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李文龙,生于60年代末,我有兄弟姐妹四个,我是家里最大的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那个年代上学很不容易,村里很多到了年龄的孩子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上学,即使有的能够上学,也只能上到小学。如果你上完初中,那在村里就算是有学问的人了,运气好的话还能在村里当个管账先生。

由于我是家里的老大,有优先上学的条件。可就算只供我一人上学,家里过得也很艰难。

我的学费总是班里最后一个交的,每当收学费时,就是我最难熬的时刻。老师喊着谁的名字谁就上去交学费,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走上讲台,我就脸红的趴在桌上,我没钱交学费,我害怕被同学们笑话。一直等到新学期开学好长时间,父亲才把学费给我凑齐。

我有一次对母亲说:“妈,咱家条件不允许,交不上学费,同学们都笑话我,我不想上学了,我还是下学回家干活吧!”

母亲听了我的话很生气,她严厉地对我说:“儿啊,爹和娘没能力,不能给你好的生活条件,很对不起你。但是你要记住了,只要爹和妈还有一口气,就不会让你退学,咱们穷人也只有上学这一条出路了,你可不能辜负了啊!”

说着说着,母亲的眼睛湿润了,我都能看到她眼里含着的滚动的泪珠。我知道她心里很苦,为了这个家,她一直咬牙坚持着。

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提过退学的事,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上,我不想让辛苦操劳的父母看不到任何希望。

当时为了挣钱供应我上学,父母专门种了一亩地的菜园,这是我们一家一年的主要经济来源。

除了寒冷的冬天,我们家菜园一直是生机勃勃。有韭菜,有青萝卜,有咸菜疙瘩,还有大白菜等。

每当蔬菜长成的时候,我父亲就会用手推车推着一车蔬菜到10多里远的县城里卖。卖得好的话,半天就能卖完;卖不好的话,有时到天黑也卖不完。

当天卖不完的话,为了省钱,也避免来回折腾,父亲就在县城找个避风的地方凑合着过一夜,第二天再接着卖,一直等到卖完所有的菜,父亲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家中。

父亲卖完菜回家,是我们兄妹几个最期盼的事,因为无论父亲多晚回来,他都会给我们带点好吃的。好的买不起,父亲就专门挑打折的东西买,像有点虫眼城里人不愿要的苹果,像包子铺剩下的卖不出去的包子,这些都是我们的最爱。

每当父亲把好吃的带回家,我们兄妹几个就可以稍微地解解馋。可是母亲总会心疼的责怪父亲,说他又乱花钱,而父亲总是憨厚的笑一笑,不敢顶嘴。

自从我上了小学,成绩一直不错。我家炕头的墙上都贴满了我的奖状,这也成了我父母脸上最光彩的事。只要有人上我家串门,进门的第一眼就是一墙的奖状,他们就会很羡慕的对我母亲说:“你看看你家大娃,以后可不得了啊!这奖状都贴不下了,真亮眼啊!”

母亲每当听到别人夸她的大儿子,她就会笑得合不拢嘴。母亲好几次骄傲地对我说:“这一墙的奖状,就是给我一座金山银山,我也不换。”

1981年上半年,我进入初三下学期。当时老师根据我的学习成绩,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选择考中专,二是选择考高中。那一年实际的情况是,考中专要比考高中难度大,好处是中专毕业立马就能安排工作,要比上高中再考大学省事得多。

为了这事,我考虑了很长时间。说实话,我对于考中专没有多大的把握,全校就录取那么几个,竞争十分的激烈。可我又想到,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应我上高中再上大学,再加上我的弟弟妹妹们陆续开始上学,家里就更加困难了。

想到这,我决定考中专,我要背水一战,考上了就跳出农门,考不上就退学打工挣钱供弟弟妹妹上学。

父母对于我的选择很支持,他们在学习上很相信我,从不怀疑我的能力。

为了从中专这个独木桥闯过去,我开始了拼命的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诵重点难点知识;每天晚上教室里同学们都走了,我还做着以前的数理化错题。这样的学习状态,让我累并快乐着,让我过得很充实!

眨眼间便到了中考的日子,这天早上母亲比我还紧张,特意给我煮了两个平时不舍得吃的鸡蛋,还去镇上买了一根油条,预祝我科科都考一百分。

经过紧张激烈的考试,最终我顺利地考上了中专,分数超过录取分数线30多分。老师建议我报财经类的热门专业,可是母亲的话却让我改变了主意。

母亲对我说:“儿子啊,我不求你大富大贵,只要一生稳当就行。我看你读医专当个大夫挺好的,工作稳定,受人尊敬,还没有风险。如果你要当上大夫,我和你爹脸上就有光了。你想啊,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不都得找你么?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啊!”

母亲朴实的话语,就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我的心里。母亲说得不错,当个医生,救死扶伤、悬壶济世,这可是天使般的职业。

听了母亲的话,我毅然决定报了医专。

在医专的三年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了毕业能够顺利走上医生这个职业,我不敢浪费时间,利用一切机会去学习。因为我知道医生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担,如果知识不扎实,就会害人害己。

1984年冬天,我从医专顺利毕业。按照学校的要求,我毕业后要回到家乡等待分配单位的通知。当时的情况,基本上是哪里来的回哪里去。我觉得,我大多会被分配到老家县城的某个医院里。

回到家中的时候,父母正好忙着收白菜,为了卖钱,家里种了不少的白菜。

眼看着天气渐渐变冷,母亲就催促着让父亲早点把白菜拉到县城里卖掉,不然等冻坏了就卖不出去了。

于是父亲专门在村里找了一辆大平板车,装了满满一车的大白菜。装好了车,父亲才发现拉起来很费劲,要是拉到县城估计会累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