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湖南某私立高中的同学们心里有点犯嘀咕,为啥家长给送个饭,还得被学校的老师们拍照加谈话,家长吐槽心累得很。

5月11号中午那会儿,淅沥沥地下着雨,学校的综合楼前头,一群学生撑着伞在那候着。校门外头,是一排排拎着热乎乎盒饭的家长,就隔着一道校门栅栏,想把饭递给自家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了一天,下午六点零六分,那位网友又分享了一小段视频。镜头里头,校门里站着好几位穿着红马褂的老师。家长们还是提着保温饭盒,在栅栏边跟孩子们眼神交流,可就是这么近,又那么远。

00:02/00:30

视频背景里,有个女声这么说着:“这事儿闹得,学生们都吓得不敢去接饭了。”

这出戏码,就发生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资江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私下里抱怨,说去拿个饭吧,老师还得给你来个特写,完了还得找班主任“聊聊天”。这滋味,别提多憋屈了,心理负担重得不行,一连好几天都是这么个状况,学生们怨言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高二的同学说,本来大伙都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可最近食堂的菜不怎么对胃口,还有几次饭菜里头竟然出现了钢丝球丝儿和头发丝儿,这谁受得了?回家跟爸妈一合计,干脆决定每天中午让家里人送饭。一开始吧,还挺顺利的,谁知道后来送饭的家长多了,学校就开始干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同学坦白讲,他们班上不光有家长亲自来送的,还有几家合着轮流送的,更有的同学直接叫了外卖或者是其他店家送餐。这一波操作下来,本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没成想反而引来了额外的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高一学生的家长透露,孩子每个月在学校食堂用餐得交700块生活费,这还不算,听说有女生请了一个星期假,没在学校吃一顿饭,钱还是照扣不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些天,孩子回来说学校食堂的饭越来越不对味儿,家里一合计,想着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长身体又学业繁重,营养得跟上才行,于是就和邻居几家孩子的家长商量好,每天轮流给孩子们送自家做的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家长觉得,孩子能自由选择在校内外就餐,家长轮换送饭是件挺温暖的事儿,没想到这好心办了“坏事”,给孩子平添了不少心理负担。他觉得学校在处理这事上,应该更人性化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家长分享的一条聊天记录截图来看,5月10号那天,学校的政教处龚主任发了个通知,大意是所有住校生必须在食堂吃饭,不能在外面订餐,走读生的家长送饭也只能一盒一人的标准,不能多送。通知最后还提到,从第二天起,政教处、后勤部还有派出所会一块儿在校门口盯着执行这个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知一出,那些原来托餐馆送餐或是家长轮换送饭的家庭,只好挤出时间亲自跑一趟学校,结果校门口送饭的家长数量一下翻了三倍。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来取饭时,竟然还要被老师们拍照,之后还要被找去谈话,这情景看着真让人揪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3号一早,资江中学有位男工作人员出来解释了下情况。他说,学校食堂早前是给别人承包的,但为了给师生们谋福利,学校后来自己接手了食堂,连校长带老师们,每天都在食堂和学生们一块儿吃饭,没搞特殊待遇。这食堂的饭菜也是讲究的,荤素搭配,既科学又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有学生说饭菜里有头发丝儿、钢丝球啥的,这位工作人员直摇头,说“这怎么可能呢?”他强调,学校用的食材都是正规渠道来的,而且市场监管也不定时来查岗,就是为了让师生吃得放心。

他们之前也做了个小调查,发现确实有那么一小撮家里条件不错的学生,可能吃不惯大锅饭,这才让爸妈送饭。不过,绝大多数学生对食堂的饭菜还是挺满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他又说了,学校其实并不反对家长送饭,拍照这事儿主要是为了防止那些没证的“黑心餐馆”浑水摸鱼。有些人冒充家长给孩子送饭,食品安全没保障,万一出了事,想找人都难。所以拍个照,让班主任确认下,再和学生聊聊,看看是不是真家里送的,或者确认下是不是外面哪家餐馆订的,这样有啥问题还能追溯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也承认,这样做给学生们增加了心理负担,方法上确实需要改进。接下来,他们打算专门划个区域让家长送饭,或者给家长发个标识牌,提高辨识度。

至于通知里说的要联合民警管送饭的事儿,他解释说,虽然通知是那么写的,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请民警过来,他们所有的安排都是围绕食品安全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直言,现在的学校似乎更看重赚钱,反而把教育这一根本任务给抛之脑后,教育成了盈利边缘的“副产品”。

谈到学校的具体做法,网友们炸开了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我家娃上高中那会儿,学校食堂实在不敢恭维,逼得不少家长天天送饭,学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现在孩子们吃口家里的饭也成奢望了?说不让叫外卖,怕不卫生,这还能理解。可为啥自个儿爸妈送的爱心便当也不让进门呢?这理由得有多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现象还真不少见,有的学校严防死守,不让接外卖就算了,连家长送饭都不行。放学时候,老师就像门神似的守在校门口,抓到孩子拿饭就拍照、群里通报、扣分,场面堪比谍战片。这不,学校食堂赚少了,能不急嘛,毕竟动了人家的奶酪。这时候,是不是该地方政府出来管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分享说:“我闺女六年级,整天抱怨学校饭菜难以下咽,顿顿白饭。”

归根结底,学校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吃饭这事儿,校方本就不该插手太深。学生不愿意去食堂,问题多半出在食堂的饭菜质量和服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心知肚明,学校担心的是学生们偷偷用手机点外卖,让外卖员冒充家长,万一吃出个好歹,这责任算谁的?

当然,安全考虑也是有的。毕竟,食物中毒虽小概率,可一旦发生,学校责任逃不掉。平平安安自然好,万一出了岔子,那可就是一团乱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朋友的孩子在学校食堂吃了没多久,胃就开始闹腾,一吃那里的饭菜就跑厕所。学校一边禁止送饭,一边在网上宣称家长可以送,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根源在于,食堂承包费用高昂,学生不捧场,食堂老板找校长诉苦,校长一纸令下,班主任就得传达禁令:不准送饭,食堂就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话说回来,食堂要是饭菜香、卫生好,哪位家长愿意大老远地忙活做饭送饭呢?

至于提到派出所的,这事儿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说到底,这里面的逻辑,明眼人一看便知。就像进了社会,厂里饭堂强制消费,不吃也得掏钱,异曲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学校,假如能把食堂饭菜做得诱人又健康,哪个家长愿意舍近求远给孩子送饭?哪个学生不愿意享受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堂餐,而非要去点贵巴巴的外卖呢?孩子们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服刑,他们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呼声,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学校的老师们,我想说:设身处地想一想,你们自己愿意吃那样的食堂饭菜吗?你们的孩子,你们舍得让他们每天吃这样的东西吗?

老话讲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老师的,先学会怎么做人,才能教书育人。如果眼里只有钱,那还不如去做生意,别玷污了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这是我真诚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