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安徽大地银装素裹,寒风凛冽,这一年的冬季格外寒冷,大雪漫天飞舞,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

正当人们缩在被窝里避寒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消息传遍安徽大地——毛主席亲临视察

毛主席一行人冒着严寒抵达安庆,这座城市处在皖江之滨,风景宜人,在抗战时期曾一度作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现如今,战火已远去,但城市里留下的创伤犹存,毛主席眼中满是对人民的关切,他希望借此次视察亲身了解安徽的现状,为今后制定方针政策打下基础。

在安庆短暂停留期间,毛主席特意向当地领导询问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问道: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故里就在安庆,不知他是否还有后人?”

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恭敬地作了回复:

“陈独秀同志的确在安庆出生,他的儿子陈松年目前还健在,只是一介草民,在城郊一家砖瓦窑厂打工,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毛主席闻言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陈独秀虽然后来脱离了革命队伍,但他毕竟为党的创立和革命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今他的后人生活困顿,我们理应给予特别关照和帮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家庭

时光倒流至民国时期,陈独秀可谓是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

在他的主持下,《新青年》杂志应运而生,如惊雷般唤醒国人,号召青年学子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从民主到科学,从启蒙到革命,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我们可以把那个时期称为“新文化运动”,它为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全新面貌,而陈独秀无疑就是这场运动的总司令,毛主席后来高度评价说:“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陈独秀领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陈独秀也不只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那么简单,他还是最早向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中,陈独秀与李大钊、陈望道等人的贡献是并重的,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细节,就是1920年,陈独秀为了躲避白色恐怖离开北京南下时,李大钊专程从上海赶来护送,两人在去往天津的火车上谈论了建立共产党的事宜。

后来虽然陈独秀由于理论和路线的偏差而从党内被罢黜,但他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作为陈独秀的嫡传子孙,陈松年的两位兄长更是把父出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陈独秀的熏陶和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也加入了革命的洪流。

大哥陈延年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中共五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他奉命到上海从事秘密工作,不料却在那里遭到不测,壮烈牺牲于29岁

在这里就义时,陈延年高喊“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令人动容。

噩耗传来,陈乔年悲痛欲绝,但立即坚定了革命意志,他决不能落后于兄长,誓要完成哥哥未竟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底,陈乔年也来到上海,却在短短几个月内被国民党逮捕并处决,临刑前,这位26岁的年轻人大义凛然,感慨万千。

这样看来,陈独秀一家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牺牲是何等巨大!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苦难远没有结束,陈松年这个小儿子,更是度过了一段刀山火海般的人生

践行父兄精神

接二连三的不幸,让陈家上下陷入悲痛的深渊,当时不满18岁的陈松年,不得不和姐姐陈玉莹一起前往上海,为两位已故的哥哥料理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跪在兄长的遗体前痛哭流涕,心如刀绞,受此重创的陈玉莹精神几近崩溃,回到安庆后不久就止步于黄泉路上。

本不应该由年幼的陈松年承担家中重任,但父亲常年奔波在革命路上,祖母又年事已高,照料家中大小事务的重担,就这样落在了他单薄的肩头上

从此,陈松年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人,担起了一名男子汉应尽的责任。

陈松年出身书香门第,可如今家道中落,但他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接受良好教育,将来有所作为,为了供养子女上学,他不得不节衣缩食,变卖家产,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7月,一场浩劫降临中华民族,日军侵华,抗战爆发,在安庆,日寇肆意烧杀抢掠,城市几近化为灰烬。

为保全家人性命,陈松年带着妻儿背井离乡,辗转逃往大后方重庆,颠沛流离多年,一家人租住在简陆的土坯房里,靠着陈松年教书赚取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

1937年8月,一个意外的惊喜发生了,由于国共合作抗日,陈独秀获释出狱,全家前往四川江津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陈松年久别重逢,见到阔别已久的父亲时,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尽管陈独秀已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依旧,言谈举止仍不失往日风度翩翩的风采,一家人久违的相聚,其乐融融,天伦之乐溢于言表。

短暂的团聚时光转瞬即逝,随着抗战的持续深入,战火硝烟笼罩中原,民不聊生,物资越发短缺,物价飞涨,生活异常艰难

陈独秀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卧床不起,陈松年就尽心尽力地侍奉,每日为父亲喂药、擦洗身体,悉心照料,直到1942年,陈独秀在四川江津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陈松年带着父亲和祖母的骨灰,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安庆。

考虑到当时社会环境依然动荡不安,他没有如愿举办隆重的安葬仪式,而是悄悄将两老的墓穴修缮一新。

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风雨飘摇,世道渐明,陈松年这才首次光明正大地前往墓地,向父母的陵墓诉说多年的思念。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并未因此就一帆风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陈松年每天仍旧起早贪黑,忙碌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他在一家会计事务所上班,晚上,又去夜校教书,就连闲暇时,还要到砖瓦窑厂打工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为了能让子女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就在陈松年为生计发愁,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毛主席南下视察的消息,如一缕阳光照进他的心田

主席的嘱托和关怀,让他备受鼓舞,当地政府很快落实对陈松年家庭的特别照顾政策,除了安排稳定工作外,每月还发放30元生活补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他欣慰的是,两位哥哥的烈士身份也终于得到了官方确认

泪水模糊了陈松年的双眼,他感激党和政府感激党和政府对陈家的特殊关怀,从此,他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全心全意地培养子女成才了

陈松年四个孩子中有三个都考上了大学,研读古今典籍,渐渐成为学富五车的学者,而剩下的小女儿虽然未能考上,但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过上了很好的生活。

晚年时,陈松年常常独自一人来到两位哥哥的牺牲地,凭吊英灵,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传承兄长的遗志,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他的人生好像注入了新的动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直到去世的那一天,陈松年始终心存感激

结语

陈家的故事绝非个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革命烈士家属一视同仁,予以优厚的待遇和生活关怀。

毛主席就曾说过: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好好抚恤他们的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年代,先辈们是怀抱救国救民的赤诚之心冲锋陷阵,用热血和生命铺就了今日的繁荣富强。

他们的功勋早已镌刻在党和国家的丰碑之上,而陈松年这样普普通通的百姓,却以自己的坚韧和执着,在平凡的生活里践行着革命先烈们的精神。

正如毛主席所说,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会永远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也将照亮中华民族的前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应当万古不朽,永怀先烈的大爱与大义,用奋斗报效党和国家的恩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