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军领导配置的朋友们都知道,团级以上建制都要配备政委,在不同革命时期,政委的责任会有所侧重。政委一般以文职干部为主,主要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但能带兵打仗的政委还真不少。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将军,就是位能文能武的全面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建制也比较齐全,接下来是海军和空军。海军是在1949年才组建的,能够作战的正规军舰也不多。比如,海南岛战役就是凭借以风为动力的帆船登陆而攻克下来的。

带领3000名解放军驾驶帆船渡过琼州海峡的这位将领,就是本文的主角——刘振华将军。

当时,刘振华的职务是118师政治部主任,属于政工干部,负责解放海南岛作战指挥的40军军长韩先楚却将登陆重担交给了刘振华,令部队中许多将领不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振华的确不辱使命,在辨不清方向的大雾中沉着冷静,一句“向我靠拢”凝聚了力量,在无风助航的情况下,人工摇橹也将帆船摇到了岛边,强行登陆成功,为全面解放海南岛奠定了基础。

从这一战役可以看出,刘振华的的确确是一位称职的指战员。从1938年加入八路军之后,刘振华参加过大大小小数百场战役,一直从东北打到了海南,横跨南北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振华1921年出生于山东泰安,抗战全面爆发后的第二年,刘振华入伍,因表现出色,两个月后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小时候的他就聪明好学,成绩出众,良好的学识为其今后从事政工工作打下了广泛的知识基础。

参军后的刘振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党员约束自己,在“政治战士”刘春的帮助下,刘振华进步飞快,刚满18岁,入党不到3个月,就被组织任命为警卫二连政治指导员。从此,刘振华正式加盟军中“政委”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上任的刘振华在接下来遭遇的“反扫荡”战役中,表现突出,时刻不忘警卫连的神圣使命,掩护首长和机关干部安全撤退之后才突围。刘振华在战斗中左手负伤,但轻伤不下火线,依旧坚持指挥作战,被上级领导表扬。

1940年,19岁的刘振华与参加过宁都暴动的营长刘振江搭档,担任政治教导员,两位干部名字差一个字,都是作战英勇的楷模,两人工作配合密切协调,该营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之为“二刘营”。

之后的刘振华,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同时还不忘在逆境中带领战士一道宣传学习《论持久战》,提升大家的思想觉悟,做好长期备战的心理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刘振华已经升任团政治委员。此刻,他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利用一切机会向被俘的原国民党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从“两个阶级、两种政权、两种军队”的本质区别对新战士进行对比教育,统一了思想观念,使得战斗力得以提升。

攻打锦州是辽沈战役的重要一战。本来作为师政治部主任的刘振华,放弃了安安全全地在后方指挥所指挥的机会,自动请缨深入到一线团队,进行政治动员,研究作战策略。缜密计划确保了突击队战斗的万无一失,总攻开始15分钟就取得成效,攻破锦州城北的堡垒,为赢得整个战斗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刘振华在外交部和军队都担任过重要职务,曾任沈阳、北京两大军区的政委,1988年,刘振华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曾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是一位从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名将。

2018年,刘振华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7岁。向刘将军光辉的一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