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一段:

张飞大叫曰:“誓死不回!多点火把,安排夜战!”马超亦换马出阵曰:“张飞敢夜战么?”飞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回关!”超曰:“我若杀你不得,亦不回寨!”两军呐喊,点起火把,如同白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段葭萌关张飞夜战马超,可是三国精彩片段。我站在葭萌关下,却是一片和平。

上午逛完阆中古城,下午我们就到了昭化古城,一天逛两个古城,真是走马观花,就不知道三国时候张飞来回一趟,需要多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走高速不到两个小时,要是张三爷知道,会不会怪叫“哇呀呀”。

阆中昭化,都和燕人张翼德有关系,昭化古城这里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葭萌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时此即为“苴国”都城,时称“葭萌”,秦在四川设置的首批郡县中就有葭萌县。宋太祖以“昭示皇恩,以化万民”钦赐此地名为“昭化”。

上次骑行金牛道我们走错路到了宝轮,偷了个懒没有到昭化,这次算是把金牛道上遗漏的点儿补上。

水关葭萌

打开卫星地图,就很清楚的看到,昭化古城的重要位置:它是一个水旱交通的重要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化古城是嘉陵江和白龙江的交汇处,当金牛道沿着嘉陵江到了这里,就有了两个选择:一方面走旱路过剑阁往成都平原,一方面沿着嘉陵江走水路往阆中。

扼守昭化古城,就守住了上面从金牛道和白龙江过来的入侵,还堵住了往下去的水旱两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意义上说:昭化古城(葭萌关)的重要不亚于剑阁,一个是“水关”,一个是“旱关”。这就是行万里路的重要了。

在景区大门口,我就看到昭化古城的示意图:就是一只金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绕城而过的嘉陵江被前方的笔架山和后方的翼山分割后形成了一道呈反“S型”、酷似道教的阴阳太极图,昭化古城正好位于太极图阳极的鱼眼之上,故而称之为 “太极天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化古城面积20平方公里,如此气势宏大的山水太极图在国内尚属罕见,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太极”。

景区整体不收费,个别地方收费,我们走马观花就不进收费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口的这块文保碑就吸引了我:“剑门蜀道遗址昭化古城”。

你看,从阆中到了昭化,就意味着我从米仓道转到了金牛道,昭化古城也是连接两条蜀道的一个点。

城门

进门就是一个牌坊,造型很有特点,飞檐高耸,中间写着“葭萌”,所以称为葭萌坊,两边的文字很大气:“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的是昭化是巴蜀最早建县地方,第二都一说是蜀王弟弟在此建都,而说是是刘备的蜀汉发迹地。

人流攘攘,前面就到了古城东门“瞻凤”门,就是这里看到过凤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化古城现存有三道古城门,消失的是“南门临江”,毁于嘉陵江水患和人为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个门都有功用:东取紫气东来,迎亲皆从东门入;西取两袖清风,官员出入城必走;嫁女出城须走南门,寄寓富贵、祥和之意,不知何意;出殡发丧必走北门也不知何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要说的是临清门,同时也是“葭萌关”的关口。

门关两用,全国仅此一处,据说三爷张翼德就是在这里挑灯夜战马超的。

丁字街巷

对比阆中古城,昭化古城袖珍多了,路窄巷子斜,四条大街,五条小巷"丁"字相连,错综复杂,城门不相对,军事防御特色很明显,所以我们就在里面乱走,不辨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这样的窄路就令人亲近,街巷两侧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木结构、小青瓦,古朴的川北风味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面的三国遗迹和县城遗址不少,走马观花的看,也看不出个什么意思,倒是觉得幽深的巷子配上各种花草,打卡拍照倒是很好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一丛三角梅蓬松的伸出墙外,小姑娘撑起伞嬉嬉闹闹的走过,商量着如何出片,其实她们走过就是最好的片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路吃的东西很多,到了四川,就是吃货的天堂,这个不用介绍,东西特色价格公道,是四川美食的特点。

一副和老陕有关的对联

不过,这里有个辜家大院还是要说道说道,老宅子保存的不错,流传的爱情故事也感人,就是大门前的这个对联,让我们老陕人有些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过很多老陕,夜宿不少秦人。”

乡党们,你说咱老陕看到这副对联该是如何反应?是大度一下呵呵一笑,还是骂一声“四川jiuzi,你个gui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回来,这个对仗还真是工整。

作为金牛道上重要的一段,陕西人四川人来来往往还真是不少,还是老陕憨厚,吃着四川人端上来的饭菜,骂一句就过去了,不至于拳脚相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陕西人娶四川媳妇的人倒真是不少。

再见了三国古城昭化,来不及看的三国遗迹也只能等待下次了。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