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璀璨的唐朝诗坛上,每一位诗人,无论声名显赫还是稍显黯淡,都怀揣着对仕途的深深向往。

他们时常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期盼有朝一日能够登上朝堂,为国家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群诗人中,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

李白的一生如同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他的诗歌狂放不羁,充满了对自由与浪漫的向往,他的人生也如同他的诗一般,充满了跌宕起伏的传奇色彩。

表面上,他桀骜不驯,藐视权贵,仿佛对仕途不屑一顾。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对做官的深深渴望,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一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元年,即公元701年,这一年,李白降生于蜀郡锦州昌隆县。

他出生于一个商贾世家,虽然家财万贯,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却十分卑微。唐朝时期,商人及其子弟更是被剥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因此,尽管李白才华横溢,从小被誉为“神童”,但他却无法像其他士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

即便如此,李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仕途的向往。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干谒求仕。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23岁的李白,心怀壮志,辞别了四川江油的亲友,踏上了寻求仕途的漫漫征程。

对于他来说,做官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抱负,施展自身的才华,其实是为了国家社稷贡献一份力量。

然而,在唐朝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想要做官并非易事。

李白深知,要想在官场中立足,除了才华之外,还需要有强大的背景和资源的支持。因此,他不得不放下一些尊严,去做一些在当时看来或许有些“窝囊”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他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成为了上门女婿。

在那个纯粹的男权社会里,这样的选择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李白深知,这样的联姻虽然能为他带来一些政治资源,但同时也意味着他需要放下自己的骄傲和尊严。

另外,他为了攀附权贵,不知写过多少溜须拍马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为《与韩荆州书》。其中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然而,尽管李白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谋得一官半职。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40岁那年,他在极度心灰意冷之下,离开了繁华的长安,回到了蜀地。

回到蜀地后,李白站在巍峨的大山前,眼望着那弯弯曲曲地盘旋在大山之上的蜀道,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就像这蜀道一样,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他感到自己就像被一座大山横亘在心中一样,前途渺茫,无法看清未来的方向。

于是愤然写下了千古名作《蜀道难》: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李白《蜀道难》写完后,曾拿给贺知章看,当时贺知章身居高位,李白还是想借助他的力量,能为自己谋得官职。

贺知章,不仅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之一,更是身居高位。当贺知章读到李白的《蜀道难》时,被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典故以及纵横捭阖的气势所震撼。

他惊叹于李白的才华,赞叹不已,甚至脱口而出:“谪仙人也!”从此,李白便以“谪仙”的称号闻名于世。

一年后,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举荐下,唐玄宗终于注意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细细品读了李白的一些诗文后,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和卓越文采,于是决定破格提拔他为“翰林供奉”。

尽管“翰林供奉”这一职位并无实权,主要是为皇帝的游居宴乐服务,但对于李白来说,这却是他仕途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起点。

在接到任命通知的那一刻,李白正居住在四川老家。他一时激动不已,一家人也都为他感到高兴。

于是李白乘兴挥毫泼墨,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家乡的美景、儿女的欢笑,以及自己即将离开家乡的喜悦心情。

尤其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句,更是将他内心的喜悦和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春天,皇宫中一片繁华盛景。

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下共赏牡丹,那牡丹盛开得如此艳丽,宛如天上的彩云落入凡间。两人沉醉在这花香之中,兴致正浓时,唐玄宗忽然提议让乐师演奏词曲以助兴。

当乐师正要奏起旧日的曲调时,唐玄宗却摇了摇头,说道:“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