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德国考驾照很贵,平均200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上万元。

考试的内容与国内相似,分为理论与路考,但难度要高出不少。

拿证时间也较长,平均得有个半把年。

如果考了3次都没过,还会被拉去检测智商。

但是车价便宜,大概是一般人10个月的平均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驾驶证本就是德国人的一大难题,

结果人家还有一个钓鱼证。

去钓鱼或者购买渔具,都需出示该证件,

想要拿到钓鱼证,还必须学习相应的知识,

再去参加一年只有两次机会的考试。

那如果没有钓鱼证去钓鱼呢?

抱歉,你连鱼竿都买不到,还怎么钓鱼?

即使问朋友借,

在钓鱼时,如果遇到巡逻的警官,被发现“无证钓鱼”后,

将会面临高额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在德国想买到假货很难。

在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

德国货直接被评委们打上“价格便宜”、“质量低劣”的标签。

也因当时德国货质量太差,

英国佬不得不立法来规定各类商品必须标明产地,

这就有了我们熟知的“Made in……”(XX制造),

以此来保护本国工业。

于是,德国人痛下决心,痛改前非,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终于将“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成为安全、有保障、值得信赖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德国的首都,曾更换过7次,分别为亚琛、马德德堡、美因茨、科隆、特里尔、斯皮耶、纽伦堡,18世纪后,才开始重视柏林。

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权力中心基本都集中在一个城市,很少发生变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你所熟知的芬达产自德国,

最开始德国人痴迷于美国的可乐,

但因二战,美国不再给德国供应可乐糖浆。

那怎么办?只能山寨呗,芬达就此诞生,

而且当时芬达颜色与可乐相似。

不过在20年后的1960年,便被可口可乐公司所并购,才有了如今多种多样的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意面冰淇淋与老婆饼、夫妻肺片一样,也没有意大利面。

1969年,一位冰淇淋店学徒,突发奇想,将冰淇淋做成面条的形态将会怎么样?

说干就干的他,还真做出了一碗“面条”,

再淋上点草莓酱,撒上点巧克力碎……

风靡欧洲的意面冰淇淋就此诞生。

说了这么多,能和意大利扯上关系的只有形状,

因为发明人、发明地,都在德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德国人缺乏幽默细胞,尤其是在笑话这方面。

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个德国人将要讲一个笑话,那么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个笑话。

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说过:“巴黎一晚上所流传的笑话,比德国一个月的还多。”

至于他们为何缺乏幽默细胞,笔者也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8

吃蛋并不剥壳,还有专门用于吃蛋的蛋托。

他们先是将蛋放在蛋托上,然后敲开上方部分,露出蛋白,最后用勺子挖着吃。

硬生生将这么个平常事情,弄出了仪式感。

会更好吃吗?不会。

会更贵吗?也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9

德国多数家庭不会安装空调,有两点原因。

一是沿海,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较为温和。

二是空调的安装费过高,

一台700欧元的空调,安装费差不多要1200欧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

一向以守时、严谨为准则的德国,

在火车晚点这件事上却极为“大方”。

只要延误时间没超过6分钟,便算作准点到达。

但同样作为交通工具的飞机,则要严格很多,

在2015年中新网的一篇报道中,

德国慕尼黑机场以平均89%的准点率排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

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过的总理不止维利·勃兰特,

还有25年后的赫尔穆特·科尔。

但前者一跪,跪出了诺贝尔和平奖,后者却没有。

但他俩的这一举动,均让德国人站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

问你个问题,

阿迪是哪个国家的牌子?

别告诉我是美国,人家可是土生土长的德国牌子。

其创始人阿道夫·阿迪·达斯勒,

与彪马创始人鲁道夫·达斯勒,为亲兄弟关系。

熟话说,亲兄弟还明算账,他们这账又该怎么算?

作者:我方团队张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