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袁绍撺掇由外戚上位的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团体火拼,袁绍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鹬蚌相争,然后他好趁乱取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袁绍当时虽然很有导演的天分,却缺少能为他当夜壶的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绍就又篡夺袁绍征召边关的武将,这其中就包括和他袁家有羁绊的董卓。

何进虽然一直被袁绍忽悠,但也不是一点脑子不长,因此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让董卓等人进京,而是只给了他们在外围制造压力的工作。

但是董卓却不是个省油的灯,而且何进后来又被对头干掉了,所以董卓就有了当渔夫的机会,而袁绍因为手上没有像样的武装力量,结果白白为董卓做了嫁衣。

董卓当时的野心很大,但他也无法仅凭自己的西北军,就彻底篡汉,所以在谋士的帮助下,他开始拉拢起士族阶层,他拉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把这个阶级中的一些人给外派到地方当封疆大吏。

在当年董卓拉拢的人中,有一个叫韩馥的。

在相关史料记载中,有关韩馥出身的内容非常少,甚至连他爹是谁,史书中也都没有明确的记载,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韩馥很可能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以及大佬的赏识进入的体制,他的根基很浅,董卓对他的“照顾”,他没法拒绝,且他还会感激,这正是董卓所希望的。

但是董卓当年的计划并不完美,因为他竟然认为袁绍这个东汉大乱的幕后策划者,也可以被他的小恩小惠拉拢,所以他就把袁绍也给外放了。

袁绍当年被安排的岗位,是渤海郡太守,他的顶头上司,就是董卓捧起了的新贵——冀州牧韩馥

董卓当时可能不知道韩馥是袁绍家的大佬提拔起来的,或者知道又故意这么操作的,总之,他把冀州这块肥沃的地盘,给了和袁绍家有羁绊的人,又把袁绍给安排到了那里。

袁绍这个曾经把外戚和宦官两大团体玩弄于鼓掌之上,差点就凭一己之力颠覆刘汉江山的人,你想他在目的没有达到之前会消停吗,你董卓还敢把他放到自家门生故吏控制的沃土。

结果袁绍前脚刚到冀州,后脚他就开始举起了反董的大旗,当时响应者有很多,于是袁绍这个盟主就开始带领各路诸侯讨董。

那么这些各路诸侯,为什么要响应袁绍的号召呢?

第一,袁绍出自世家大族,人家和那些诸侯都曾是东汉的既得利益阶层,你董卓算什么,你不过就是个外来户,我们自己人有什么争端,我们可以根据之前的规矩商量着来,你董卓要是真上位了,肯定要重新制定规则,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袁绍的父祖们,曾是东汉朝廷的最顶层高官,他们的门生故吏多不胜数,天下的诸侯们,有几个和他家没点羁绊;

因此无论是从哪方面看,袁绍都比董卓上位都更有利于他们,所以他们才会去凑这个热闹,当然他们也仅仅是凑热闹而已,他们在局势明确之前,是绝对不会冒着减损自己战斗力的风险,真去拼命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心想搏个出身的孙坚,和急着打出名头的曹操,在当时表现的就比较抢眼,而凭借董卓才拿下冀州牧的韩馥,自然不会去打给自己封官的董卓。

因为反董联盟各有私心,所以讨董的事表面上很热烈,但其实啥也不是,而大导演袁绍却利用这次行动,再次给自己的名望镀了一层金。

但是光有名望对袁绍来说是不够的的,他要想实现自己逐鹿中原的野心,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盘,然后再用武力实现它。

当时的地盘基本上已经名花有主,袁绍要想硬抢一块地盘,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这对袁绍来说也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他的阴招多了去了。

袁绍第一个想夺取的,就是他任职的冀州,他的野心虽然没广而告之,但韩馥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袁绍想要鸠占鹊巢,因此他袁绍的防范很严,但是袁绍的人脉很广,他知道单凭自己不好搞,于是就联络了辽东公孙瓒。

等到公孙瓒的大军压境之后,他又找人吓唬韩馥,韩馥不是冀州成长起来的地头蛇,也不是像陶谦那样,带着丹阳精兵“作客”徐州的过江龙,所以他遇在到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他就只能退位让贤了。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之后,袁绍并没有感恩戴德,反而对韩馥是步步紧逼,结果韩馥先是逃亡,最后又选择了自杀。

一些人在了解了韩馥的部分经历之后,都认为韩馥是个胆小的老实人,所以才会被袁绍欺负,其实韩馥之所以“老实胆小”是有原因的。

韩馥是一个没有深厚背景的人,好不容易上位,还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这个空降干部,又没有能给予他支持的后台,你让他怎么能胆大的起来,被迫胆小,又身处险境,他不老实还能怎么样

如果他有曹操或者陶谦那样的家世背景,袁绍敢越级欺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