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尽管是俄罗斯人必须休息的周末,但在乌克兰上千公里的四个战场上,双方仍处于缠战状态。而且,继恰索夫亚尔、克拉斯诺戈罗夫卡、罗博蒂诺成为热战焦点之后,哈尔科夫也成了乌军拼命增派战略预备队力保的要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俄国防部当天发布的战报显示,第一次正式亮相入乌参战的俄北方集群,在边境进攻战中,确实占领了鲍里索夫卡等五个边境村庄。但就连《军事观察》这种俄罗斯正规媒体当天的消息都显示,乌军在最初一天的慌乱过后,就已经开始有组织地抵抗,甚至还发起了反冲锋。因此,俄军虽然进行了纵深达70公里的炮火攻击,但地面部队只是建立了一个40到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并没有拿下里普岑和沃尔日斯克,这两个乌军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枢纽。也就是说,俄北方集群只是刚刚攻到乌军在哈尔科夫北部的第一道防线面前,双方真正的野战阵地较量也只是刚刚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俄军现在是从北到南、四个战场、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出击,是在全面进攻令乌军疲于奔命的过程中,寻找像阿夫杰耶夫卡方向上,奥切列季诺镇那种被攻占后,就会导致乌军局部防线彻底崩溃的突破点。

现在北线哈尔科夫战场边境作战的俄军,仅仅投入了4—5个营的兵力,在寻找乌军第一道防线上的突破口。现在要谈其今后是直扑哈尔科夫,或是去抄80公里之外库比扬斯克乌军的后路,还为时过早。因为,就算是其最低级的战役级作战目标,也应当是在两周之后,双方兵力渐次增加到师、旅级对抗之后,才会体现出来。否则,俄军十多个连队攻了两天,抓了不到40个俘虏的小规模作战,根本无法展示俄北方集群下一步的作战决心及作战意图的。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乌军确实也继承了二战时苏军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的时候,反冲锋一直是乌军最常见的手段,尤其是在无人机这种纯进攻性兵器成为战场明星后,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也被乌军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即使俄军兵力占优,火力占优,已经开始打快速灵活的小规模的穿插进攻,但为了避免高战损,俄军现在不仅不和乌军争一城一地的得失,甚至,其作战目标,也是努力把乌军拖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持续不断地打小规模的连排级进攻野战:让乌军看到能够守住每个村庄的希望,但最终却在坚守的过程中,付出沉重的有生力量代价,以便今后真到了打大城市攻坚战时,乌军也就有心无力了。

此外,较之大城市攻坚战,打野战也有利于俄军保持兵力和炮火上的优势。毕竟,攻击拥有永久性防御工事及高层水泥建筑的城市,不仅需要庞大的兵力,更需要天文数字的弹药,要知道,城市攻坚战的弹药消耗标准,向来是野战标准的4-10 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俄军打这样的“百营千连”大战,确实是为了将乌军千刀万剐,彻底打击乌克兰的战争潜力,但其中也有避免大兵团在乌克兰战场机动时,突然被北约下黑手的因素:北约的卫星系统一直在全天候监视乌克兰战场上俄军兵力及物资的调动,一旦人员或装备过于密集,北约下黑手的冲动就会出现,毕竟乌战之初,俄军曾出现过一次性被乌军空袭打伤上百人、数十件重型装备的事件。现在俄军打千连大战,北约想下黑手,都会有“狗咬蚂蚁无从下嘴,大炮打蚊子太不合算”的困惑。

对此,负责守卫哈尔科夫的乌军第92机械化旅指挥官费多森科上校,在俄军10日开始进攻后,就曾公开表示,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已经集结了5万大军,不仅哈尔科夫,甚至第聂伯罗、克里沃罗格,这些现在远离战线的第聂伯河畔大城市,也有可能陷落。 这很像是在替俄罗斯人在宣传,但是,对于俄罗斯人而言,敌人的话,一定要反着听。所以,很多俄罗斯沙发上的军事家都指出,这应当是在诱惑俄军马上大规模展开兵力,和乌军在哈尔科夫打消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再联想乌克兰陆军司令帕夫柳克将军的推断:战争的关键阶段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到来。俄军要趁北约军援尚未全部展开的机会,将现在所有可用的装备投入战斗。也就是说,他判断,他认为俄罗斯人会抢时间,因为,如果乌军在一两个月内获得足够的武器,局势可能会对俄军不利。

帕夫柳克将军的这个判断,和费多森科上校的判断加在一起,确实可以证明:乌军已经在做大城市攻坚战的准备,毕竟,北约训练乌军城市游击战这个科目,已经有八年靶场经验,两年多战场经验了。而且,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在八年的时间里,北约已经训练了九万多乌克兰军警熟悉这个科目。

此外,帕夫柳克将军现在说,乌军现在不缺少兵员,正在准备新建10个旅的战略预备队,以应对俄罗斯的进攻及保卫基辅的任务,俄罗斯现在有可能再次进攻基辅,前线只是缺火炮和装甲车。这话若是让俄罗斯人反着听,应当又是在掩饰前线乌军缺少兵员的事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基辅的另一条信息,就有意思了:5月10日,乌克兰司法部长马柳什卡(Malyushka)公开表示,根据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的征兵法案,乌克兰最多可动员 1 万至 2 万名囚犯。显然,瓦格纳部队的疯狂给乌军留下了印象太深了,基辅也想复制瓦格纳的奇迹给乌军。

无论是罪犯也罢,还是士兵或将军也罢,在乌克兰战场上,俄乌双方,绝对已经进入地面部队拼人头的比狠阶段,而战事烈度的提升,也往往意味代表着意外的黑天鹅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只是没人知道,这黑天鹅最后伤到底是谁?餐桌上的客人,还是菜单上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