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7日,距离曾经对东南亚地区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为北方边界战争),已经过去整整40年了。对此越南媒体少见地纷纷进行了报道,力度相当大,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其国内知识界也组织了关于这场战争的研讨会,其中不乏有退休和现役的军队将领参加,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有些越南媒体也不得不发出感叹,本国年青一代人却对这场战争知之甚少,很多人根本不清楚2月17日是个什么日子,而且也也不关心这个话题,遇到采访时反应茫然,这实在是苦了一群爱国者的心。

想想40年前,这场为期28天的战争结束后,越南国内也是高调庆祝了一阵子,又是在河内召开庆祝胜利大会,又是开媒体招待会向外界宣传,又是表彰在战争中有突出贡献的军事单位与个人,而且在军事博物馆还展出了很多在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那一时期越南国内掀起了一场歌颂这场战争的浪潮,一些街道、学校的名字也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来命名。如1978年8月因在友谊关前虐待归国难侨而遭刺杀的边防军士兵黎庭征,就被广泛宣传,总计一些城市的几十条街道都以他来冠名。文艺界紧跟推出了一批歌颂越南军人英勇抗击外敌的歌曲、电影、小说、漫画等,甚至一些儿童连环画的风格也与当时中国的同类作品颇为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时间进入90年代后,因为国际形势变化,越南的内外策略也发生转变,中越恢复关系,这场战争的影响在两国迅速被降温,有关声音消失。后来发展到在公开媒体上不介绍、不讨论、不纪念,有人提起还会被压制,积时日久,逐渐变成了一场“被忘怀的战争”。

到了40年后的今天,由于上述原因的积累发酵,越南的一代年青人大多数不知道这场战争,即使有所耳闻,但对战争的起因、背景、伤亡人数等都概念模糊,更不可能有什么感情去纪念了。对此,当年打过仗的越军老兵感到痛心,自己和战友们曾经流血流汗地报效国家,如今竟然成为了一段不清不楚的历史,实在是尴尬异常的现实存在。

近些年中,一些昔日参过战的解放军老战士纷纷走出国门,到越南去重走当年的战场,怀念和凭吊自己的青春岁月以及洒血异国的战友。他们在和越南人交往的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一些5、60岁以上的人还记得那场战争,甚至会遇到一些越军老兵,曾经的对手相逢而笑,把酒言欢。但是30岁以下的年青人则对此不甚了了,基本是一问三不知,也不怎么感兴趣。少数知道一点的年青人,也不愿意深谈,只是表示那段历史过去了,没必要再去提起。我们的老兵对此不禁大为感叹,相同的历史,相同的现实,何其令人深思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国际形势发展,越南国内策略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北方边界战争已经从被禁话题变成可以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开始触动和了解这场战争,变化将会越来越大。

历史记忆是对于国家建设非常重要的工具,对此我们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