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靳慧、熊芳雨、柏可林5月10日报道:“做完西藏新病人,再去看看西藏老病人”,临出发去义诊前,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医生董良超还奋战在手术一线。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来自西藏的病人”总是令人格外侧目。2024年,是中央开展援藏工作30周年,由上海市儿童医院援藏干部发起的“格桑花之爱” 关爱西藏农牧区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公益救助项目也有十余年了,600多位大龄重症DDH患儿在“格桑花”的陪伴下,从西藏来到上海免费做手术,700余名早期、轻度的DDH患儿在西藏当地得到成功的保守治疗,70余例在当地完成手术矫治。这个项目让频繁往返沪藏两地的医生与病人早已像一家人一样。经过10多年的发展,“格桑花”如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和华泰证券的支持下,以日喀则地区DDH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经验为样本,逐步搭建起了涵盖更多先天性疾病的筛查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机一降落拉萨,作为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曾有着3年援藏经历,援藏结束后又坚持每年都入藏义诊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杨晓东就直叹,“又回家了”,今年“格桑花之爱”先天性疾病巡诊筛查医疗队中,有新生儿科、心胸外科、心内科、骨科、眼科等儿科专家13人。带队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徐文静也是多次跟随医疗队进藏,此次带来的强大医疗队在一周里不仅为高原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将为当地医生开展高水平业务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树枝就能测视力

一早,医疗队刚收拾行李跨出拉萨贡嘎机场,眼科医生乔彤的电话就应声响起。“我们这次是奔赴日喀则地区巡诊,那你中午吃饭时来找我,我帮你复查”,乔彤告诉记者,今年2月一位西藏拉萨的病人来上海做斜视手术,正好她5月要来西藏义诊,就提前联系对方复查。“我有很多西藏的病人,每次进藏前都会联系他们,有时间过来找我复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已经是乔彤医生第15次进藏了,走在路上可以不背氧气瓶,给病人做视力检查能顺手捡起一根树枝来用,一副非常适应且随遇而安的态度。在江孜县人民医院义诊时,原本没有安排眼科病人,她也能在其他科室检查排队时,把在四处乱逛的小朋友“抓”来看看眼睛,居然还真被她诊断出两个小朋友要做眼科手术。“我这周都在西藏,想做的话过两天就能安排,我亲自操刀”,多么难得的机会,要知道日常挂乔彤医生的号,基本得提前一到两个月,等她做手术要排队半年。两三天后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在麻醉科医生顾志清的协助下,一台斜视、两台一单一双上睑下垂联合倒睫手术果然雷厉风行地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与高原疾病“过招”

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含氧量比海平面少35%-40%,太阳辐射又很强烈,让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病高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住患儿侧踝部,屈膝90度,再将髋关节外展后伸……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排队等待检查的先髋患者把骨科医生董良超、柯呈辉团团围住。“几岁了?”“12岁”“小姑娘汉语说得挺好,现在走路、上体育课,腿疼不疼?”“疼”“这个片子什么时候拍的?”“15天前”……一手举着片子,一手扶着患儿,骨科医生们总是能最快速筛查出患者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岁的贡噶小朋友被妈妈抱在队伍中,他是脑瘫性髋脱位,5岁了还不会走路,妈妈听说上海医生来了,特意抱来。“生她时有难产吗”,董良超医生关切问道,“小朋友最大问题还不是髋脱位,脑瘫也影响了她的肢体活动能力,需要多科室综合治疗,这位小朋友的信息登记下来,我们多方评估一下,可能要带去上海做手术”,得知小贡噶还有一个7岁的哥哥,也是位脑瘫患儿,董良超很是心痛。他分析说,有的脑瘫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仅有下肢的肌张力亢进,有典型的脑瘫步态,随着进一步发育,会慢慢出现髋脱位的情况,这就要求医生早期诊断脑瘫,并且给予及时的早期康复治疗,必要时候可以加做软组织松解手术,最后再去解决髋脱位的问题,这是和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嗨,你来啦”,人群中,骨科护士姜琰远远地跟一位身高2米多的爷爷打招呼,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姜琰还记得,爷爷有两位孙女,分别都通过”格桑花之爱“的公益筛查去上海做髋关节手术,每次都是爷爷陪着去,所以这些年在上海起码已经见过这位爷爷三、四次了,加上他长得比一般人高,令人印象格外深刻。这次,爷爷也是牵着孙女来复查,得知恢复得很好,爷爷脸上露出了欣喜地笑容。

上海专家“千里追患者”

很难想象,在西藏日喀则,一群来自上海的儿科专家们追着患者给电话、加微信,生怕对方不联系自己,而这些医生在上海的专家号大多“一号难求”。“有不舒服记着给我发微信呀”,“决定来上海了提前跟我说呀”,心脏中心主任洪海筏掏出手机又加上了一位患儿家属,“因为西藏先心病患儿的父母以牧民居多,照顾先心患儿的知识极其缺乏,他们来外地就医也很不容易,因此我们就要主动出击”,洪海筏医生解释说,在上海医生的热情问诊中,这些患者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还尚在襁褓中的小婴儿被推到洪海筏主任面前,次仁阳姆才出生5个月,出生后就经常发烧感冒,这次因为肺炎发烧住院,被诊断出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还有才18个月的次仁措姆,也是因为肺炎发烧住院,被查出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因为太小了,一根氧气软管还得用胶带粘在脸上,小朋友乖乖坐在推车里不哭不闹,两只眼睛好奇地看着医生。洪海筏医生给他们做了体格检查,详细了解了检查数据,耐心地说,“高原缺氧,先心病的患病率较平原地区是高的,需要及时治疗。不过一般2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外科开放手术,还没到微创手术的时机。我们现在都舍不得孩子做外科开放手术,现在家长能做的就是时刻监测,多多给孩子们补充营养,把体重涨上去。等2岁后安排来上海做微创手术吧”,他也安慰说,别担心,现在孩子属于早期发现,只需做一个相对简单的微创手术,就可以完全恢复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迦县中心医院心超室外,不少人在排队等候检查,唯独一个女生蹲着埋头刷中考政治题。卓玛告诉记者,自己今年16岁,在萨迦县中学读9年级,再过一个月就要中考了。今年体检时被查出心脏不好,最近明显也感觉有些呼吸不畅。心内科医生姜逊渭初步诊断,怀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做心电图进一步明确,如果确诊的话需要手术治疗。正在萨迦县中心医院援藏的王洋主任主动“揽活”,“小姑娘还有一个月中考了,没有特别急的话,让她先中考完吧。后面我们带她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再看是否需要去上海做射频消融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位妈妈,身上背了一个,手上牵着另一个。小女孩两年前鼻子被硬物砸伤,现在虽然伤口恢复了,但面部留下巨大瘢痕,还反复流脓鼻涕。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徐宏鸣给她做了体格检查,徐宏鸣医生发现,小女孩右侧前鼻孔有些狭窄,这可能与之前外伤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有关。徐宏鸣分析说,最有可能就是有异物在鼻腔里或瘢痕组织下面,建议小女孩做个鼻腔镜和副鼻窦CT。“等等,我先给你开一些促进鼻腔通气和滴鼻的消炎药,你检查前用用会舒服点”,徐宏鸣喊住这对母女,真是贴心的上海医生。

“上海医生”在当地是响亮名片

在日喀则,只要亮出“上海医生”的名字,连最偏远的村子都知道,上海的援藏模式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的“格桑花之爱”巡诊筛查,医生们日均驱车1000多公里,跑了日喀则的一市三县。高海拔地区,低氧、低压、高寒,特殊环境给医生们带来极大挑战,在定日县人民医院巡诊的这天早上,天气就特别冷,由于医院现有场地限制,义诊台子只能搭在室外,每个人鼻头都冻的红红的。但即便这样,一群患者依然大早上就排在医院门口等候,有些患者是从高原牧区坐五、六小时车,走几十里路赶到的。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让医生们干劲十足、热血沸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迦县那天,天空飘起了绵绵的高原细雪,轻裹住一位位纯洁白衣的背影。正在萨迦县中心医院援藏的医生王洋欣喜地在朋友圈写下,“萨迦今日喜降瑞雪。上海市儿童医院的专家们来萨迦给患儿看病,感谢各位白衣天使,感谢上海医生,扎西德勒”。大家都知道,不管来时的路如何艰辛,在一代代援藏医生的努力下,白雪终将被爱的暖流融化,珠峰很高,但明天会比今天更进一步。小朋友们也将开启新的人生,一切生生不息,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