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骆玉明

整天外出去寻找春天,

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春天。

回来的时候摘了朵梅花,

闻闻梅花的香气,突然悟到:

这就是春天了。

你试图向外去寻求真理,

向外去寻求世界的本质,

不可能找到答案;

要向内、向自己的内心去找,

才能够认识到世界的本质,

才能够认识到心性。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庄子·齐物论》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什么叫“彼”呢?“彼”就是那个被动的、在思索当中存在的自我。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它也不会存在。

庄子实际上把生命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被动的、不自觉的生命,另一个是主动的、自觉的生命。

为什么我们能够成为主动的和自觉的呢?先要假设我们有一个生命种子——用卢梭的话,就是神内置于我们的神性。我们为什么会有神性呢?因为上帝内置了我们的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你可以设定上帝的存在,也可以不设定上帝的存在。如果你不设定上帝的存在,你就不能设定生命存在的意义。我这里说的“上帝”,指的是所谓的“最高设定”。

你可以设定人生是有意义的,也可以设定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设定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就会按照无意义的方式来生活;如果你设定人生是有意义的,你就会按照有意义的方式去行动

我用一个禅宗的例子,或许可以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曹洞宗的创始人洞山良价,其觉悟就是从《庄子》中来的。他有一首觉悟诗: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意思是说,河里的这个影子是我,但我并不是河里的这个影子。其实这个影子,说的就是在被动中和关系中的我。

为什么河里的这个影子是我呢?因为这个影子因我而生。为什么我不是这个影子呢?因为我比这个影子有更高的生命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分成两个层面:

一个是在关系当中存在的“我”,是被动的、不自觉的存在,是由外在条件和命运所造成的存在。这样一个在世界关系当中的存在,是一个被动性的存在。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种被动性,那么你的一切喜怒哀乐都是无缘无故的,因为这些都是由外在条件所决定的。

另一个是意识当中的“我”。我意识到我的被动性,这是一个懂得天机、懂得天籁的“我”,能够看到遭遇背后的力量。当你能够看到遭遇背后的原因,你就成为了另外一个我。

这就是洞山良价所说的“影子是我,但我并不是影子”。

但是离开那个影子,“我”也并不存在。

“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这是接近真实的,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样一种处境。

“若有真宰”,好像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自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自我”意味着什么?什么东西是真正的“自我”?“自我”这个概念在中国思想中被研究得很少,但你会感觉到,好像还是有一个真的我,无论它被发现还是不被发现

这也是佛教所讲的“心性”和“自性”。无明在紧紧地捆绑着你,“自我”是被遮蔽的,你虽然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但它还是存在的。

所谓的 “真宰”,就是生命的内在真实。凭借这个“真宰”,我们才能够认识到自我,就如洞山良价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子。如果不凭借那个真实的自我,怎么会懂得水中的那个影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庄子这里试图把生命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所谓的“真宰”,另一个部分是在时间关系上的、被动的、被外在要素所聚合的那个“我”。

那么这个“真我”是否存在呢?

庄子认为它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不容易看到它的运作。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懂“天籁”,这个“真我”也不会出现。

一个真实的自我,是和“天籁”同时出现的。懂得“天籁”的人,才能够了解真我。不懂得“天籁”的人,也就不能够了解真我。

这里我又要拿禅宗来作解释。庄子讲的东西,在禅宗里被表达得特别清楚、特别明白。

禅宗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最高设定”不是一个高于我们、外在于我们的东西,这个世界的佛性就是我们的心性,它们是一体的。因此,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是同时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认识自我,你就不可能认识世界

唐朝的无尽藏比丘尼有这样一首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天外出去寻找春天,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春天。“寻春”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表达,代表寻求佛性,也就是探求世界的本质。向外部去找,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去走,把鞋子都踏破了,怎么也找不到。回来的时候摘了朵梅花,闻闻梅花的香气,突然悟到:这就是春天了。

你试图向外去寻求真理,向外去寻求世界的本质,不可能找到答案;你要向内、向自己的内心去找,才能够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才能够认识到心性

有人认为“芒鞋踏破岭头云”的过程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并不是。如果没有“芒鞋踏破岭头云”,没有和世界发生关系,那么你怎么能够认识你自己呢?不能够认识自己,也就不能够认识这个世界。

当然,如果你把认识世界看成一个纯粹知识性的问题,把自己放在世界的外面去认识世界,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的本质就是你的本质。这就是禅宗的觉悟的本意。

禅宗的这个说法,与庄子讲的“人是一种被动性的存在”、“人需要认识自我才能够认识这个世界”,是可以相互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