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5日晚,一场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上演,吸引了众多冰城观众的目光。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余隆执棒香港管弦乐团,与相识多年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在“尔滨”再续“音”缘,奏响了《炎黄风情》(选段)、《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时隔多年再次来到音乐之城哈尔滨,余隆像个“本地人”一样跟“港乐”的艺术家们介绍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对于这座城市的喜欢溢于言表。

此次演出的曲目经过精心设计,中外精品佳作接连上演让冰城乐迷大饱耳福。“非常开心这次带着香港管弦乐团来到哈尔滨演出,这也是香港管弦乐团第一次来到哈尔滨。‘港乐’是世界顶尖级的乐团,大家能在哈尔滨欣赏到‘港乐’的演出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余隆说。作为香港管弦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余隆在与其工作时最大的感触就是乐团的职业性。“我从香港管弦乐团身上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当职业音乐家聚集在一起,会很快达成一种工作的模式。”余隆表示,各个乐团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北方、南方乐团的演绎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但专业性和职业性都是相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隆非常关注青年音乐人的发展,他经常给他们提供演出和展示机会。而在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学子交流时,余隆多次“苦口婆心”劝导。“在大学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考虑清楚自己的想法和学习的内容,要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毕业后是当独奏演员、考乐团、当老师,你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是最重要的。希望所有学生能明白,好好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更好地为未来中国音乐的建设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隆1964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指挥大师之一。提起余隆,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外祖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现代著名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丁善德。1984年,丁善德的《滇西诗钞》写成,余隆已经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了,外祖父给他的音乐熏陶让他也早早就养成了国际视野,让余隆从小就知道我们中国的古典音乐胜在哪里,又缺少什么。1992年自德国学成回国后,余隆开始担任中央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也正是这一年,他创办了首届北京新年音乐会,让“新年音乐会”这一西方古典音乐界的传统盛事在中国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余隆看来,本土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应该割裂而谈。“今天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是把我们真正的中国音乐推向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更加职业、专业的基础上,将真正优秀的中国音乐推广到世界平台。我们更希望中国的音乐能在世界舞台上进行演奏,让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而非试图去撕裂它与西方音乐的关系。”余隆认为,“音乐要像科技一样,不要区分本土的还是西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它做好,让中国的科技技术站在世界顶端,让中国的音乐走向世界舞台,这就是我们这代音乐人的责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秋莹 杨子怡

责任编辑:孙婷

审核:董景峰