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造车新势力Fisker又摊上事了。据媒体报道,Fisker因为车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前方没有明显障碍物的情况下无故进行制动,遭到用户投诉。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已经启动对Fisker Ocean车型的调查,共涉及6813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HTSA表示,目前已经接到了8起关于Fisker Ocean车型AEB系统在没有明显障碍物情况下无故启动的投诉,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减速,已经造成了三起有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这还不是Fisker第一次被NHTSA调查,之前因为车门无法打开、在不平路面出现翻滚以及刹车系统异常,Fisker已经被发起三次调查。

因为一系列的危机,Fisker Ocean的交付量不到一万辆,但在NHTSA的数据库中却有135起投诉,而另外两家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和Lucid的投诉要少得多。Rivian已经交付超过8万辆,投诉数量为50起;Lucid交付了超过1.2万辆,投诉数量为35起。

这些只是Fisker所面临危机的一部分,这家年轻的车企正在经历生存难关,两个多月前宣布裁员15%,随后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3月与一家大型车企的谈判破裂,近日更是启动了其奥地利子公司的破产程序。为了维持运营,Fisker甚至减少了产量,将资金挪出来用于维持运营。

Fisker曾打算进入中国市场,创始人兼CEO Henrik Fisker曾亲自到访上海临港集团并参加座谈会,但没有了下文。也恰恰在这个时间点,Fisker的上升势头开始被产能牵制。数据显示,去年Fisker营收共2.729亿美元,毛利润为-1.029亿美元,净利润为-7.619亿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Fisker的现金及等价物共3.255亿美元,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已经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

Fisker面临的种种挑战也正是中国造车新势力所经历的。过去几年,包括爱驰、拜腾、威马、高合、前途等多家造车新势力要么已经破产,要么在破产边缘。到现在还在正常经营的造车新势力当中,只有理想实现了盈利,包括蔚来、小鹏、零跑、哪吒等新势力车企仍然深陷亏损泥沼。

再说回Fisker的AEB系统误判导致无故刹车事件,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管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发生过。去年华为余承东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还曾因为AEB刹停速度展开过激辩。AEB系统的标定难度不小,车企往往会在误报率和成功率之间寻找平衡点,更高的刹停速度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比如在高速上突然AEB介入急刹,有可能引发追尾事故。所以车企往往更倾向于降低AEB的工作时速,不去涉及高速路况。

部分消费者对AEB系统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差,这个功能只是作为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后的安全补充,责任主体仍然是驾驶员,所以即便配备AEB系统的车型,驾驶时也要注意观察路况。不过随着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信号源越来越多,AEB系统工作的上限也会越来越高,对障碍物的判断也会越来越准确,误判率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