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终于胜利会师,全军上下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除了胜利的喜悦,对身为红二方面军师长卢冬生来说,还有一件喜上加喜的事。

卢冬生在人群中终于寻找到了陈赓的身影,一瘸一拐的小跑过去,一把抱住了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与战士们交谈的陈赓,来不及反应,甚至都不知是何人,只听对方激动的说道:“二少爷呀,可算是又见着你了!”。

这一句“二少爷”,陈赓瞬间知晓了是何人:“好小子,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卢冬生为何会称陈赓为“二少爷”?二人之间有何关系?

二人的主仆缘分

一句“二少爷”,不管在革命道路上,二人的地位有任何变化,不管谁高谁低,在卢冬生眼里,陈赓永远是那个把他当兄弟的“二少爷”。

而卢冬生对陈赓来说,也永远是那个跟在他身后需要他保护的弟弟,也是后来,他用后半生怀念的兄弟。

1915年,七岁的卢冬生,初次遇见陈赓,那时陈赓还叫陈庶康。

两人相见时,身份必是不同,陈赓是“主”,卢冬生是“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冬生

家中清贫的程度,实在是养不起了,卢冬生便被外婆送到了陈家做工。

那时的陈家算得上是大户人家,陈庶康的爷爷陈翼琼,曾经在湘军中担任副将,为此家中倒是有些田产,相对富裕。

那年代的有钱人家,大多是财大气粗,仗财欺人,可这陈家却不同。

卢冬生本以为送到大户人家做工,是要挨打挨骂的,不料在陈家竟然要比在自己家过的舒坦的多。

当时陈家家主,正是陈庶康赓的父亲,陈道良,继承了陈翼琼乐善好施的侠义心肠,平时也经常帮助当地的百姓,遇见家中实在揭不开锅的,也会命人偷偷送去粮食。

陈道良从不压榨欺负百姓,这与当时其他的有钱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陈庶康,是陈道良的二儿子,从小就是一副善心,也从不仗着自己家里有钱,欺负同龄人。

遇见卢冬生的时候,虽然比他大五岁,陈庶康还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一般,相处的融洽。

卢冬生那时也惊讶于,作为主家的“二少爷”,也会对他一个被雇来给家里放牛的放牛娃说“请”字,而且从来不会对他吆五喝六,这让他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在陈家,卢冬生会被邀和陈庶康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而且吃的都是同样的饭菜,每次有肉的时候,陈庶康还会不断的夹给他吃。

在学校读书的陈庶康,遇见什么好玩的东西,都会带回家和卢冬生分享,在学校学的知识,听来的故事,也都会讲给卢冬生听。

就连认字,都是陈庶康在业余时间一点点的教给他的,教他背唐诗宋词,给他讲外面的大千世界。

在陈家与陈庶康相处的这段日子里,对卢冬生来说,是极为幸运的,只是这幸运,未免有些过于短暂。

一年之后,卢冬生的日子又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7 年,十四岁的陈庶康逃出了陈家,前去参加了湘军,只是为了逃避父亲陈道良给自己订下的亲事。

这种带有封建色彩的事情,在接受过新潮思想的陈庶康眼里,是极其抵制的,他又怎肯顺从呢?

与封建的对抗,让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只是从此,留下了卢冬生一人。

没过多久,没有陈庶康陪伴的日子,卢冬生觉得甚是无趣,便也辞别了陈家,在陈道良的介绍下,去往县城当了学徒。

没想到这位师傅是个心机深的,见卢冬生聪明伶俐,他又担心教会徒弟会饿死师傅,根本不肯真正把手艺教给卢冬生。

一次因为偷看师傅的操作,被发现了,遭到了一顿打骂,卢冬生愤然离开。

就在他不知道接下里该何去何从的时候,想到了“二少爷”陈庶康,从之前的书信中得知他去参军了,“二少爷”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他走的路一定是正确的路。

于是,去参军,也成了卢冬生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恰逢军阀混战,处处都在招兵买马,正值壮年的卢冬生,终于有机会报名参军了。

参军后的卢冬生,经历了北伐战争,之后随着当时所在的部队,从湖南去去了武汉。

没想到的是,幸运再次降临,对卢冬生来说,他的生命中的幸运,似乎都与陈庶康有关。

1927年,在武汉,卢冬生又遇见了自己的“二少爷”陈庶康,只是此时已经改名为陈赓,任职北伐军第八军中的营长。

二人再次相见已经过去了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

救了陈赓一命

再相见之后的二人,已经褪去了童年时的稚嫩,都已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肩负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

在陈赓的申请下,卢冬生再次来到了陈赓身边,担任他的警卫员。

和陈赓在一起的日子里,就像小时候那样,总是能把他带到新的高度,通过陈赓,卢冬生认识了周总理,周逸群这些大人物,更深刻的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革命境界也越来越高。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配合执行秘密任务,二人的默契度也是越来越高,彼此只需要一个眼神的交汇,就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秘密情报是一条杀人不见血的战场,在总角之交的基础之上,在革命事业的淬炼中,显然已经升华为了生死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7月国民党叛变革命,陈赓手中的军队被迫上交,对国民军已经失望至极的陈赓愤然离去,投身了南昌起义,卢冬生也随之而去。

南昌起义之后,卢冬生又随陈赓投身到了贺龙的麾下。

在一次与钱大钧的部队的战斗中,陈赓为了让其他人先撤退,他负责垫后,却不幸腿部受伤。

无法行走的陈赓,再三让卢冬生自己先走,不然等敌军冲过来,两个人就都没得活路了。

陈赓对卢冬生的意义,远远大过生死,岂能扔下他,自己独自活命?

敌人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来不及逃走,卢冬生抱住陈赓,二人一起滚下山坡,钻入了山下茂密的草丛中。

草丛中隐蔽,敌人很难发现,等待援军的空闲,卢冬生扯开自己的衣服,为陈赓包扎起来。

援军来时,卢冬生背起已经昏迷的陈赓,背回了城里。

回到城里立刻又面临部队的转移,一路上,卢冬生时时刻刻陪在陈赓身边。

抬着陈赓的担架,只有一边是隔段时间就会换人的,另一边的卢冬生,一直从会昌坚持到了汕头。

同年年底,在与贺龙,周逸群,共同执行任务过程中,因为一枪便缴获了十几支枪的突出表现,留在了贺龙身边,担任司令部手枪连连长,后又任职警卫营营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

1934年,卢冬生任红二军四师师长,随军长征。

长征途中,与敌军在后坪鸡公垭的激战中,腿部受伤,大大小小的伤,这次尤为严重,落下了残疾。

金沙江畔石鼓渡口,在卢冬生的指挥下,红二军巧度天险,又在六盘山血战两天,守住阵地。

1936年,终于三军胜利会师,再次见到了时隔多年未见的“二少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7岁不幸牺牲

1938年2月,组织安排卢冬生前往苏联养伤,后又进入伏龙芝陆军大学进修,苏德战争爆发后,被派往远东地区,担任苏联红军军官。

一直盼望着回国的卢冬生,终于在1945年随苏联红军回到了中国,任职哈尔滨松江军区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年底,陈云受党组织的委派,到哈尔滨成立北满分局,会议结束已经是凌晨,外面社会秩序动乱,为了安全起见,安排陈云等人住在会场附近,只是行李还在早先安排的住处。

卢冬生主动要去为陈云等人拿行李,只是这一去,卢冬生没有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取得行李回来的路上,被抢劫的苏军杀害,抢劫他的苏军,得知是我军军官之后,担心自己被揭发,便起了歹心。

只有37岁的卢冬生,牺牲在了哈尔滨这片黑土地上。

短暂的一生,令人惋惜,当时的他,完全可以派人去执行这件事,为了他人安危,但他依然身先士卒,遗憾的是,凶手未能抓到。

若是在世,凭借卢冬生的资历,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或者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定然也是中流砥柱。

然逝者已逝,虽一生短暂,却已经绽放出了属于他的光彩,他一生知恩图报,侠肝义胆,为革命事业,不畏生死,他的名字,也被历史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卢冬生安葬在了烈士陵园,立起了墓碑。

参考资料: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829/c85037-30257982.html

https://www.hunantoday.cn/news/xhn/201701/14449340.html?continueFlag=69933ca09eefabb50c7892a30da98844

http://xhncloud.voc.com.cn/portal/news/show?id=1763464

http://www.81.cn/yljnt/2014-01/06/content_572211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