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互联网,野史一直都能刷新我的三观。

网友们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疯狂进攻野史

类似“苏轼为张怀民生儿育女”的说法,甚至都排不上榜。

如果放到现在就是在造黄谣了,只是编排古代人的黄谣,古人没办法从棺材里爬出来有嘴说。一夜之间,都是这种“钩子文学”,不禁问一句,这样怎么很爽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钩子文学”,是什么鬼黄谣?

4202年了,网友们从看野史进化到了“写野史”。

在网络上搜索朱元璋三个字,出现的相关词条,竟然是“朱元璋卖钩子”。

其实这个梗,最早源于知乎上的一篇问答,网友提问“朱元璋为什么保留他做过乞丐的历史”,于是有人在下面给了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回复内容过于炸裂,这个说法迅速在互联网蹿红。

几乎每一个历史名人,都难逃被网友编排的命运。

要不是古代人不能出来回应,这些网友早就收到传票了……

代入一下这些历史当事人,我都想跳出来扇他两巴掌。

这不就是造黄谣吗??

这完全不能称之为野史,而是网友自己的无知。用一种自以为的专业研究去诋毁历史。

他们羞辱了历史上所有的王侯将相,轻飘飘的就把历史的严肃和壮阔戏谑成直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rasgar

大部分野史看起来都荒谬抓马,但是野史的“野”字,并不是狂野的野,而是相对于正史的一种说法。

如果说正史是“在朝”,那么野史,便是“在野”。

所谓正史,一般指的就是我们熟悉的二十四史,即包括《史记》《汉书》等在内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它们记载了从黄帝时期到明朝崇祯年间的朝廷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dMatcha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故事其实都算作是野史。

其中不仅包括“水分极大”、主打抓马的各色市井传闻、小说话本,还包括当时的文人大臣撰写的一些书信、人物墓志铭等其他文学作品。

这种“钩子文学”非常无聊,网友们没有亲眼看到,也没有实际证据,纯属是自娱自乐的意淫。

那么,野史到底能有多离谱荒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名人的野史能有多离谱?

相信那些抓马的野史,大家都多少听过一些吧。

比如坊间盛传,诗人孟浩然的离世竟是因为王昌龄?

据说孟浩然重病,吃不了太油的重口食物,结果王昌龄来探病,两人一时兴起,一顿大鱼大肉就吃上了,导致孟浩然病情恶化直至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水&吴声

就连一些本就有虚构性质的故事中的人物,也有自己的野史。

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其实并不认识,而且都不是同时代的人。

祝英台比梁山伯早死几百年,人们埋梁山伯的时候不小心挖到祝英台的坑,就这么凑巧地把俩人埋一起了,便顺势编了个殉情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张一

而且别以为野史只有古代盛行,其实近代也有各种非常“野”的野史故事。

比如就有人说鸦片战争的时候,道光帝想把英国女王收入后宫,而且还嫌弃她是二婚??

以上大多数野史都并没有真实存在的史料可考,但也有一些未被记录在正史中的野史史料是有十分可信的来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rasgar

以李白之死为例,关于李白的死因,大家应该都听过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是掉河里淹死的,有说是病死的,甚至还有说是喝酒喝死的,这些说法都没有正史记载,全都算是野史。

但在这些野史中,也有文字形式的史料,李白的叔父曾在自己的笔记《草堂集序》中说明李白是病死的。

既然是野史,究竟是否杜撰已经无从考究,但是作为当事人的家人,虽是野史,也被更多史学家认为是真实可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野史并不一定都是“野”到荒谬戏谑的,甚至在古代修订正史的时候也会参考一些坊间野史。

司马昭在介绍《资治通鉴》时,就说自己写作是“遍阅旧史,旁采小说”。

那么野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们真的可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古代人的黄谣,有瘾?

虽然其中确有不少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但是总体来说,大部分野史都只是一种对历史人物的“再创造”。

古代人编野史的能力之强,能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rasgar

比如号称“明代第一同人文圣手”的冯梦龙,就是个野史编撰爱好者(没错就是那个著名的‘三言二拍’中‘三言’的作者冯梦龙)。

有不少野史都是出自他之手,例如苏轼那位有着长脸的小妹就是他编的,曹植和嫂子甄姬的私情也是拜他所赐。

还有宋徽宗、柳永、王安石等各个历史名人都没逃过他的编撰,李白和杜甫两人的故事甚至在冯梦龙的笔下被编的活像耽改剧。

这种类似当代“同人文”写法的历史名人小故事,在古代绝对不止冯梦龙一人热衷,故事一多,后世难免有人信以为真,野史就这样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rasgar

除了用名人的名字和背景写“同人文”的,野史也“造”出过一些人物。

比如宋代法医学著作《洗冤录》的作者宋慈这个人,正史是没有记载的,全靠一篇被视为野史的墓志铭,证明这个人的存在。

正是因为野史的不确定性,让宋慈和他笔下精彩刺激的《洗冤录》故事,都显得扑朔迷离,于是后世又许多人都喜欢用宋慈的故事改编成小说和影视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野史的本质就是古人对于宫闱秘史、名人八卦的一种猜测传闻,虽然确有记录历史的目的,但主要还是为了娱乐。

其传播方式也是口口相传,或者以市井狭邪小说的形式传播。

所以,古人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刻板严肃,他们也会沉迷这些八卦“同人文”,还会自己造梗、产粮呢。

面对这种离谱野史,我们也应当抱着戏谑娱乐的态度,当个笑话可以,千万别当真。

作者:若林

责编:律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