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1日,北京八一小学组织了七名少先队员代表到中南海给毛主席献花,见到这群可爱的小娃娃,毛主席脸上挂满了慈祥的笑容,并一个一个询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勉励他们要不骄不躁,努力做革命的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谈话间,毛主席走到一位留着短发的女娃娃跟前,然后俯身问道:“女娃娃,你叫什么名字呀?”

女孩听到后抬起头,然后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回答说:“爷爷,我叫左太北。”

这么特殊的名字顿时引起了毛主席的兴趣,他又继续追问小女孩说:“你为什么叫太北呀?你爸爸叫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毛主席的一番追问顿时让女孩沉默了下来,不是女孩不想回答,而是她确实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叫“太北”,至于爸爸,她也只是从家人的口中得知,自己的爸爸名叫左权。

一听到左权这个名字,毛主席眉宇间突然流露出了深深地哀伤,随后毛主席便亲切地向小太北询问起她和母亲的近况,左太北即将离开时,毛主席又拉着左太北的小手郑重其事地与她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此后便一直摆在左太北床尾的柜子上,一抬头就能看见。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对左太北这么关切?左太北的父亲左权又有怎样传奇的人生,会让毛主席如此重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童年时期的左太北,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模糊,与父亲有关的记忆,左太北是从12岁那年儿童节给毛主席献花之后才开始的,从那以后,左太北开始慢慢认识父亲,从仅存的家书中,左太北得知了父亲牺牲的那天,自己还差两天过两周岁生日,那时候她正被母亲寄养在延安一个托儿所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不过作为烈士之女,左太北的成长之路受到了很多关怀,所以即使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左太北依旧能收获许多长辈的陪伴,后来左太北到了上高中的年纪,彭老总还将她接到家中,不仅供她上学、食宿等一切费用,还收她做了自己的养女。

随着年纪渐大,懂事之后,左太北终于看到了父亲生前写给母亲的信件,从一封封家书中,左太北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了父亲是怎样一位伟大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醴陵县的一个贫农家庭,虽然出身寒微,但左权自小就刻苦努力,19岁就考入了广州陆军讲武堂,不久后又转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的学员。

1925年,左权因两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时表现突出,被选派到苏联留学,在苏联,左权时刻不停的汲取军事知识,他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后来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这段经历为日后左权回国参与革命大放异彩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30年,在苏联留学5年的左权学成回国,随后被分配到闽西苏区担任红军军官学校一分校教育长,左权心思缜密,足智多谋,看待很多事情都有异于常人的思维,这让毛主席非常满意,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左权就从闽西苏区调到入中央苏区,后来闽西原红21军和红20军整编为红军新12军,左权因表现优异成为红新12军军长。

在正式参与革命的那段时间,左权开始显露出较强的组织才能,第一次反“围剿”时,左权就充分利用游击运动战手段“盘式打圈子”战术成功击退来犯的敌人,最终赢得了战役的胜利,毛主席赏识左权的军事才华和人品,夸他“两杆子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开始后,左权再次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段异常危险的阶段,左权常随先头部队指挥战斗,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穿梭,占领施秉城,抢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直罗镇歼灭战等一系列战斗中,都可以看到左权将军的身影。

也正是因为这样,毛主席对这位“湖南小老乡”倍加赏识,每每提及左权,毛主席总会忍不住夸赞其“枪杆子和笔杆子都过硬”,此后在讨论部队副参谋长人选时,毛主席更是一锤定音,让年仅32岁的左权进入我军最高领导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左权再次展现出自己传奇的一面,在百团大战中,左权与彭副总司令一起在2500公里长的华北战线上抗击日军,给予了日军前所未有的重创,振奋了每一位国人的心,然而日军的“报复”也随之而来。

1942年5月25日凌晨,数万日军精锐部队包围了山西省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这里是我军指挥部的所在地,在敌机的扫射下,我军处境不容乐观,为保全主力,此时我军迫切需要有人断后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危难时刻,左权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站出来亲率部队迎战敌人,牵制敌人主力,为我军主力部队的撤退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

在左权的指挥和鼓舞下,大批同志得以突围,然而不幸的是,左权却在率领最后一批同志通过封锁线时,被敌人的一枚炮弹击中头部,以身殉国,成为我军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左权牺牲时,左太北还不到两周岁,因为出生在太行山以北,当时彭老总就建议取名叫“左太北”,左权和妻子刘志兰觉得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便欣然接受了。

长大后,当得知父亲牺牲的来龙去脉后,左太北时刻铭记父亲身上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品质,为了向父亲看齐,左太北学习刻苦努力,梦想着有朝一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虽然对父亲的记忆很模糊,但父亲始终是她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毕业后,左太北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校期间,左太北一如既往的汲取各种有用的知识,还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一位叫沙志强的男同志更是让左太北印象深刻。

沙志强比左太北年长三岁,和左太北一样,沙志强的父亲也参与过革命斗争,所以两人有着很多的共同话题,初次见面,沙志强就给左太北留下了不一样的感觉,那天沙志强身穿军装,走路硬朗带风,虽然衣服上有些许补丁,但左太北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朴实与稳重。

随着交往的时间越来越久,两人终于确定了恋爱关系,交往期间,左太北并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业,毕业后,左太北进入研究所工作,沙志强则被分配到了其他地方,虽然被分隔两地,但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受到影响,靠着书信,两人将感情一直维系到了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72年,32岁的左太北与沙志强喜结连理,婚后没多久两人就生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为了纪念父亲,左太北和沙志强决定让女儿随外公左权将军姓,叫左湘,儿子跟父姓,叫沙峰,一家四口过得其乐融融。

在家庭幸福美满之际,左太北也没有忘记继承父亲遗志为国效力,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开展歼10战斗机研发项目,左太北积极在军工领域寻找投资项目,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当时雷达、空空导弹、机载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领域都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92年,左太北进入航空航天部任计划司副司长,后来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了,左太北又改任计划局副局长,那段时间左太北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也为今天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打下了关键性的基础。

与此同时,左太北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航天技术人才,为祖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储备了足够多的人才,正是因为有这些人才的储备,今天我国的航天事业才能突飞猛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00年,为祖国发展事业贡献了一生的左太北正式退休,此时左太北已经60岁,但退休之后左太北并没有闲下来,反而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整理、收集父亲的资料上面,为此,左太北翻山越岭,在全国范围内四处寻找父亲战斗过的足迹。

对于左太北而言,父亲的品格一直是她前进路上的明灯,从小到大,左太北始终牢记自己是左权的女儿,即使她对父亲的音容笑貌很模糊,但她时刻告诫自己要无愧于父亲的英明,多年来,左太北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从不炫耀自己是“将门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或许对比父亲在战场上的热血,左太北的一生并没有那么的波澜壮阔,但在朴实无华的经历中,左太北依然秉承着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不改,处处为祖国发展大计着想,一生都在默默奉献,这样的人生也同样值得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19年6月25日,左太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在她的追悼会上,无数革命工作者前来吊唁,武乡县二十余万老区群众更是时刻思念左太北生前的音容笑貌,作为英雄的后人,左太北的一生精彩且传奇,她为人正直、勤奋自律,怀揣着两代人的初心传承,左太北的妈妈经常说,她很像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