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哪怕是今天,依旧难以想象这顶凤冠的奢华。

三龙二凤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被称为冠绝明代的佳作,它的拥有者,是一个弃妃,哪怕她的儿子成了太子、皇帝,母子二人依旧不得先皇宠爱。

这顶凤冠在出土时破败不堪,耗费近万只翠鸟才修复完成。可惜的是,弃妃从始至终都未曾亲眼见过这顶为她专门打造的点翠凤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安葬到荒草之地,迁坟后随葬品只有生前用过的水壶等不值钱的物件。点翠凤冠是谁为她打造的,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位弃妃有着怎样的过往,皇帝既不爱她,又为何会专门为她打造一顶冠绝明代的点翠凤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厌弃的妃子

“竭天下之物力,穷帝国之巧匠”,点翠凤冠由此而来,不过对于刚进宫选妃的王氏来说,这样盛大的场景是她所不敢想的事。

万历初年(1572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规模选妃,此时王氏的父亲官任锦衣卫百户,属于正六品武官,王氏各方面条件相对出色,可惜没能当选前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轮选拔,落选的女子被遣返回乡,条件优秀的则转为宫女。1578年,王氏被分配到孝定太后的慈宁宫侍奉。

三年后的一天,明神宗在宫中偶遇王氏并偷偷的临幸了她,按规矩,皇帝需要赏赐一些东西作为依据才能让文书房的内侍核对。

不过明神宗有意隐瞒,并没有给任何东西,可就这一次的巫山云雨,王氏竟有了身孕。得知皇帝并无加封的意思,她也不敢声张。

直到太后发觉她肚子逐渐大了起来才召她密室中问话,得知这件秘事,太后非常生气,在一次和明神宗的谈话中问道此事,在规矩和身份的威压下,明神宗赖不了账只能加封王氏为恭妃。

孝靖皇后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朝凡土登天门,可身为皇帝的妃嫔,日子过得比宫女还要难熬,王恭妃并不受宠,寝殿各项生活条件也不舒适。

后宫之中,美艳妃子不计其数,王恭妃自加封之后便再无多少浪花。直到孩子足月出生,前朝、后宫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

明神宗虽嫔妃众多,但子嗣单薄,此时的皇后膝下无子,而王恭妃的第一胎就是男孩,皇宫中的庶长子,朱常洛。

前朝大臣们很高兴,按照规矩,皇后无嫡子,应该遵循“无嫡立长”,朱常洛理应当选太子之位。

仅当了一个月的皇帝,朱常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明神宗不太开心,他心中的太子人选早就定好了,就是皇三子朱常洵。皇三子是郑贵妃所生,明神宗对她宠爱有加,别的妃子见了皇帝毕恭毕敬、小心谨慎,郑贵妃却还能玩笑的称呼皇帝为“老嬷嬷”。

宠冠后宫这个词用在郑贵妃的身上毫不违和,甚至皇帝给的宠爱远比想象中的要更多,为了坚持立皇三子为太子,明神宗甚至不让皇长子朱常洛念书

关于太子册立一事,皇帝和大臣们僵持了十五年,后宫中的郑贵妃自然不愿意让宫女出身的王恭妃压自己一头,对她的打压更甚,王恭妃多年来一直被深锁宫墙之内。

景阳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593年大臣一再上书,皇长子朱常洛才得以重新回到学堂之上。太后虽在后宫,却也知道到国本的重要性,一日她传唤明神宗时,明神宗仍旧不愿意承认朱常洛,嫌弃道,“他是宫女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意外去世,王氏受尽虐待

太后气极,对着皇帝说道,“别忘了你也是宫女生的。她的儿子难道不是你的儿子”明神宗这才羞愧起来,他的生母原本只是泥瓦匠之女,因为隆庆帝的临幸才有了明神宗。

在太后和大臣的劝谏下,他不得已只能将朱常洛扶到太子之位上,不过出于愧疚,明神宗在同一时间立了皇三子为福王,以安抚心尖上的郑贵妃。

郑贵妃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之后,郑贵妃越想越觉得不舒服,在后宫之中处处找王恭妃的麻烦,她还称朱常洛早已不是chu男,正值给太子选妻之时,这件事掀起了不少风雨。

直到照顾王恭妃的起居内侍证明才得以还太子清白,原来由于王恭妃的寝宫眼线颇多,为了儿子的安全,13岁之前,母子仍旧一同起卧。

在登上太子之位后,王恭妃晋升成了贵妃、皇贵妃,挪居景阳宫,此后母子二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盛宠的郑贵妃便使劲各种手段欺辱她。

由于思念儿子,王恭妃的眼睛哭瞎了,身体一直抱病,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出生以后,她便在房中日日幻想着孙子的模样。

朱由校,被称为木匠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临终之前,母子两人才有了见面的机会,朱常洛跑到景阳宫的时候,大门紧锁,等太监取来钥匙才见到了失明的母亲。

可躺在病床上的王恭妃提醒儿子,“郑家有人在此”,朱常洛心痛不已,母子二人只能无言痛哭,直到咽气时也没能说上一场心里话。

郑贵妃派过去的人直到确定王恭妃气绝之后才允许太子给母亲收敛,30多年的深宫煎熬,王恭妃始终没能博得皇上一丝的青睐。

去世之后,明神宗也没放过她,要求以后宫中未生育的妃子标准下葬,大臣们纷纷劝谏不合规矩,郑贵妃自然不愿意皇帝改变心意,直到曝尸十月之后,王恭妃的遗体已经开始腐烂才草草下葬,大臣最终没能拗过皇帝。

定陵后殿,左边为孝靖皇后棺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处荒废的坟园,无人照看的凄凉,朱常洛对母亲的思念越发深重,儿子朱由校也常常听闻祖母的生前事迹。

1615年,朝廷之上开启了一场打击太子的“梃击案”,不料歪打正着,郑贵妃暗中指派的人手暴露,由此牵涉出了一场庞大的阴谋,郑贵妃干涉前朝还牵扯到了邪教一事引起民间激愤。

大臣们纷纷将矛头指向郑贵妃谋害皇嗣,郑贵妃哭得梨花带雨,明神宗爱护有加自然不肯重罚,最终以加奉王恭妃香火为由草草了结此事。

孝靖皇后陪葬品甚少,此为生前所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20年,明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登位,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王恭妃追封为皇后。只可惜,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帝,朱常洛便因为“红丸案”不明不白的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祖母倾尽巧匠打造点翠凤冠

朱由校登基,紧接着御史大臣在朝堂上揭开了郑贵妃迫害王恭妃致死的阴谋,明熹宗朱由校感念祖母便接过父亲的遗愿为王恭妃举行了追封仪式。

十二龙九凤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封谥号明孝靖皇后,正式上册宝,仪式之后,朱由校命人将王恭妃的孤坟迁入定陵,还出了三箱随葬品,一箱放了谥册和谥宝,一箱放了三龙二凤冠一顶,其中还有霞帔等珍贵物品,另一箱则放了一顶十二龙九凤冠。

凤冠霞帔是明代每个女子出嫁时的梦想,尤其是凤冠,自汉代起便以点翠工艺为尊。而明孝靖皇后的这两顶凤冠皆采取最顶级的翠鸟羽毛,能工巧匠赶制数月才完成。

三龙二凤冠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靖皇后的这两顶凤冠是纵观整个明代都是绝无仅有的佳品。

这顶三龙二凤冠上采用了3426颗珍珠,稀有的红蓝宝石就有95块之多;另一顶十二龙九凤冠更加华丽,宝石121块,珍珠3588颗,小红宝石18块。

或许是感念祖母在深宫中思念之苦,明熹宗还命工匠制作了一件百子衣,黄金与红色丝绸相映,直至出土时颜色依旧华丽。

百子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可惜的是,由于点翠工艺保存不易,这两顶凤冠在出土时已经破败不堪,为了还原当时容貌,我国的古物修复专家便找了将近万只的翠鸟。

点翠工艺繁琐且对技术要求很高,点翠用的是翠鸟背部的亮蓝色羽毛,根据羽的成色不同制作要求也不一样,死掉的翠鸟羽毛颜色会有差别,必须是活体时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冠上一块如意云片,要求金丝制的胎体轻薄,羽毛文理更是要选取上品,几乎没一百只中,只有五、六只翠鸟能作为上品。

现代修复这件凤冠,专讲筛选了近万只翠鸟,据修复专家分析,古代的采羽技术或许没有现在条件好,翠鸟是一种极难人工饲养的鸟类,它们敏感怕人,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过去想要制作一顶凤冠必须从野外抓捕,总共牺牲的翠鸟数量超过上万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之后,翠鸟便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与之相对的点翠工艺也逐渐从民间消失,孝靖皇后的这顶凤冠,是我国一次破例大型采集翠羽的活动。

直到现在,除了国家重要文物的修复和制作,是不允许私自捕猎翠鸟的。技艺发展之下,一些民间的制作大神开始用其他动物的羽毛或是染色来模拟点翠工艺。

至于这顶凤冠有多珍贵,恐怕能撑得上无价二字,在明代时,红蓝宝石只有朝贡时才能见到,而当时的藩国的宝石本就稀少,送到明朝皇室就更加稀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皇家独有的金线花丝工艺和点翠技艺,恐怕在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制作第三件这样的珍品。

结语

从隆帝年间时,就曾有大臣上书劝谏皇帝节制购买各种宝石,从当时的物价来看,这些宝石都是按分来计算价值的,一分可值百两白银,越是上品宝石就越贵。

这样的配置下,说是“价值连城”都有些委屈了。

参考信源:
明孝靖皇后简史
《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四年三月己巳 ○己卯以 元孙诞生册封 皇太子生母 恭妃王氏为贵妃。
《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二·孝靖王太后传》: 三十四年,元孙生,加慈圣徽号,始进封皇贵妃。
《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二·孝靖王太后传》: 大学士叶向高言:“皇太子母妃薨,礼宜从厚。”不报。复请,乃得允。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天寿山。
点翠工艺百度百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