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展开新进攻

5月9日,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边境地区对乌克兰阵地发动新一轮火力突击和有限地面进攻,双方在部分村镇地带爆发小规模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攻前哨动向浮现

战前,乌克兰军方多次表态,俄方可能在哈尔科夫等地区发起进攻行动。5月9日当晚,俄军北线集群毫无预警地向乌克兰边境附近阵地开炮,随后出动地面部队强行突破,占领数个村庄。

双方官民渠道均有大量信息流出,但由于认知存在分歧,舆论场上出现不少真假难辨的消息。不过,有一点是大多数观察者共识的,那就是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展开了规模不小的攻势行动。

俄军进攻方向引猜测

俄罗斯国防部当晚通报的"哈尔科夫方向"取得进展,在外界解读中引发一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俄方所指是老前线的库皮扬斯克方向进攻,由西线集团军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另一种猜测则认为,俄军此次行动是旨在哈尔科夫市本身的战略进攻,并有可能借机占领该重镇,力求改变乌克兰战局。

对于占领哈尔科夫目标,乐观者认为,乌军目前处于低谷期,俄方完全有能力一举攻陷该城,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突破。

俄军兵力规模受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俄军进攻哈尔科夫地区的炮火部署规模颇大,但其投入的地面部队编制并未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家俄罗斯军事观察渠道分析指出,本次行动俄军仅出动数个营的兵力,并未大规模调遣旅团以上编制单位集结。

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主要受到俄乌边境地区特殊环境的制约。与乌克兰内陆战场不同,两国边境地带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难以集中大量兵力持续作战。

边境阵地特点解析

具体而言,沿着俄乌近900公里的边境线,双方军队均未能像内陆战场那样形成密集防御阵地。由于缺乏足够兵力,只能集中在交通要道和核心城镇部署主力,辅以少量边境警戒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情况下,俄乌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兵力部署模式大致如下:

实际边界沿线仅保留少量半固化单位,主要履行侦察预警功能;

后方5-10公里处设有较为完整但并不集中的第二道防线;

以重镇为中心展开有限数量的机动预备队;

在双方交火区或突出部部署重装炮兵火力支援部队。

总体来看,俄乌双方均未在边境地带投入过多正规主力部队。此前俄军遭遇的3月份乌克兰跨境"越界反击"才是一次大规模战役行动。

大规模战斗尚未爆发

基于上述原因,虽然俄军此次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未触及乌克兰主力布防地区,双方主力部队的大规模战斗尚未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界有意见认为,俄方此举可能意在牵制乌军主力,避免其在顿巴斯等地区发起更多进攻。

但其真正意图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的来看,俄乌双方在哈尔科夫地区的较量仍将持续升温,是否演变为决战阶段将取决于未来双方是否加大在该地区的兵力投送力度。

无论如何,这无疑将是俄乌冲突格局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