行为训练等方面都有益。心理测评属于统计学范畴,需要采集成百上千的样本进行分析,不仅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样本选取也存在局限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恰恰解决了这一痛点,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提升研究效率,让研发及修订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随着生成式对话技术的发展,智能对话系统也可以达到7×24小时陪伴、支持、引导的“轻”咨询效果,为大众精准提供心理学知识。

目前天使智心主打B端市场,其累积的数据资料不仅包含普通用户的健康隐私,更可能会涉及到各领域的关键健康数据,需要格外重视数据信息安全。

王格润表示,数据安全是心理行业必须坚守的底线,如何解决安全性问题是创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天使智心对数据隐私安全的防护方面借鉴了军队数据保密的方式,因为军队对数据隐私度要求更高,系统更加成熟稳定,在与B端企业洽谈合作时,对方也更加放心信任。

迈过数据安全的门槛后,在产品和系统的研发中,成本问题是需要突破的难点,王格润和蔡伟鸿都认为需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做出评估和考量。

王格润回忆,2017—2018年天使智心在经过一轮融资后,估值曾达到8亿元,当时对于资本市场和产品定位过于乐观,最终后续融资受阻导致资金链断裂,后来通过银行的授信贷款和朋友帮助渡过了难关。这次经验也使其在企业发展方向、节奏把控以及产品研发投放上更加谨慎,瞄准精准客户,经过反复的研发测试,确认产品能带来超预期的体验后,才会大批量投放市场。

2023年,天使智心的研发投入超过300万元,其人工智能眼罩有效解决了用户佩戴舒适度的问题,重量仅为180g,适合白天短时高效休息的午休场景,而适用于夜睡的产品正在研发生产中。

王格润透露,此次技术上会有新的升级和突破,相信上市以后会给用户带来超值体验。他同时指出,会通过优化供应链等方式不断降低成本,最终实现产品面向大众普及。

睡眠与心理健康宛如一体两翼,当双翼失衡时,生命的乐章也会变得杂乱无序。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已为亿万人失眠的夜晚带来更多可能,AI是否真能助你睡眠还需要“量体裁衣”。

来源 | 《商学院》杂志2024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