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宋庆龄,宋蔼龄,宋美龄

1981年,宋庆龄躺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

身边的医疗人员和朋友都劝她闭目养神,不要多思多想了。可宋庆龄如何也按捺不住心里的焦灼。

她目光希冀的望向门外,期盼有人能推门而入,完成她人生当中最后的愿望。可是希望在一日日的等待当中被渐渐消磨殆尽。

宋庆龄的眼角忍不住滑下一行清泪,自言自语道:“小妹竟是不肯来见我最后一面。”

是的,宋庆龄等的人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宋美龄,她在这个世上最牵挂的手足。

人在年老的时候,总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宋庆龄如今最常梦到的就是和宋美龄一起在美国留学的日子。

那时候的她们只是宋家的二女儿和三女儿,她们一母同胞,感情深厚。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和同学交际。

如何能想到未来的数十年里她们会经历那样多的惊心动魄,她们这对原本要好的姐妹最后竟会沦落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庆龄和宋美龄

过去的经历如走马观花一般在宋庆龄的脑海中闪过,她知道自己和小妹的隔阂由来已久,但真正产生裂痕的开端应该是小妹的婚事。

1927年,社会各界都在流传蒋中正对宋家三小姐一见钟情的故事。包括宋美龄在内的宋家人都颇为中意这门亲事。

消息传到宋庆龄耳中时,她本能地出声反对。

宋庆龄不喜欢蒋中正,在她看来,这个人是个十足的“阴谋家”。他对小妹的喜欢很可能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样纯粹。

所以宋庆龄成了这桩婚事的最大反对者。

为此她甚至公开表示:“这场婚姻就是一场政治婚姻,完全没有爱情。”

可无论宋庆龄如何反对,也没能阻止这桩婚事的促成。1927年12月,蒋中正和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宴上高朋满座,女方宾客里独独少了宋庆龄。拒绝参加婚礼是宋庆龄仅剩的反对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和蒋中正的结婚照片

宋庆龄猜到小妹会因此埋怨她,但她别无他法。此时宋庆龄隐隐预料到她和小妹已是背道而驰了,这桩婚事会将她们越推越远。

事实上,宋庆龄的预料完全没错。

从蒋中正违背孙中山的意志,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时候,宋庆龄就将蒋中正视为“叛徒”。蒋中正也同样将宋庆龄视为“敌人”。

所以宋美龄嫁给蒋中正之后,姐妹两个的政治立场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对立。

宋庆龄会为自己和小妹的渐行渐远而感到难过,可至少她们还是能时常见面的。

即便很多政治主张不同,但在抗日问题上他们始终保持一致的对抗态度。她们姐妹一起救助伤员,为抗日事业奔走牵线。这让宋庆龄的心情多少得到了些安慰。

宋庆龄想:就这样吧,至少她和小妹还不至于完全沦为敌人。

一直到1949年,蒋中正败逃台湾,身为妻子的宋美龄自然一并前往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庆龄和宋美龄

宋庆龄心中既欣慰蒋中正的倒台,却又忍不住伤感:这次一别,她和小妹怕是再难相见。

当真是一语成谶。

其实和大姐宋蔼龄不同,宋庆龄和宋美龄的关系是微妙的。

她们分别嫁给了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个政治人物,同时又因为不同的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是反目成仇。

宋庆龄延续了孙中山的遗志,始终追随共产党的步伐。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她留在了大陆,进一步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而宋美龄则追随蒋中正一同退守台湾,继续维系摇摇欲坠的统治。

而随着时过境迁,岁月逐渐冲洗掉她们身上的政治色彩,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就再也阻挡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

就宋庆龄而言,随着宋子安、宋子文、宋霭龄等亲人的先后辞世,她在这世上仅剩的亲人就是小妹宋美龄了。

于是,宋庆龄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给海峡对面的宋美龄发出信件,希望她能够回到大陆,姐妹团聚。

这种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深重。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宋庆龄遇到从美国回来的朋友总是忍不住问上一句:“不知道我家小妹最近怎么样了?”

自蒋中正去世后,宋美龄便只身去了美国。独在异乡的小妹成了宋庆龄心底最大的牵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

宋庆龄希望可以和小妹在大陆团聚,甚至还一直做好了宋美龄回国的安排。

她和好友沈粹缜说:“我妹妹快回来了,可是她回来后该住哪里呢?我不方便安排,你们两个也认识,或许你可以替我招待她。”

话虽如此,宋庆龄心里却很清楚,宋美龄如今是绝不可能回大陆的。除了客观原因之外,或许小妹也不是很愿意见她。

1980年12月,宋庆龄病重。她专门委托陈香梅女士给宋美龄带去信件,并且特意在信中强调:“我希望等到小妹的回信。”

此时87岁高龄的宋庆龄,只想要在临终之前见见她唯一的亲人。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宋庆龄躺在病床上翻了翻身子,身体上的疼痛让简单的动作做起来格外困难。

她拿起放在床头的书信,其实她如今的视力并不能看清楚上面写的字迹。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庆龄和孙中山

信上的内容她一清二楚,不过是简单的:“信已收到”罢了。

这是宋美龄交给陈香梅的回信,短短的四个字打破了宋庆龄所有的幻想。

宋庆龄想在临终之前和小妹再见上一面。她唯恐彼此落下遗憾,可如今这遗憾是注定了的。

1981年5月29日,中国伟大的革命者宋庆龄女士与世长辞。

病床上的老人,双目紧闭,神色安详,仿佛沉睡了一般。她看上去只是平静地离开了,并没有什么未解的遗憾。

但围在病床前的人都知道,她的遗憾远在大洋彼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在美国留学

其实在宋庆龄女士去世以后,负责处理宋庆龄后事的治丧委员会向宋庆龄的家属发送过邀请函。

其中就包括宋美龄和其他海外的宋氏家族成员,希望她们可以前来参加宋庆龄的葬礼仪式。

然而当时的蒋经国直接拒收电报,没有丝毫前来的意愿。而作为妹妹的宋美龄则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她以沉默的方式表明拒绝参加宋庆龄的葬礼。

这让很多人感叹宋美龄太过无情,丝毫不念及昔日的姐妹情分。但事实上,宋美龄对姐妹二人的情谊就如此淡薄吗?

自然不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为宋庆龄,右为宋美龄

要知道当初宋庆龄执意要嫁给孙中山的时候,和宋美龄的婚事不同,宋家上下全是反对的声音。

宋父无法接受女儿嫁给自己的好友,姐姐宋蔼龄同样强烈反对这桩婚事。

只有宋美龄鼓励姐姐追求真爱,所以在知道姐姐要和孙中山结为伴侣的时候,宋美龄是大力支持的。

在她看来,孙中山是一个值得姐姐托付的人,更重要的是她是姐姐喜欢的人。

宋美龄愿意冒“全家之大不韪”支持宋庆龄,她们的姐妹之情绝对非同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到右:宋美龄、宋蔼龄、蒋中正、宋庆龄

宋美龄嫁给蒋中正之后,姐妹俩虽然因为信仰不同而偶有争执,但绝对不至于“沦为仇敌”。

她们的姐妹情感还是有的,也从未真正地争吵过。甚至宋美龄还是宋庆龄的坚决“守护者”。

从1927年到1949年,蒋中正始终将宋庆龄视为“眼中钉”。为此不止一次想要对她暗中下“毒手”,只是次次都被宋美龄制止了。

宋美龄很少在蒋中正面前颐指气使,可在得知丈夫针对宋庆龄的时候。她宛如变了一个人,态度强硬得要命。

“你若是想杀我阿姐,就先杀了我吧。”

其实当时的宋美龄和宋庆龄已经是对立,但在触及宋庆龄个人生命的时候,宋美龄还是坚定地站在了姐姐的身边。

自1949年姐妹分离之后,不仅只有宋庆龄在思念妹妹,宋美龄也同样思念远在大陆的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时期的宋美龄

宋美龄一人独自在美国的时候,时常和秘书讲述姐妹两个年轻时的往事,眼神中满满都是追忆。

有一次在吃完午饭散步时,宋美龄突然停住脚步,静静地眺望远方。直到秘书出声打断她的思绪,宋美龄才回过神来。

她轻声询问年轻的秘书:“你有家人吗?”秘书回答说“有”。

宋美龄点点头,沉默良久,小声地补充一句:“我也有家人。”

清浅的话音消散在北风中,却化不开浓浓的思念,宋美龄也是很想念阿姐的。

其实在宋庆龄病重的时候,宋美龄曾回复电报:“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

在宋美龄看来,再没有比美国医疗条件更好的地方了。她对宋庆龄的关心是真心实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发质疑的是这封电报中宋美龄落下的尾款,不是名字,不是妹妹,而是“家”。

很多人觉得敷衍和冷淡,但事实上,一个人若是将亲人比作家,那么足可见证她对亲情的重视。

在宋美龄心里,她和姐姐是彼此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她们对彼此的意义等同于一个“家的重量”。

至于宋美龄拒绝出席宋庆龄的葬礼,更是无可奈何。

宋美龄作为蒋中正的“遗孀”,根本无法公然对抗当时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和蒋中正

她面对记者的穷追猛打,表示道:“骨肉虽亲,大道为重。我等做人做事需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及民主主义……”

这番“大义凛然”的话将政治完全凌驾于亲情之上,也是无数人指责宋美龄冷血的直接“证词”。

宋美龄面对各种流言蜚语,面上始终波澜不惊。直到离开了聚光灯,她才流露出了真实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

那一天,中国大陆召开着宋庆龄女士的追悼会,大洋彼岸的一间公寓里。同样白发苍苍的宋美龄默默跪在神像前祷告,脸上早已经布满了泪水。

宋美龄知道自己是个“无情的政客”,可她同样也是一个失去姐姐的妹妹。

“从今天起,我就是一个人了,再没有阿姐了。”

据宋美龄身边的侍从人员透露,自从得知宋庆龄去世的消息后,宋美龄时常独自垂泪。

宋庆龄在医院养病的时候,床头一直放着姐妹三人的合照。很多前来探望的人都忍不住在心底感叹一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家三姐妹

殊不知宋美龄在美国家中的床头上也放了一张一模一样的照片,在宋庆龄日夜思念小妹的时候,宋美龄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摩挲照片,无声的诉说着她的思念。

在宋庆龄去世以后,宋美龄偶然得到了一本《宋庆龄画像》。当时的她小心翼翼地将画册放在膝上,轻轻翻看每一页的画像。

看着一张张变换的脸,宋美龄只觉得熟悉又陌生。所以她忍不住细细打量,试图透过画像联系到宋庆龄当时的神态和心情。

泪水忍不住滴落,宋美龄急忙轻缓的擦去册子上的泪痕。指尖小心的抚过画上人的面庞,只觉得那笑容温暖又亲切。

“和我记忆中的阿姐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庆龄墓

这一刻,她们所有的恩怨纠葛都烟消云散。

2003年,宋美龄在纽约病逝。这个风云了百年的政治人物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临死之前,宋美龄提出了和宋庆龄一样的遗愿:“待我去世后,让我和我的家人埋在一起。”

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候,这对姐妹最渴慕的都是亲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庆龄和宋美龄的情感一直都是互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