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台海局势上,针对“2.14恶意撞船事件”,两岸闭门协商已经进行到第十次,双方代表已经达成一些共识,包括赔偿和道歉两项。据称,大陆方面已经考虑同意将原来坚持的“公开道歉”,改成“书面致歉”,赔偿金为人民币140万元。

不过,在2月29日上午的第十次协商中,进展并不顺利,又出现一些新的情况,非常不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说:

两岸近六天来历经九次协商,仍然没有取得共识,双方已经略显疲态,外界预期两岸代表态度都有所软化,但是第十次协商过程,历经50分钟结束后,大陆代表率先离场,个个面色凝重,台“海巡署”副署长徐静芝也没有对外界说明,径直离开,这说明第十次协商大概率又谈崩了。

对此,第十次协商后,台方主要有四点说明。

第一,在“书面致歉”这件事上,台“海巡署”在记者会上称,此案为单纯的“执法”个案,海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依照客观调查证据显示,因没有同仁疏失,目前没有书面道歉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连书面道歉,台方也不肯认,还是坚持原来的样子,拒绝向大陆道歉。

第二,对于大陆代表提出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在协商过程中,台方始终回避,从未提及,简而言之,台方拒绝究责。

第三,对于140万人民币赔偿金,台“海巡署”副署长也不做任何声明。

第四,对于台方已经同意大陆渔民遗体由大陆代表带回,金门地检署没有做任何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台方的态度没有任何改变,还是拖延、迟缓、不决,想要通过拖字诀,消耗大陆代表的耐心,从而达到目的,让渔船事件朝着有利于台岛的方向发展。

对于台当局的态度,国民党“立委”蔡正元怒了,表示难道要把遗体一直留在金门吗?如此一来,压力不会在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表示,台当局现在要解决问题,若没办法重建真正的公信力,给慰抚金也没用。因为慰抚金是最后一个环节,前面是真相、究责、认错,最后才有慰抚金。建议现在验尸、验船,用一个形式让大陆参与进来,真相大概率出炉;接下来台方就用一个书面,表达一定程度的歉意。

郭正亮说得有道理,可是台当局会这么做吗?大概率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民进党当局,大陆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强硬,才能真正助力协商进程,有利于大陆代表争取固有利益。

在两岸第十次协商前后,大陆更大规模的反制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继大陆舰船11艘浩浩荡荡在厦金海域巡查无任何禁区之后,不到24小时,解放军军机大举出动,在“海峡中线”以东无缝巡航,“抢占”台海东南西北四面空域,仅东北一隅未有解放军军机活动,台方军机被迫紧急升空。

解放军军机这样的动作,已经呈现四面包围台岛的形势,如果台方还是拒绝道歉、究责、赔偿,大陆施加的压力会更大,台岛未来失去的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