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杨浦丨湛恩纪念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话说杨浦丨湛恩纪念图书馆

1928年2月25日,沪江大学为新校长刘湛恩举行隆重的就职典礼。典礼结束后,刘校长与前校长魏馥兰为图书馆举行奠基礼。是年9月图书馆竣工,11月开馆。这幢“中国第四座完美的图书馆”,从规划、建设到扩建是学校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师生对刘湛恩校长的永恒纪念。

1908年底,沪江大学第一幢大建筑思晏堂落成。1909年,在思晏堂二楼11号房间置备了两只书架,架上有书籍数十册。按照中国人习惯,名之曰“藏书楼”。于是,沪江大学开始有了图书馆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晏堂

1912年,魏馥兰博士主持沪江大学校务,他认为:“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没有图书馆。只要有了图书馆,不管其它的是否匮乏,大学都能照常运行。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同年,化学系教授梅佩礼兼任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图书馆得到若干赠书,还用捐赠的100美元购买了一套全新的《大英百科全书》,馆藏初具规模。

1916年,沪江大学聘请校友潘圣一为专职图书馆馆员,他“工作和学习极为勤奋,业务日臻熟练,在没有照明的条件下,可以从书库中摸到所需要的书本”。1917年的报告显示,图书馆藏书4811册,其中英文书籍2096册、中文书籍2715册;阅览室平日开放13小时15分钟,星期日则开放3-5个小时。

1924年10月,沪江附中英语教师汤姆荪女士担任图书馆主任。她对图书馆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一年后书籍流通量达到10417册。《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参观沪江校园后,对图书馆印象深刻:“人数虽拥满,而万籁俱寂,如入深山”;入馆男女学生“衣物整洁,态度雍容,同处于静而且美的好学深思高尚愉快的空气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姆荪女士

1926年,沪江的学生人数仅次于金陵大学和燕京大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教会大学之一。位于思晏堂一楼的图书馆,空间显得愈发局促,经常可见学生晚饭后排着长队等候开门。1927年冬,汤姆荪在年度报告中提出迫切需要建造专门的图书馆大楼,“巍然树立于黄浦江滨,俾中外巨舶晨夕过者,乘客均得一窥此沪大魁伟壮丽之图书馆,而江滨另有一特别之新气象也。”她的这一期待很快得以实现。

1928年2月25日下午,刘湛恩校长就职典礼结束后,由刘校长和前校长魏馥兰共同为新建图书馆大楼举行了奠基礼。图书馆由美国建筑师墨菲和达纳设计,全部造价4万元,其中一半费用需要在国内筹集。刘湛恩在校内外发起募捐活动,经校董会、同学会、募捐委员会和学校教职员共同努力,最终超额完成建筑款筹款2万元的计划。6月,学校又发起“图书馆运动”,学生组成14个募捐队,向家属亲友劝募,共筹得4千余元,专门用来购置中文图书。学校又追加了建筑费2万1千余元和图书费6千余元,使图书馆建筑和图书总额达55154.70元,为图书馆的建成提供了较好的资金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湛恩校长就职典礼

1928年9月,图书馆竣工。如何把思晏堂的书籍搬到新落成的图书馆?汤姆荪想到了一个称为Passing Method的“新奇”办法:由第一个学生从书架上拿书,交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再传给第三个学生,依次传递,直到放在新图书馆的书架上。社会学系教授韦爱伦的夫人艾莉森·韦爱伦曾在书中记述了这有趣的一幕:“‘搬这些书,保罗!’‘快点,来,口哨响了!’蝴蝶、蚊子嗡嗡作响,似是助兴;500名男女同学排成一队,沿着老图书馆所在的思晏堂阶梯往下,出去,穿行校园,一直延伸到毗邻科学馆的新图书馆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思晏堂向图书馆运书

11月17日,图书馆举行开馆典礼,各界贤达400余人出席,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上海市教育局长和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东方图书馆馆长王云五等相继演讲。胡适最为幽默风趣,他不慌不忙地说:“西人有Fatal number 趣事……余则最爱十七。因为该数目与余个人有密切关系。余生于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今贵校图书馆开幕适在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可谓凑巧直至。诸位今天很快活,哪知我比诸位更快活。”他又列举众多十七的例子,在场听众无不忍俊不禁。演讲结束后,刘湛恩司仪,图书馆大门开启,鞭炮声响,震彻云霄。众人鱼贯而入,拾级而上。馆内悬挂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谭延闿题写的“图书馆”三字,雄厚苍劲,与馆内书香甚为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落成的图书馆

新落成的图书馆分为两层,馆内设施先进,可用升降机上下传递图书,软木地板上面铺着橡皮地毯,天花板高耸透气,墙壁四周装有暖气片和风窗,光线充美,受到师生喜爱。有学生写道:“屋子里四周都是玻璃窗,真畅快得很!从窗子里往外看,这东去的大江就是我眼底的画图。……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是我学问再没有进步,那我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了。”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沪江大学师生转移到真光大楼继续办学。图书馆先以城中区商学院原有的图书馆作为馆舍,不久又搬至慈淑大楼,与其他几所教会大学共同组成了“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联合图书馆”。沪江坚持办“没有围墙的大学”,师生则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战。刘湛恩校长不幸以身殉国,时局愈加艰难,图书馆多年珍藏的中西文典籍,亦有损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身殉国的刘湛恩校长

1946年,沪江大学筹备在杨树浦校址复校,存放于各处的图书,开始陆续运回。随着学生人数增加,馆内空间越发显得狭小拥挤。“刘故校长逝世十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向校政委员会提出“募款扩充图书馆建筑”等建议。次年,凌宪扬校长向校董会提交了图书馆扩建方案,并提议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Herman C.E. Liu Memories Library)。他在《私立沪江大学为纪念刘故校长扩建湛恩图书馆募捐缘起》一文中,表达了“国内公私团体、社会贤达,惠赐鼎助,慷慨解囊,以襄厥成”的祈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宪扬校长

沪江大学师生还组织校外活动,不遗余力发动各界募捐。1948年5月,沪江剧团在学校大礼堂公演柯灵编的名剧《沉渊》,票价分3万法币和5万法币两种。音乐系主任朱启东组织学生管弦乐队、近100人的合唱团、40人的雅乐社及音乐系学生,排练半年后,在兰心大戏院举行“湛恩纪念图书馆筹款音乐大会”。音乐会曲目丰富,兼顾高雅与流行,演出两天,得到观众好评,17日一晚筹款便达3亿元法币。

1949年3月26日,沪江举行“湛恩纪念图书馆”开幕典礼。东侧扩建工程,由时任兴业建筑事务所建筑师、中国第二代建筑师杰出代表戴念慈设计,他展现了扎实的功底和高超的想象力:一个塔式门厅将新建的东侧与原有的西侧相连,东侧从空间、结构与内饰都与20年前建成的西侧浑然一体,东西两侧完全对称。扩建后的湛恩纪念图书馆面积达2203平方米,二层阅览室可容纳1000名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东扩建后的湛恩纪念图书馆

这座具有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图书馆,不仅让师生得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更代表了对刘湛恩校长的永恒纪念。正如凌宪扬校长所号召的那样:“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他的爱心,这幢建筑就会更加美丽,因为它代表了沪江子弟对沪江本身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共同挚爱。而且,它还体现了为之所建的人——刘湛恩的崇高和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湛恩塑像与湛恩纪念图书馆(摄影:王博)

文字:孔娜 肖琳琳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