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甘岭战役,不只是军事爱好者非常熟悉,一部电影《上甘岭》流传半个多世纪,可以说家喻户晓。在二十世纪中页那个半岛战场上,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方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双方十多万人拥挤在面积仅3平方公里多的狭窄战场上殊死搏杀,整整激战43天,互相发射了超过200万发炮弹,消耗弹药达6万余吨,付出伤亡2万多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罕有的一幕奇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但还是有很多人想不明白,美军拥有那么强大的装备火力优势,为什么就夺不下上甘岭两个小山头呢?这实在不合常理。你就看战役过程吧,美军为了攻占上甘岭可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几乎赤膊上阵了。

首先是火力覆盖。美军集中了105毫米、155毫米为主力的300余门重炮,并有近200辆坦克和上百架飞机支援,向上甘岭地区进行了全方位火力覆盖。最厉害的时候每秒钟有10发炮弹落下来,整个上甘岭阵地山摇地动,烈焰如海,被炸成了一片碎石焦土。战役期间,美军先后发射超过190万发炮弹,扔下5000多颗重磅炸弹,这个火力密度远远超过战争中的平均水平。美军认为在如此火海洗涤下,上甘岭上不应该再有活的生物了。然而呢,超乎他们想象的事情永远在前方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兵力冲击。为了夺取上甘岭,美方组织了美韩联军2个加强师部队,第一天就出动3个步兵营,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两个小山头猛扑。第二天,联军兵力增加到4个步兵营,继续攻击上甘岭。在此后的战役期间,联军平均每天组织3至4个步兵营实施轮番攻击,甚至不顾伤亡采取集团冲锋。相比之下,上甘岭两个小山头阵地非常狭窄,志愿军每次只能用2至3个连兵力来进行防守。联军占有4倍以上的攻击兵力优势,火力上优势自不用说,攻防转换速度非常快,志愿军要坚守阵地是万分困难,只能丢了阵地再组织反击,来回同优势敌人拉锯。然而志愿军后方联系通道遭到联军火力严密封锁,向前线运输兵力、物资非常困难,在路上的损失不比阵地上少,这仗打得可太艰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是美军装备好。美军是现代化的武装集团,有先进的军事科技支撑,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通常步兵装备包括冲锋枪、卡宾枪、手雷等武器弹药,有火焰喷射器跟随支援,还有钢盔、携行装具和最新开发的尼龙防弹背心进行防护。而志愿军除普通的武器弹药外,就是布军衣、布军帽,没有任何身体防护。美军单兵身上还带有标准化的野战口粮,一份能吃一天,肉、菜、果、糖、饼干、咖啡、纸巾、香烟、口香糖等俱备,营养花色搭配,待遇真是好。而且美军后勤供应管够,随便吃随便拿。志愿军则没有制式的野战口粮供应,坚守阵地主要吃炒面和压缩干粮,缺乏副食,营养很低,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热量供应。后勤运输还因敌人火力封锁非常困难,坚守阵地的官兵经常断顿挨饿。

双方这样的火力、装备和后勤对比,那只能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形容,所以很多人在多少年中打破头也想不出,为什么美军居然没能打赢上甘岭战役!那么到底为什么呢?因为美军遇到的对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