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天水吃麻辣烫,别忘了游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一览跨越1600多年的佛造像之美。

麦积山石窟在中国四大石窟里,名气大概是最小的一个,但由于其始凿于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系统完整地保存了各历史时期的佛教造像和世俗人物造像。这些造像,面容亲切,充满温情,展现着的各历史时期的美。又由于其选址在疏松的砂岩上,不易雕刻,绝大部分造像采用泥塑工艺,这是中国在世界雕塑史上的独创。

一览各朝代的塑像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深山密林中,历经1600多年的不断增修营建,现存有大小窟龛221个,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以及大量的碑碣、经卷、文书等文物。其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造像,风格各有特色。

北魏塑像:从健壮到秀骨

北魏时期连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刚传入中国不久的佛教便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同时,佛教又得益于统治者的重视,麦积山石窟也迎来发展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塑像,以第 74、78等窟为代表。佛像高额深目,鼻梁挺直,身躯健壮,袒露身躯,薄衣透体,形体虽不大,却有宏大的气势,是典型的“后秦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74窟右壁佛

如,第74号窟石壁佛,是麦积山石窟现存年代最早的作品,据推测是十六国后期所作,高295厘米,佛结跏趺坐于窟内右侧高坛基上,两手前后重叠置于腹前,呈禅定式。佛头上有水波纹高肉髻,面型方圆,两鬓较薄,高额深目,鼻梁挺直,嘴角稍稍带笑,给人以神圣坚毅的感觉。

但到了北魏中后期,因当时的统治者进一步推行汉化,加上南朝士大夫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种“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服饰飘逸,称为“奕衣博带”。如较有特色的121号窟为北魏时期的菩萨与弟子像,菩萨高1.23米,弟子高1.22米,身材修长,细颈削肩,身穿汉式上衣,下着长裙,面相清秀,是典型的“秀骨清像”式风格。菩萨与弟子靠拢在一起,面带微笑,似乎在窃窃私语,好像已全无神像特有的庄重和神秘,完全是世俗化的凡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21窟正壁右角菩萨与弟子(北魏)

西魏塑像:饱满圆润,充满情趣

西魏是继北魏之后麦积山石窟营建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国势由弱渐强,佛教造像风格也从北魏的清瘦单薄向饱满圆润、大气浑厚转化。这一时期的洞窟现存15个,现存塑像 50余身,大都形貌俊美,生动细腻,形象也出现了世俗化的转变,有了生活情趣,淡化了宗教艺术的神秘感,也变得更为亲切可人。

如麦积山石窟44窟正壁主佛(西魏),据说是依据武都王元戍仿其母(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乙弗氏)的面容、形象,所塑的佛像,面容饱满圆润、肌肤细腻光洁、眉目细长、嘴角微微含笑,上身微微前倾,作低首俯视状,给人一种亲切慈爱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积山石窟44窟正壁主佛(西魏)

再如123窟的童男童女(西魏)。童男脸庞清秀、眼睛细长、薄薄的嘴唇露出天真的微笑;童女则挽着双环发髻,充满了生活趣味。

北周塑像:质朴粗犷

北周时期的造像上承北魏、西魏风格,下启隋唐新风,具有过渡性。无论主佛还是菩萨,造型渐渐转变为质朴圆润、敦厚粗犷,面容生动自然,衣裙薄纱透体,肌肉感强。这一时期的石窟造像现存大小雕像共 1270身,题材以七佛为主,还有三佛、千佛等,造像的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窟胁侍菩萨(北周)

如12窟胁侍菩萨(北周),双手抱宝瓶举于胸前,双目下视,身躯非常自然谐调,表现了菩萨安详自得、恬静虔诚地倾听佛法的神态。头上塑有独特的花瓣式发式,脸形方圆,是北周时期典型的“珠圆玉润”风格。身持花满璎珞,衣着富丽华贵,是当时北周皇室显贵在天水故里开窟崇佛的塑像特征。

隋唐塑像:饱满细腻

隋唐时期,麦积山的开窟造像活动依旧兴盛。在东崖中部摩崖塑造一佛二善萨大像,主佛高达15.7米,两侧胁侍菩萨高为13 米,是麦积山现存最宏伟的作品,具有隋代造像概括简洁、厚重饱满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崖大佛(隋代)

又由于盛唐以胖为美,佛教塑像也因此发生趣味性的改变,又大都饱满丰腴、面部清秀,平稳、祥和,富有变化,使佛像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切感。如唐代典型的有43号窟的右胁侍菩萨,全身微微向右倾斜,重心落在右脚,头略向右倾,眼向左凝视,口角微动,双手扶于胸前,腰肢柔软,显示出一种和谐的曲线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3号窟的右胁侍菩萨(唐代)

宋代塑像:世俗风浓郁

宋代是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发展的最后一个高潮期。经过了频繁战乱的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鼎盛,人们的生活有了好转,佛造像艺术向现实生活转化,偏向写实风格,使宗教中的神的形象完全世俗化,面容丰润,身姿挺拔,增添了许多亲切的人情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3窟佛与罗睺罗(宋代)

如133窟佛与罗睺罗,宋代,高约3米的大佛顶天立地,姿态优美,罗睺罗侧立,双手合十于胸前,两佛相互呼应,非常和谐。

南宋以后,麦积山石窟虽仍有零星兴建,但在艺术上已无新鲜之处了。元明清时期由于政治中心东移,秦州地位下降,麦积山也步入开窟造像的衰落期。

古人的独创泥塑

麦积山石窟的泥塑造像,是古代匠人因地制宜的创新方式。

在泥塑造像制作时,古人或以相对坚硬的岩石表面作为骨架支撑,或用木材搭出骨架,再敷泥塑造佛像。

使用的泥中配上细麻丝、棉花等材料,提高了泥的硬度,再进行细部雕刻等工艺。待泥塑干透后,再施彩绘,泥塑便赋予了形象生动感。而且,这样制作出的泥塑造像,也是质坚如陶的。

另外还有模制泥塑,以泥、细砂和麦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翻制,表面经处理后施彩绘。如10厘米左右的小型塑像,通常背面粘贴于墙壁上,如万佛洞(第133窟)的墙壁上层,就贴有数十排、高不足10余厘米的小佛像。

还有特别的“薄肉塑”。在上七佛阁(第4窟)的壁画中,“伎乐飞天”的面部和肌体用薄薄一层细泥塑出,凸起在画面上。这种泥塑、雕刻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使整幅壁画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窟薄肉塑壁画(北魏)

这种因地制宜的创新技术不仅让佛教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而且在麦积山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历经一千多年,仍能够被留存至今。

游览麦积山石窟,山虽不高,但栈道层层交织,多达12层,俗称“十二联架”。又由于山体的中腰突出,部分栈道也由下向上层层外凸,气势非常惊险。沿着栈道迂回而上游览,有的可进入石窟,仔细近距离欣赏壁画、塑像;有时则只能通过门孔隙、栏杆与造像隔空相望了。但在静静的仔仔细细欣赏时,才能真切体会到这一跨越1600多年的佛造像艺术所展现出的每个历史时期古人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变迁,领悟佛教的传播和中国化历程,感受它们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佛像的最大不同——面容和蔼可亲,俯首下视,“既是神,也是世俗的人”。

编辑:果然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