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媒体报道,临近高考,一批“励志演讲家”奔赴各地多所高中。

报道中写道,拥有一串教育相关头衔的雷磊,近期在福建石狮、山东烟台、江苏启东、福建尤溪、江西赣州等多所学校进行励志演讲。与雷磊属于同一教育集团的另一位“金牌特邀讲师”梁君林则在全国做过1000多场演讲,推崇“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是天才”的理念。在广东云浮某中学的演讲中,他“揭示了生命的成长在于日日精进,生命的蜕变在于真正决定,生命的伟大在于心中有梦的真理”,继而“阐述了创造高考奇迹的三个关键、成为学习‘天才’的核心秘诀,以及如何让别人对自己高考刮目相看的四个步骤,强调了随时调整心态保持激情状态的三大要素,指出保持感恩是成就一切美好梦想的基础。”

此外,张飞、江民雷等“高考励志演讲家”也在各地中学展开演讲。

在一些中学校领导看来,学生可以通过演讲“汲取正能量,解决动力和阻力、态度和能力这四个维度的问题”,继而“决战高考,圆梦好大学”。

对于课业繁重、面临升学压力的高三学子来说,励志演讲对于某些学子或许会有正向激励作用。擅长把控现场、调动情绪的演讲者,可以为孩子们“打打鸡血”、“再冲一冲”。不过从励志演讲者的演讲内容来看,它最能迎合的受众或许不是学生,而是校领导与老师。因为它更像一碗“成人心灵鸡汤”,缺乏的恰恰是少年应有的朝气。如果将励志演讲内容照搬到社会上的销售员培训等场合,将“高考”“学习”等字眼换成“任务额”“业务”,并不会有太大违和。问题恰恰在这里:如果对十七八岁孩子的人生激励,与成年人跑业务的激励方式相差无几,那肯定是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在网络上搜索可见,高考励志演讲很有“市场”,许多学校都有相关需求,但在学生眼中却不一样。如果是否举办励志演讲不是由校领导决定,而是由学生投票决定,我相信绝大多数学校都会搞不成。在各种网络帖子中,我所能看到的更多是“励志演讲好假”“励志演讲好无聊”“搞得像传销”“浪费半天时间”“一股土气扑面而来”的批评,甚至有考上大学后的年轻人,回忆“高三最不堪回首之往事”时,将“学校逼我听了两场励志演讲”放在了前面。

报道中写道:

“在一些学校看来,高考日益临近,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举办励志演讲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明确目标,坚定信念,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在这些套话背后,有一点颇为尴尬的是,根据各种资料显示,目前举办这类励志演讲活动的以县城中学为主。

励志演讲“客户群”的狭窄,恰恰说明励志演讲的局限性。它主打的“下沉市场”,“高考改变命运”仍然是许多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学生未来的命运与高考的连接仍然十分紧密,同时因为教育资源不及大城市,学生面临的赶超压力也更大,除了刷题之外,校领导能拿出的办法不多,励志演讲的“打鸡血效应”即使短暂,甚至饮鸩止渴,仍然会是他们的一个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相对应的是高考人数的数据,2024年,全国高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400万人,考生们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对于基层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来说,求助于励志演讲,是他们为数不多能打的牌之一。从这一点来说,对学校也无需太过苛求。

但对于考生来说,保持冷静情绪可能比“打鸡血”式的奋发更重要,保持分辨能力也比盲听盲信更关键。高考确实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关口之一,但更漫长的人生在后面,如果以“高考式思维”来面对人生,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励志演讲中汲取养分,成为备战高考的助力,是应有之义,但同时也要发现问题,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

以在福建石狮某中学的演讲为例,雷磊在互动环节中抛出“你一分钟能鼓掌多少次”的问题,师生纷纷参与挑战,报道中写道:“场上分秒必争,场下掌声热烈。最终,所有人都超越了自己的目标,最多者鼓掌达300多次。同学们生动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唯有全力以赴,坚持不懈,才能创造奇迹。”

努力与坚持当然是高考的关键,但它们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以“鼓掌次数”与“高考成绩”类比,看似励志,实际上只是逻辑缺失下的偷换概念。这个小游戏确实可以调动现场气氛,但是否能够延伸出符合逻辑的道理则见仁见智。从人生的角度来说,许多人步入社会后就会明白,“努力就会成功”才是最大骗局,坚持也未必会有回报。

励志演讲习惯以情绪化的宣泄代替逻辑思考,以不断重复、加大音量的口号印证观点的“正确”,传递的却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以个例代替全部,将成败归因为某一种特质,忽视客观环境与实际因素,更是励志演讲中常见的手法。

又如梁君林强调的“保持感恩是成就一切美好梦想的基础”,也是成人世界里常见的骗人话术。

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家庭中,“感恩”往往被用来进行道德绑架。比如从电视剧到现实生活里,常见的“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到现在还不结婚(此处可以替换为‘不生孩子’或‘不生男丁’),你对得起我们吗?你还有没有感恩之心?”很多人提倡的感恩,实际上是抹杀是非观念甚至底线的感恩。如果“感恩”这个词用在社会层面上,那就更是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感恩真的是成就梦想的基础吗?有脑子的人听了笑笑就算了,但毒害孩子是不对的。

相比“专业”的励志演讲导师,优秀学生演讲是更普遍也更经济的做法。但与“专业人士”一样,优秀学生的经验分享也在近年来引发过一些争议。比如前几年衡水中学一位高三学生的那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就引发了不小质疑。还有学校曾经举办过“成就最好的自己”主题励志活动,让两千多名高三生在操场上跪拜父母。

这些例子都暴露了传统励志演讲存在的问题,它们有着相似的叙事套路,崇尚“逆天改命”,将高考视为个人乃至家庭的唯一出路,刻意制造城乡或阶层对立,以慷慨激昂的表达和激烈的面部表情为载体,强调“正能量”,然后激发全场情绪,以“全员呐喊”为最高潮。但它未必能够缓解压力,甚至恰恰相反。而且它对竞争和出路的过分强调,固化了“高考=战斗”的思维。

高考励志演讲其实并非近年来的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便已相当流行,它是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需求。相对来说,高考残酷又公平,在这片土地上,确实是无数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渠道。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是相对最靠谱的渠道。

但高考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有效覆盖个体的上升空间问题,这与社会整体的内卷化息息相关,这种内卷压力反过来又推动了高考励志演讲这门“生意”。但作为纯粹的商业行为,这些励志演讲导师们奉行的演讲模式、塑造的人设,都早已套路化,在水平和正确性上却很难保证。

上世纪90年代,高考录取率相当低,但中小学课业虽然繁重,“应试教育”虽然备受抨击,可孩子们的生活还是相对正常。但在大学扩招、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的当下,竞争更为激烈。将之全部归咎于“高考指挥棒”,显然是忽视了问题的根源。

内卷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个体选择空间极为狭窄。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家孩子只有好好读书才可能会有出路,社会现实也印证了这一点,于是就只能竞争,甚至以军备竞赛的形式竞争。最终,孩子们深陷于题海,学校只能不断重复投入,学生则因激烈竞争而忽视情感,人格塑造被强行歪曲。

这是全社会的资源分配和结构性不公问题,确实不是个体通过努力可以跨越和改变。当成年人纷纷躺平时,却继续蒙上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在懵然无知中面对未来,显然是不负责任。

对于那些没有其他人生选择的高三学生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引导并不是来几场打鸡血式的演讲,然后让他们继续去刷题,而是拆掉学校与社会间的围墙,找到真正的痛点,让学生们直面困境,知道自己为何需要努力,又该如何努力,同时明白努力并不一定能确保想要的回报,自己又该如何面对这种落差,在实际操作中,又如何通过学习方法、人生方向、学校和专业选择等关键因素,去尽力解决落差带来的问题。即使无力真正改变人生,起码多一点点筹码 。

学校和家长要做到这些,难度比请励志演讲导师开讲座大得多,但它毕竟是实实在在的。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学校和家长都不可能真的这样做。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本文部分首发于“红星新闻”‍‍‍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