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1日,著名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云山战斗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向小城云山发起突击,第一梯队就展开8个步兵团兵力,猛烈围攻驻守云山的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

美军骑兵第1师在美军序列中比较有名,曾于太平洋战争中勇当先锋,奇兵夺岛,屡战屡胜,打出了王牌部队的威名。该师装备早已实现机械化,但官兵臂章上仍印有马头图案,显示了其不同凡响的出身。这次骑兵第1师奉命北上,以第8团进入云山城接替韩军建立防线,以保障美军主力第8集团军的翼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斗打响后,志愿军各部队四面出击,猛打猛冲,一举杀入云山城内。根据战前获得的情报,驻防云山地区的是韩军1个师,第39军打算牛刀杀鸡,一举将其全歼。然而交手之后才发现,敌人竟然是美军,通过审问俘虏确证,还是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第39军全体官兵人人振奋,越战越勇,誓要痛歼顽敌!

美军是第一次同志愿军这样的对手交战,感到极不适应。一批批身穿黄棉衣的中国军人如旋风般卷来,没有惯常的正规战接触,所到之处全是凶猛的近距离攻击,刺刀、手榴弹、喇叭、哨子成了他们的神秘武器,杀得美军胆战心惊,溃不成军。骑兵第8团抵挡不住,只好拼命突围。最后团主力算是冲出了云山,但是损失了一个营步兵和许多坦克、重炮、车辆,可以说是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骑兵第1师师长无法容忍骑兵第8团残部还陷入云山重围中,命令骑兵第5团北上驰援云山。为了加强该团力量,又将骑兵第7团1个营和155毫米榴弹炮1个营、105毫米榴弹炮1个连配属给了骑兵第5团。11月1日下午,骑兵第5团即沿龙头洞至云山公路出发北上。美军怎么也没想到,志愿军1个步兵团已经提前占领了其必经之路上的185高地,正严阵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第39军充分贯彻了“牛刀杀鸡”的战术原则,以主力8个团围歼云山之敌,另以1个团迂回至云山以南占领要点,担任阻击援敌的任务。这个团就是第39军115师343团。该团是红军部队出身,基础好,作风顽强,战斗力出众。343团先敌抢占要点185高地,打得积极主动,将美军骑兵第5团先头部队击退。随后343团充分发挥土工作业的本领,一夜时间就挖掘出了深达2米的壕沟网和大量射击掩体,建立了坚强的阻击阵地。

11月2日天亮后,美军骑兵第5团在炮兵、坦克和飞机支援下,向185高地发起攻击。志愿军343团只有轻武器和迫击炮,但准备充分,密切协同,织成了绵密的交叉火力网,打得美军死伤遍地,寸步难行。由于美军的空地联合火力很凶猛,志愿军的阵地工事大部被摧毁,也受到很大伤亡。343团团长王扶之是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果断命令部队点燃山上的树木,很快整个高地就笼罩于滚滚硝烟之中,美军的炮兵和飞机根本看不到攻击目标,火力射击效果大减。

无奈之下,美军疯狂发起密集队形冲击,双方进行了反复争夺。激战到下午,美军冲破了位于龙头洞公路东北侧的志愿军阵地,两军展开激烈白刃战。王扶之观察到危急情况后,命令团迫击连集中火力封闭突破口,同时派出团预备队,坚决向敌人反击。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美军又被赶了出去。志愿军炮兵趁势向敌人阵地延伸火力,炮火正好击中美军团指挥所,将骑兵第5团团长约翰逊上校炸伤。美军只好呼唤来直升机,将重伤的团长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至黄昏,美军骑兵第5团用尽了所有招数,仍无法突破志愿军阵地,不得不向博川方向撤退。龙头洞阻击战至此结束,志愿军343团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战术运用正确,打得机智灵活,顽强击退了美军王牌师一个加强团进攻,毙伤俘敌上校团长以下440余人(美军资料显示损失350人),失败了敌人增援云山的企图,有力保障了军主力围歼云山之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